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帝舵这个品牌,近些年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抢眼了。用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值得用“异军突起”这个词来形容它。无论是新品的设计、材质和色彩的运用、技术的迭代创新还是营销策略,都可圈可点。可以说,帝舵在从2020-2025这五年的时间里,已经成功的摆脱了“劳力士小弟”的刻板标签,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品牌效应,以前我在逛街时看到帝舵,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劳力士,现在我再看到帝舵,它就是帝舵,劳力士曾经在它身上粘贴的标签,已经被它一个个的撕掉。
全新发布的碧湾54,应该算是近期的大热门,很多人一发布就入手是很好的证明(来自于表态网读者晒图)
尤其是碧湾系列,特别是碧湾序列中的1958系列。作为帝舵的当红炸子鸡,碧湾被无数表友列为“最可能购买的帝舵”,有非常多的表友,包括我在内,第一支帝舵都会选择碧湾,可以说碧湾这个系列着实是太全面了,无论你的喜好是大尺寸硬汉型,还是小尺寸贴合型,是三针、是GMT还是计时,碧湾都能找出一款符合你要求的作品。其中,1958系列作为碧湾产品序列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系列,这些年品牌在其上倾注的心血也是肉眼可见的,也在表友圈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1958系列的命名来源于1958年帝舵推出的经典潜水表型号,即Tudor 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4。1958系列致敬了这支经典之作。虽然从尺寸上说,7924是37mm的尺寸,而1958系列普遍采用了39mm尺寸,但不妨碍1958系列对经典复刻的还原度,以及在表友圈中好评如潮,接触了很多表友,当代表友对机械表尺寸的认知,普遍的认为39mm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寸。尽管后来碧湾的54型从尺寸上更接近7924,但1958的经典性、实用性和关注度依旧处在高位。
帝舵7924
1958型全系绝大部分款式都采用了大三针无日历的设计,这种设计保持了表盘最大限度的对称性,对不爱调日历的表友非常友好。本人因为持有表较多,每逢小月切大月,以及每年的2月最后一天,调表都是一个“异常艰巨”的过程,每次在调一大堆表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卡其野战和1958,就会莫名有一种繁重工作中遇到个省心partner的愉悦感,这种感觉,职场牛马懂的都懂。
1958系列最早(2018年正式推出,纪念7924诞生60周年)其实多少有点试水的意思,正式复刻的当年,非常保守的只推出了一款黑盘,彼时机械表正值运动表狂热时代的伊始,劳力士的黑鬼一表难求,宝珀的五十噚等运动表也是热度逐日攀升,在这种环境下,对帝舵1958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挑战是遭遇了一个好时代,彼时的帝舵,名气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甚至都还没进入“劳力士副产品”的序列,市场会为这支复刻的产品买单吗?
帝舵碧湾1958型79030N
事实证明,在推出的当年,1958确实也没有掀起特别大的水花,除了资深表迷和已经关注帝舵较久的表友,没有看到1958在表友圈流行。事情的转机应该是在2020年,当年1958系列迎来了第二位成员,它带着蓝盘打入了彼时已经开始逐渐失控的机械表市场,这个蓝盘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海军蓝”,在当时,蓝盘在运动表市场上是统治级的地位,我依稀记得,彼时不管你是什么品牌,只要是运动表,在同一系列中蓝盘一定比其他颜色更受关注,我也是这个时候才正式注意到帝舵的1958系列,而表友群里也开始逐渐有了声音:“帝舵bb58选黑金还是海军蓝?”更为戏剧化的是,当时尽管蓝色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但1958的黑盘得到的关注明显更多。
聊到这里,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支最早也最经典的1958黑金。
这支表采用黑色表盘设计,表圈采用黑色阳极氧化铝材质,不同于陶瓷表圈,阳极氧化铝天然自带哑光效果,虽然不如陶瓷表圈抢镜,但能给人一种低调内敛的神秘质感。帝舵也许是觉得纯黑+银色的搭配多少有些单调,因此没有采用大多数品牌在黑色表款上点缀银色的套路,而是把表圈刻度、表盘时标和指针都做成了金色,我觉得1958黑金之所以火出圈,其点睛之笔就在于这一系列的金色装饰。
从远处看它,黑色的神秘感和金色的高贵感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整表显得非常有格调,而之前孤军奋战的黑金现在有了横向对比的对象海军蓝,两个配色放在一起,从心理学上说,有对比则更容易让人产生倾向性,因此,黑金的火爆,其实是借助了海军蓝的衬托,海军蓝功不可没,这里绝对没有贬低海军蓝的意思,海军蓝深邃的蓝色依旧是1958系列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得到了为数众多的表友的认可并选择拥有。
有了前车之鉴,帝舵在1958这个系列上的信心就更足了。2021年,帝舵又接连推出了1958磨砂银、1958青铜、1958黄金(皮带款)。材质的创新让喜爱1958的表友有了更多的选择。
磨砂银的1958是全系列里第一支背透表,发布时我都不敢相信,帝舵居然给了背透?后来我想明白了,贵金属的底盖可能是成本比较高,用蓝宝石玻璃背透,不但可以适当降低成本,也巧妙的讨好了一部分背透热爱人士,尽管机芯的装饰性打磨约等于没有,但有的人(比如我)就是对背透有一种执念。
磨砂银的1958采用了深灰色的表盘和外圈,搭配了棕色皮带,对于1958这种休闲中带点运动的表款,搭配皮带终究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同款有nato表带款式可选但专柜也比较少见),因此磨砂银的1958在表友圈中的反响并不强烈。然而不太叫座的处境并不影响其卖点的鲜明,因为整个机械表市场上,采用925银来做表壳材质的寥寥无几,从个性的角度来说也算是独树一帜。只是熟悉银饰的人都知道,银这种材质时间久了会因为氧化失去光泽,导致表壳看起来灰蒙蒙的,不过配合深灰色的表盘,我猜这支磨砂银的1958氧化后,应该会有一种独特的“慵懒感”吧。
谈到氧化,就不得不说说同年发布的青铜1958了,选择这支1958的表友比磨砂银还少。在玩表这个圈子里,青铜材质的表也是极少数人的选择,青铜的特点是没有氧化时闪闪发光,像黄金一样耀眼,但随着时间逐渐在表身上留下印记,青铜逐渐开始和氧气纠缠不清,产生化学反应,就会变暗,还会产生铜绿,铜绿沾到皮肤上可能还会引发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可以说,你初见青铜表的时候就像相亲时遇到了心仪的对象,等你“带回家”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各种不完美……但是,注意,这里有但是,只要你勤快一些,定期用洗铜水去掉表面的那层氧化层,它就又会焕发初见时的光彩夺目。
这支青铜1958采用了青铜表壳+青铜表带,周身青铜在崭新的情况下宛若黄金,搭配棕红色的表盘和表圈,可以说贵气十足,气场拉满,在灯光下反射出的斑驳光影,让人感觉这表可真值啊。有人问过我青铜表到底值不值得买,我给的回答是,如果你喜欢把时光的印记记录在你的手表上,又独爱复古风,同时也不排斥铜绿(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那完全可以买一支青铜表,实在接受不了氧化暗淡,就用洗铜水洗一下,洗铜水找不到,去KFC要十几包番茄酱回来,把表泡在里面一晚上,拿出来效果也是一样的(此方法亲测有效)。
而黄金的1958,因为材质原因,售价非常昂贵,在帝舵这个价位的表友圈中,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六位数的公价,大多数表友持有这个预算都不会考虑帝舵,因此我也没有在表友圈里看到实物,只在专柜看到并试戴过。黄金1958搭配了绿色表盘和表圈,老实说,这个颜色搭配好看是好看的,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能很好的驾驭,我们东方人的气质其实更适合玫瑰金和白金。
帝舵可能自己也没指望黄金1958能带来什么销量,所以推广力度也不是很大,一言以蔽之,黄金1958算是系列中的材质补完型作品,面向的一定是极小众的玩家,在座的各位如果确有实力又爱不释手,可以买,否则还是建议选择其他材质的款式。
接下来的两年,1958再无动静,帝舵的重心开始向领潜等系列上倾斜,此时的帝舵已经在逐渐撕掉标签,走上自己的路,因此也能理解它不再聚焦碧湾系列,毕竟碧湾系列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站稳了脚跟。
2024年,帝舵推出了全金的1958,通体表壳表带均为黄金打造,表盘和表圈依然保持着绿色,这款产品虽然引发了表友的讨论,但没多久热度就下去了,正如之前所说,昂贵的价格并不适合帝舵的客群,只能视作补完型作品。
同年5月,帝舵还推出了一款重磅力作,其联合国际米兰共同推出了限量1908枚的1958特别款,来纪念国际米兰在当年赢得俱乐部历史上的第20个联赛冠军,按照意甲传统,国际米兰的队徽上将出现两颗星星,这也是这支特别款1958表盘和后盖上篆刻了队徽+两颗星的由来。
这支特别款1958整体与黑金的设计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把表盘换成了蓝黑渐变,这是专属于国米的颜色,其纪念意义和辨识度不言而喻,表盘下方和背盖上的两星队徽更是凸显出了这支1958的特别之处。我们虽然总是把劳力士的蓝黑圈格林尼治II叫国米,但实际上这支帝舵1958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米”,其“国米含金量”是远远超过劳力士的蓝黑圈格林尼治II的。据说,每位国米队员都可以得到与其球衣号码对应的一支特别款1958,啊,真羡慕他们,作为球迷,更是表迷,我甚至没有机会看到这支表的实物,更别说拥有它了。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NoNoNo,其实帝舵2024年在1958系列上最最最最最大的亮点是它——1958 GMT,这支全新设计的1958家族新成员,才是2024年引发帝舵表迷圈地震的产品。
1958 GMT是1958系列的首款GMT成员,也是该系列目前唯一一支带有其它复杂功能的款式。帝舵虽然很早就在碧湾序列上推出了GMT表款,但从产品线角度来看,本次推出的碧湾1958 GMT可以视作是全新的作品,首先机芯上采用了MT5450-U,这支机芯经过重新设计,实现了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因此1958 GMT能做到39mm尺寸和12.8mm的厚度,这个尺寸较之碧湾GMT已经是非常重大的改进,让很多表迷直呼过瘾,我在专柜试戴这款1958 GMT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好棒,帝舵GMT的未来尽在此表。
1958 GMT的表圈采用了非常非常讨喜的黑色+酒红色双拼,表友纷纷表示劳力士不肯出的可口可乐圈被帝舵给出了,加上1958黑金上非常讨喜的金色刻度、时标和指针也在1958 GMT上得到体现,又带日历,可以说整表站在工具表和通勤表的角度看已经没有什么短板,唯一让表友不满意的恐怕就是没有配五珠链了,如果搭配了五珠链,恐怕这支表要封神。因为增加了功能和日历,这支1958 GMT的售价比三针款贵,不过我个人认为,多出去的那点价格差,完全对得起这支表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这支1958 GMT也是我目前最推荐入手的一款。
2025年,当我们都还在推测1958 GMT会不会增加成员的时候,帝舵戛然而止了,不知道1958 GMT以后还会不会推出更多款式,这个悬念可以留待后面揭晓,我要说的是2025年帝舵推出的1958系列新成员——红盘1958。
这支表的出现,我认为也是对1958系列的一个颠覆性设计,之前的1958,在表盘表圈的设计上,用色还是谨慎的,尽管有采用绿色、棕色等非传统颜色,但其所选的仍然是比较保守的配色方案,还在“传统”的界限内。谁能想到帝舵在2025年直接来了一记重拳,红盘+红圈,从配色上直接告诉表友,我帝舵也不是墨守成规的,我也有想法,我也敢尝试。
红圈在帝舵整个品牌的历史上不是首次推出(之前碧湾系列推出过红圈黑盘),但红盘却是首次应用于碧湾58系列上。我推测,之前碧湾系列的红圈黑盘收获了市场较好的正向反馈,加上碧湾计时推出粉盘和火烈鸟盘的成功让帝舵看到了年轻一代表友的消费潜力,因此大胆的在1958系列上率先试水。
不得不说,红盘红圈,视觉震撼极强,个性十足,我作为一个中年大叔恐怕是难以驾驭,但我能想象这样一支表佩戴在年轻人手上的效果,既能彰显年轻人不惧他人目光的勇气,也彰显当代年轻人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的精气神儿,在整条街上都是最靓的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表友们心心念的五珠链也终于首次搭载在1958系列了,从一次次的迭代和进步可以看出,帝舵在不断的武装1958,一块块短板逐渐被补齐,1958越来越稳,越来越成为帝舵的一个符号。
可以说,帝舵这些年不断在给表友传递着“革新”的信号,机芯的演进是支撑品牌口碑的底座,设计的突破是品牌攻城略地的武器,随着帝舵蜕变之路的完成,帝舵将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在这个相对亲民的价格区间中,选择帝舵的表友也许会越来越多,不,应该是注定会越来越多。纵观整个行业,其实机械表行业要面对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资源池越来越少的大背景下,如何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还能尽可能多的争取资源,是当下每一个品牌都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也立个flag吧:希望今年的破立布局终能得到回报,赶年底能收获一块1958 GMT。
愿诸事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