【周末不谈表】厄瓜多尔产的帽子,为什么叫巴拿马草帽?

  • 作者: 豆子 2019-08-17
  • 评论 0
厄瓜多尔产的帽子,为什么叫巴拿马草帽?

*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mage.png豆子

男装行业工作者,先后服务过数家国内知名男装企业。编译、撰写了有关男装及面料历史、着装规制、服装搭配等各类男装文章40余万字。


第一篇章

巴拿马草帽的历史


- 名字的由来 -

 

█ 巴拿马草帽产于厄瓜多尔,为什么不叫厄瓜多尔草帽,而被称为巴拿马草帽?这又是一个“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倒霉故事……

厄瓜多尔地区的先民使用植物茎秆编织头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当地出土的陶器造型可以佐证这一点。


640.jpeg


当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和其他殖民者于1526年抵达厄瓜多尔时,发现沿海地区的居民佩戴由植物茎秆编织的头饰。这种头饰风格和当时西班牙的无檐帽(Toque)风格很像,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就把当地人编织帽子的植物茎秆称为“toquilla草”或“paja(西班牙语,稻草之意) toquilla”


640-1.jpeg


从17世纪初到中叶,草帽的编织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已逐步形成规模,发展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到18世纪,草帽编织业稳定发展,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最优质的草帽一直出自厄瓜多尔的 Manabí(马纳比)省,尤其以 Montecristi (蒙特克里斯蒂)和  Jipijapa 出品的质量最好。

 

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帽子生产和出口中心,Cuenca(昆卡市)坐落在安第斯山脉,相较于 Montecristi (蒙特克里斯蒂)和  Jipijapa 以“质”闻名,Cuenca(昆卡市)的帽子以“量”取胜。


640-2.jpeg

 

现在的情况是,厄瓜多尔要质量有质量,要产能有产能;然鹅,卖不出去……

问题在于厄瓜多尔缺少进行商业活动的地缘优势。


640-3.jpeg


作为从北到南“需要拐个弯”的厄瓜多尔,地理位置可以说略显尴尬,“下只角”没人爱来。但是距离连接南北大陆板块的要道枢纽的 Panama(巴拿马),仅百余海里。看着近在眼前的“核心商圈”,本着“人挪活、树挪死”的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厄瓜多尔帽商踏上了征程。

 

这种坚韧、轻便的草帽在 Panama 当地大受欢迎,它非常适宜 Panama 的热带气候和充沛的阳光。随着“淘金热”的兴起,来往于 Panama 的淘金客络绎不绝。不论是去往淘金的路上,还是淘金归来路过 Panama ,随手来一顶,他们将这种帽子带往世界各地。

当这些淘金客抵达目的地之后,听到别人赞许帽子,


“大哥,您这帽子老得劲了,哪儿买的?” 

“ Panama ”

 

久而久之,这种帽子就被称为“巴拿马草帽”了。


另外一个著名事件更坐实了“巴拿马草帽”的名字。

1906年11月16日,时任美国总统的 Theodore Roosevelt(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26任总统)去视察被誉为他“任内最显赫政绩”的 Panama 运河的建设情况,并留下影像资料:


640-4.jpeg


这张照片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刊行出来,引发广泛讨论,大家都以总统的“巴拿马草帽”相称,于是这名字就真的再也洗不干净了……


作为厄瓜多尔最著名的出口创汇商品,被冠以隔壁的地名,厄瓜多尔人民心情不会太好,他们自然不会把这个帽子叫“巴拿马草帽”,他们自己称其为toquilla草帽( sombreros de paja toquilla / hatsof toquilla straw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巴拿马草帽”在中国有个倒霉兄弟叫“科罗曼多款彩屏风( Coromandel Screen)”,故事很类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640-5.jpeg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和她收藏的科罗曼多款彩屏风

 

- 双城崛起 -

 

Montecristi (蒙特克里斯蒂)和 Cuenca(昆卡)作为巴拿马草帽两大生产中心,各自的兴起,都有一段故事。1835年,Manuel Alfaro 从西班牙移民到厄瓜多尔寻求政治避难,并在 Montecristi 定居开展自己的帽子事业。跟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不同,Manuel Alfaro 一上来就攒供应链,他网罗了一大批工艺精湛的编织匠人规模化生产,目标直指出口业务。他的帽子经由 Guayaquil(瓜亚基尔,厄瓜多尔西南部港口城市)和 Manta(曼塔,厄瓜多尔第二大港口城市)运抵巴拿马,并在巴拿马建立了以草帽、可可和珍珠为主营商品的贸易公司,在巴拿马这个“核心商圈”取得巨大成功,特别是草帽交易,经由巴拿马输往全球各地,美国成为他最大的销售市场。


640-6.jpeg


到1850年,Manuel Alfaro 的公司销往美国的草帽达22万顶/年,他的儿子 Eloy Alfaro 加入家族生意,并将其拓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 Alfaro 家族以及同行业的推动下,一举奠定了 Montecristi“精品草帽之都”的江湖地位。


640-7.jpeg

 Eloy Alfaro


相较于“帽二代”,Eloy Alfaro 更重要的标签是政治家、革命家,从19世纪70年代到1895年,由他领导的“厄瓜多尔自由革命(the Great Liberal Revolution in Ecuador)”取得成功。当然,革命是很花钱的。。。部分资金来源于 Eloy Alfaro 家族经营帽子生意获得的收益。Eloy Alfaro 先后两次被选举为总统(1895-1901 / 1906-1911),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被誉为“年迈的斗士( Viejo Luchador )”

 

Cuenca 位于厄瓜多尔南部安第斯山区,是阿苏艾(Azuay)省首府。1936年,当地政府决定进军帽子市场,以期在日益增长的市场份额下分一杯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当地政府官员的撺掇下,一家制帽厂成立了,面向社会招工以及招收学徒。

 

1845年,Cuenca 的帽商 Don Bartolome Serrano 通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手段,大大加快了 Cuenca 地区帽业的发展。他与厄瓜多尔沿海地区最大的 toquilla 种植园达成合作关系,大量购置制帽工具,并从 Manabí 省招募众多编织匠人带回 Cuenca。

 

与此同时,Don Bartolome Serrano 还有一系列更为激进的举措。他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在 Azuay 省建立了“草帽制作学徒机制”,不论男女老幼,必须学习,不然就进监狱。在这种比“强制兵役”更为严苛的制度“促进”下,Cuenca 帽业生产发展迅猛,不久之后就成为当地最挣钱、最有影响力的经济活动之一。

 

- 品牌之殇 -

 

Montecristi 市和 Cuenca 市虽然几乎同时开展制帽生意,出品质量却大相径庭,从逻辑上看这个事情是容易理解的:


一边的 Montecristi,是科学统筹、精确管理,而且师傅们,你们做的每一顶帽子都是在支持革命哟~~

一边的 Cuenca,大干快上强迫你学,哥们儿,编帽子还是进号子,你选一个……


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做出来的帽子大抵上也是应该有差距的。就像前文说的,Montecristi 的出品越做越精细,久而久之,成了高品质巴拿马草帽的代名词;而 Cuenca 就是做便宜量足的帽子。其实,细分市场上看,大家谁也不招惹谁,本可以相安无事。问题出在 Cuenca 这边,眼瞅着 Montecristi 的帽子因为品质好,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多利润,Cuenca 这边寻思,“不就是个 Montecristi 的标么,咱也弄一个。”

 

于是市面上大量充斥打着“ Montecristi ”标,但是产自 Cuenca 的粗制帽子。


这下 Montecristi 不干了,人好好商量, “大哥,你打我的标,OK的,大家都是厄国人,没必要内斗不是,那你好歹也按照我们 Montecristi 的出品标准做帽子成呗?”Cuenca 比较横,当然,纵观他们的发展之路,可以理解为什么横。。。他们既不认可 Montecristi 的体系标准,又还要使用 Montecristi 的产地标示,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沟通了。


眼见着 Montecristi 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名声和信誉就要被 Cuenca 毁之殆尽,蒙特克里斯蒂工匠协会( The Artisans Association of Montecristi )坐不住了。他们委托蒙特克里斯蒂基金会( The Montecristi Foundation )在厄瓜多尔正式提起诉讼,希望申请对 Montecristi 品牌的原产地保护。

 

这起诉讼引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注意,该机构派遣观察员实地前往 Montecristi 考察巴拿马草帽的制作工艺流程,以核实其是否有被认证保护的资质。该观察员最终出具了一份支持 Montecristi 申请原产地保护认证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厄瓜多尔政府机构也做成相应裁决,要求 Cuenca 不能再干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儿。要卖标示着 Montecristi 的帽子,就老老实实去 Montecristi 买回来再出售。

 

判决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在厄瓜多尔,依旧充斥着大量产自 Cuenca、标示“ Montecristi ”的巴拿马草帽。类似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波尔多”葡萄酒身上。原产地保护是一件道阻且长的艰辛工作,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贪婪的人性。

 


第二篇章

巴拿马草帽的制作

 

- 原料采集 -

 

厄瓜多尔沿海的赤道雨林,炎热多雨的气候非常适宜 Toquilla 的生长,这种环花草科、棕榈状的植物就是编织巴拿马草帽的原料。


640-8.jpeg


完全“长开了”的 Toquilla 有着笔直的长梗,顶端长着宽大的扇形叶子。


640-9.jpeg


这种叶子完全长成型的,并不能作为编织草帽的原料,可以理解为已经长老了、太硬了。所以只能采集那些没有长开的“嫩茎”,当地人称之为“ cogollo ”。有经验的采摘工人通过观察 cogollo 的大小以及通过“捏一捏、挤一挤”,就能判断出包裹在里面的叶片状态。熟成度太高的叶片,或者称其为很快就要“呼之欲出”的叶片也存在太硬而不易于编织的问题。


640-10.jpeg


640-11.jpeg


- 叶片梳理 -

 

真正适合编织巴拿马草帽的原料包裹在 cogollo 坚硬外壳里面的细幼叶片,首先需要剥离这层坚硬的外壳。


640-12.jpeg


然后将里面风琴折状层层叠在一起的细幼叶片分离开,为了在分离这些叶片的时候对其不造成伤害,当地工人仍旧采用传统工具--打磨成尖头的鹿角进行操作。


640-13.jpeg


这步工序是个手脚并用的活儿--脚趾夹紧茎秆的末端,双手握住叶片左右拉扯,从尖端向末端撕:


640-14.jpeg


分离开的叶子的末端仍聚集在一起,等待着进行下一步处理。


- 叶片烹煮 -


分离开的叶片就像是一把超短柄的拖把,烹煮叶片的过程,可以想象成在一口锅里煮拖把头。嗯,好像这个比喻有点恶心。每一支“拖把”都需要单独烹煮,在烹煮过程中要轻柔搅动,防止叶片缠绕在一起。


640-15.jpeg


烹煮好的叶片将置于通风处避光晾晒。


640-16.jpeg


烹煮叶片然后阴干的过程,可以看做是“预缩处理”,防止叶片在编织完成之后、清洗过程中产生收缩,进而使帽子变形。

 

- 漂白 -

 

漂白采用非常传统的工艺 -- 硫磺熏蒸,是的,跟国内一些无良商贩漂白银耳的做法一样。将阴干的叶片置于木箱中,盖上盖,底部置于炭火和硫磺,两者作用之下,硫化物充斥整个箱内,焖置一天,漂白就完成了。


因为这道工序,传统工艺制作的巴拿马草帽常伴有一股淡淡的硫磺的味道。这股味道将作为“彩蛋”出现在文末~

 

- 编织 -


经验丰富的编织匠人将漂白完成的叶片截取成需要的长度,再将其分割成需要的细度。细度决定了帽子的编织时间和完成等级,关于这一点,后文详述。


640-17.jpeg


一切都是从两根叶片的交织开始,一切都是从帽顶中心开始,慢慢编织扩散开来……


640-18.jpeg

固定织片的设备古怪而又原生态


640-19.jpeg


一个适宜织工身高的架子,两节木墩和一些缓冲垫,一旦上“设备”操作,织工就要一直保持这种“顶你的肺”的姿势,直到最后完成。


- 编织收尾 -


当织工完成帽体绝大部分编织工作后,会预留出10-15cm的叶片,留待收尾工匠处理。


640-20.jpeg


与织工“顺着往下编”的方式不同,负责收尾的工匠需要“逆势向上”编织,这一整圈止口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帽檐的形状:如果织的太松,容易散;织的太紧,帽檐形状不流畅,会变形。


可以说,这一步工序,决定了前面这么多的努力,到底是付诸东流还是完美收官。所以织工并不负责收尾工作,而是交由更有经验的收尾匠人处理。

 

- 修剪 -


由于整个帽子是由一根又一根的叶片“接力”编织完成,在叶片与叶片的连接处会有很多“线头”需要处理干净,这一步将看上去像没刮干净胡茬的下巴修剪干净,让其光滑平整。


640-21.jpeg


- 清洗 / 漂白 -

 

所有的帽子都要经过水洗,是的,还要用肥皂清洗,大塑料刷子咔咔刷。清洗干净之后的帽子被逐一悬挂阴干后,再进入漂白仓二次漂白。漂白的过程与叶片漂白的方式一样。


- 软化帽体 -


这个步骤看起来非常简单粗暴,一个字:锤!


640-22.jpeg


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蕴含了非常多的技巧:力度太大,叶片被锤烂了,帽子算彻底废了;力度太小,又起不到软化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将多顶帽子叠放在一起捶击,帽子与帽子之间互为缓冲。锤击过程中不断在帽子之间撒上硫磺粉,在锤击和硫磺粉的作用下,第三次漂白。同时不断更换叠在一起的帽子的上下顺序,使每一顶帽子被锤击的力度和次数都是相同的。

 

- 二次修剪 -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难免又有“线头”在锤击过程中露了出来,二次修剪之后,帽体彻底平滑了。

 

- 熨烫定形 -

 

定形的过程中,帽子先被安放在木质模具中固定,并用皮条将帽体紧紧勒在模具上。


640-23.jpeg


随后用熨斗垫布进行熨烫。


640-24.jpeg


熨烫过程中不断在帽内撒入硫磺粉(他们是多爱用硫磺粉),熨烫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熨烫完毕,静置冷却,进行二次熨烫。

熨烫完毕之后,至此,在厄瓜多尔的工序全部完成。每个工坊根据收到的订单,按照帽商的要求将最原始的基础帽型制作完毕就算结束了。

 

- 塑形 -

 

前道工序叫“定形”,交付帽商手中所有的帽子都是同一个形状,而将其变成各种不同款式,则是帽商的工作。为巴拿马草帽塑形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因为影响最终效果的变量太多:

 

1.    原料变量:每一根叶片来自不同“母体”,原株在不同方向接受阳光照射的程度、甚至是旱季还是雨季都会对叶片的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制作变量:巴拿马草帽完全是手工编织的,织工在编织过程中,不同部位手松一点或是紧一点都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编织数月才能完成的作品,每一天的编织力度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量导致帽体接受塑形处理时,会有各种不可预测的问题。█ 


1545036576180071663.jpg

 
  • 已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