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牛的黃昏 (第三页 普通话版)
70回复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7:26 编辑
看这篇好玩的东西,除了吃喝,香港餐饮文化以外的其他东西请勿进行讨论。


澳牛的黃昏
January 27, 2014 · by
relgitsjg (史兄) · in
Origin

留意:文章夾雜大量廣東話粗口。不喜歡看粗口人士,請稍移玉步前往觀看教育電視


前兩三個月,有外地朋友來到香港,找我聚聚。

閒話家常,談天說地。談了一會,他們問香港人為甚麼要為看電視上街示威,香港的電視是否十分昂貴
。這弄得我非常尷尬,實在唔知點解釋。由發牌無上限到三揀二再到政府戇鳩無極限,仲要解釋去政總集會係點嘅一回事,點解要幫一間私人公司上街,爭取嘅係乜,幾乎要由鴉片戰爭開始講起。最難捱,仲係朋友問一句 :So why is the government doing all these stupid things?

「大佬!我都想知點解呀!


點同佢講其實唔發牌係無原因?點解釋一籃子=一男子呢個爛gag?為免麻煩,我通常都會講一句:Jesus,this government is just unbelievable. 然後談點輕鬆的話題,例如飲食。

對很多外地人來說,香港仍是個用貧民區價錢,食盡天下菜式的地方。食材、口味當然與正宗的有一段距離,但當你發覺去歐洲一個麥當奴combo要$10歐羅,而在香港食一餐叫好食嘅日本菜都不過是三至四百元,香港嘅食肆對遊客仍有競爭力與吸引力。每次有外國朋友來找我,我問他們食過甚麼,茶樓飲茶、翠華幾乎必中;鏞記都是穩膽。

有好幾次,都想問他們有沒有食過澳牛。不過,我想了一想,最終也沒有問出口。

“Uncleshit, 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this Australian Dairy café?”

點同佢講

AustralianDairy

其實觸犯咗商品說明條例,佢哋係用緊

KowloonDairy

嘅牛奶,同澳洲嘅牛奶一啲關係都冇?點同佢講其實唔可以叫

café

,因為你根本唔可以坐?



唔想推介一間食肆而浪費超多唇舌,用超爛嘅英文吹一大輪水而對方最終未必會去,好多時都窒住道氣,無講出口


miaow 发表于 2014-4-7 17:40


我好想把它翻译成北京话。。。。。。
大佬赶紧。。。压根看不懂~~~

看不懂,使劲看还是不懂,放弃了。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28 编辑
我试试用北京话意译精彩的部分。可能不精彩。。。。

似懂非懂还是翻译一下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31 编辑
有点儿费劲,翻译得好像不够精彩,先凑合看,再看看是否能改得好一点。

對很多外地人來說,香港仍是個用貧民區價錢,食盡天下菜式的地方。食材、口味當然與正宗的有一段距離,但當你發覺去歐洲一個麥當奴combo要$10歐羅,而在香港食一餐叫好食吃的日本菜都不過是三至四百元,香港的食肆對遊客仍有競爭力與吸引力。每次有外國朋友來找我,我問他們吃過甚麼,茶樓飲茶、翠華幾乎首选;鏞記做垫底保险一定没错。(必中,稳胆都是跑马的术有好幾次,都想問他們有沒有吃過澳牛。不過,我想了一想,最終也没好意思问。

怎么跟丫介绍澳洲牛奶?餐厅用的是本地的牛奶,同澳洲的牛奶一点毛關係都没有?还得和丫说根本就不是咖啡厅,因為你根本不可以坐下来吹牛逼聊天。不想推介一間食肆而浪費太多吐沫,用超爛的英文说半天而對方最終未必會去,好多時都忍着没講出口。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35 编辑
香港有四大奇食:澳牛光速餐、星座蕃茄面、新記芝士面同九記牛腩。四樣都係非常地道、非常香港的一件事,同「收陀地」、「九龍城寨」一樣咁具香港風味-我估Michael Bay嚟香港拍變形金剛四之前,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收陀地」。我是好認真的:如果你廿五歲以上,没試過四大奇食的任何一樣,請主動要求入境處重新檢視你香港人的身份。又或者綜援、公屋、車船津貼、生果金嘅申請表,第一個問題應該問:你有没有吃過澳牛光速餐、星座蕃茄面、新記芝士面或者九記牛腩?没聽听说過的劳驾你回老家啦朋友!

(「收陀地」:黑社会收保护费。「九龍城寨」:龙须沟)
Michael Bay来香港拍變形金剛四时,曾被黑社会收保护费。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37 编辑
四大奇菜都有一個共通點,就創新及堅持,人做我不做,殺出新血路,还要做得專門:星座蕃茄撈蛋麵、新記芝士麵是香港獨有的。九記牛腩只賣牛腩一樣,更加令人嘖嘖稱奇。

就程度来講,譚仔三哥的米線都有資格當選,不過我是一個左膠(爱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好讨厌任何連鎖集團、更加恨資本主義,所以就算三哥做得怎么好,永遠比不上四大奇菜的專心致志-除了新記之外,另外三間都只是營運一間總店,並無分店。九記對面的勝香園,亦有蕃茄麵,個人認為星座的味道同風味遠勝前者。

其實,我覺得四大奇菜最堅持的,是拿一種視客人当要饭的待客之道,當中以九記及澳牛尤甚。

去吃澳牛,首先要在門口把人召集齐。你五個人去幫襯,一定要肯定你五個人都在这儿排队等,才能进去,如果你一个人先到进去,跟伙計说你未齊人但又想坐下等,擔保你被人骂个屁眼儿開花,然後让人趕出門口。

你想一個人坐張四人枱?發你媽的春秋大夢。小朋友,你玩過俄羅斯方塊没有?澳牛的伙計當每個客都是方塊,一定左塞右塞,務求令到每張枱都坐滿人。你又不可以不讚賞他们的塞方塊的能力,他们從來不會让你坐下了再允许你調换座位。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39 编辑




这儿的伙記好賣力,全部都好有效率。估計他们應該有花紅分,而且分得不少。印象中見過幾個伙計戴勞力士,加上他们丫的那副「客人又怎么样?老子不鸡巴待见你」,那副样子,令我深信他们每人都有幾楝樓收租,上班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以免自己去麻雀館鬼混。



好咧,你让那个人指手劃腳一輪,終於可以坐下。




叫得光速餐,由安排坐位開始,真是什么都他妈好快。由你屁股沾到張櫈的五秒內,麻烦你最好一口氣講出光速餐的菜式:炒蛋/煎蛋/蛋治、多士/麵包、意粉/通粉。(说绕口令一样的速度,一口气说完。)澳牛天地內,絕不容許思考與發問。我見過有個天真無邪的靚妹,一臉無知問了伙記一句「这儿都有什么吃的?」,坐對面的我忍唔住冷笑了一聲。那個伙計二話不說就走開了,頭也不回。順帶一提,有次九記牛腩有人不知死,對住老闆娘點「魚蛋麵」-还叫了兩次-個老闆娘大叫没有你要的吃的,之後没有再搭理他幫他落單。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46 编辑





这儿的伙記好賣力,全部好有效率。估計他们應該有花紅分,而且分得不少。印象中見過幾個伙計戴勞力士,加上他们丫的那副「客人又怎么样?老子不鸡巴待见你」那样子,令我深信他们每人都有幾楝樓收租,上班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以免自己去麻雀館鬼混。



好咧,你让那个人指手劃腳一輪,終於可以坐低。



叫得光速餐,由安排坐位開始,真是什么都好快。由你屁股沾到張櫈的五秒內,麻烦你最好一口氣講出光速餐的菜式:炒蛋/煎蛋/蛋治、多士/麵包、意粉/通粉。澳牛天地內,絕不容許思考與發問。我見過有個天真無邪的靚妹,一臉無知問了伙記一句「这儿都有什么吃的?」,坐對面的我忍唔住冷笑了一聲。那個伙計二話不說就走開了,頭也不回。順帶一提,有次九記牛腩有人不知死,對住老闆娘點「魚蛋麵」-仲要叫了兩次-個老闆娘大叫没有你要的吃的,之後没有再搭理他幫他落單。





吃澳牛,一定要有個熟人陪,还要在門口跟你简单介绍一次落單和吃东西的程序,簡直好似東莞去泡妞:「嘿!哥们,你脱了衣服,她會幫你吹箫很久。然後一帮人去XX啦。記住呀,最後再给錢,不然她会偷懒敷衍你。」所以,千万别拉屎鸡巴乱动——多事,下单时千万别叫喝的呀,澳牛饭桌超小,只是刚刚夠放炒蛋多士意粉,没放饮料的地方。你叫了,伙計都不會理你,嗖的一下就走了。



你落完單,轉個頭就會有人將饮料放在枱面。下錯單?在澳牛是不存在的。因為这个伙計只可能是他拿错东西。最重要是,錯,怎么都只会是你點錯了。澳牛的伙計是不會錯的!换张台子?碟蛋治脏兮兮的想換過?當你說服到蔡志森容許同性戀,澳牛的伙計就會同你換過。(太阳从西面出来)



如果你以為三十几块一顿饭,东西就不地道偷工减料,这你就錯了,大错特错。。澳牛是第一間用忌廉(
cream 奶油)炒蛋的餐廳,超滑超好食吃,熱辣辣。哥们给三十幾块,有九成的錢是去了個炒蛋度。他们家的厚多士都ok,但牛油少了点儿;意粉、通粉没什么特別,同一般茶記無分別。



光速餐食到一半,伙計會过来逼你叫飲料。你不叫喝的,伙記死都不會离開的。好多人都會發現,光速餐的喝的,加了兩块钱凍飲的杯子,同熱飲一樣,同樣矮到好似武大郎的個头,一口就喝完。喂完肚子,你不可以想着同朋友聊会儿天说个话,在伙記收清你枱面所有的东西那一刻,他同時會给張草紙你,上面寫住一堆數字。这個時候,

“run, Forrest, run”



你要即刻立刻連忙趕快即時飛快不可以猶豫的拎張草紙跑去櫃枱去结账,不然澳牛的伙記會安排九人站在你後面,示意你妨碍了餐厅周转。害得人家赚不到钱,好像把他们家孩子扔井里那么可恶-这个才是真正的澳牛最能代表的香港精神。


坐那收銀的老板娘,用眼角瞄一瞄草紙,收你四十元,沿枱面將$2扔到收銀台另一方给你。(你到那面去拿找回的钱,别站在这碍事)你老早就發覺,老板娘同找換店的銀紙機一樣,不斷數着一堆又一堆的钱,頭不曾抬起過。好似數下數下,銀紙會多兩張似的。


你走出澳牛,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望一望錶。吃過四個course(炒蛋、多士、意粉、咖啡),前後不過十分鐘。在這600秒,你飽歷風霜,老母被人操、菊花给人撕開過,炒蛋食到一半要喝东西,最後一口多士吞落肚之前好準備埋單走人,以免有人對你冷言冷語。你完全感受到內地維權人士被共產黨監控下的生活有多悲涼。


但你並不感到害怕、失落與空虛。因為,你知道,



你是专门去澳牛给人(操)凌辱的。。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49 编辑




我不开玩笑。澳牛伙計这么瞎鸡巴对待客人,我早年見過好多次。奇怪的是,这些客人让人骂,面上都會浮現出一種「阿媽,我好享受呀!」的表情,欣然接受。香港人就是这样的犯賤,不操不舒服斯基。



近年这些伙計不粗鲁了,傻逼他妈的不會講出口,而是写在脸上。他们丫那操行,簡直用個样代替张嘴说草你麻逼。有時候,見到他们忍得这么难受,有衝動叫他们「操我啦!操我啦!」,簡直同<出埃及記>中溫碧霞叫人搞她一樣那么誘人。



因為澳牛的效率與食物,加上種種的荒謬,充滿着勵志故事,所以大部份時間都客以雲來。翠華曾自豪地表示,每張枱每日做25張單,午飯中環店大概可以翻四、五次枱,完全就是夜郎自大。澳牛客似雲來,每個位每個鐘頭做五張單(可能有個别客不懂事吃久一点)-注意是每個位做五張單,不是每張枱。如果以每張枱的赚錢能力計,澳牛不會輸给翠華。操!,为什么说間餐廳要好似講賭場股份的估值这样,要每張枱計算?



我一直認為,澳牛最能代表香港。它從不人云亦云,相信及堅持自己認為是對的。澳牛不完美,但它有效率、高質素,再配以頂級惡劣的服務,簡直係一個絕佳的package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1:53 编辑
某個星期四,八點多放工。到地鐵坐车,仍然好多人。自從自由行一年放幾千萬大陸人来香港,地鐵好幾個站-中環、金鐘、尖沙咀-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只有超級多人和真他妈超級多人的分別。上兩星期咭片蘇話自由行人太多了,大家最多等多一班車。你丫自己星期五下午六點半在金鐘站搭一次地鐵试试啦!一次,不用
多,等一班車?發你媽的春秋大夢。



人多就算了。更大問題
是,好多大陸人都拖住個箱子去搭地鐵。我就不明白,大陸人去哪里去都要拖個大箱子去買,返回大陸的时候怎么回去。来香港四日,一日買滿一個箱子,回去的时候要拖四個箱子?我不懂。我更加不明白,大陸人是不是真的这么肾亏,要買这么多藥回
去。




只是知道,他们拉着个箱子在金鐘的月台那排隊,是一件好麻煩、好妨碍地球轉动的事。他们連去海洋公園都要拖個箱子去……其實是不是偷運那些
海獅海馬走?



好辛苦,
让过一班大陸人,又给另一堆大陸人加塞儿,等了三班車終於挤进車厢。挤呀挤,附近全部都是箱子,难怪新秀麗賣皮喼賣到上市。(此处删去N个字)



下一站是尖沙咀,~,nextstation is Tsim Sha Tsui。」 好,忍
你一個站。



到尖沙咀。



操你大爷,这班大神好似植物人一样,动都不动
。任我點呼叫、點求救,無人有任何意欲讓開。



我 .
下 . 不 . 了 .
車。



我安慰自己,
不好做法西斯右膠,要大愛包容那帮大陸X
。我當訓練自己EQ,深呼吸一下。



「好咧!將錯就錯,食個澳牛,然後
再回家,再做鄭多燕(韩国减肥明星)
。」



完美計劃。



寶靈街出口,
走上去,又让这班箱
神阻住我。




马上要吃澳牛了,不理这么多啦,看我怎样对付你们。我低着
頭向前衝呀殺呀~~



一轉入路口,見到澳牛
关鸡巴门了




休息。



我見到門口張紙,大大字寫着:「勞工有例,顧員(
麻痹,終於在街上
見到有人有錯別字。僱員呀!)每月可享有四天假期,由2012年四月份開始,公司逢星期四休息一天。」




才猛然想起,有人说因為最低工資,澳牛請不到人洗碗,所以索性每星期放一日假!为什么这么講效率、最中意數錢的老板娘,居然肯放假?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7:28 编辑




呀~~~我的澳牛呀~~~





在街口抽了兩支煙,先平伏到我的心情。最終去吃了完全没味道的香港仔魚蛋。叫了碗麵,裏面疑似有幾粒魚蛋的物體,不彈口,盛惠三十块没有饮料送。頂你个肺,我好惦记着澳牛炒蛋呀!





人就是这样。有的時候又不珍惜,挑三拣四,諸多挑剔,没有的時候、只要貨比貨,才知原來它最好。





又過一星期。





由於好勝心太強,那一個星期,我一直耿耿於懷吃不到澳牛。可惜几天都忙到要死,放工的时候澳牛就快有早餐賣。那幾日就好似想去東莞鬼混又偏偏去不了到的男人那样,想打飞机手痒痒,終日心緒不靈,神不守舍。





有個星期三,終於可以早放工去澳牛。一下班,马上关掉总闸,將全公司的燈全他妈关了、電断鸡巴的(我走的時候有人大叫「傻逼,你丫做有病呀???」),然後飛快的冲出去吃澳牛。





我已经不記得上次自己这么想做一件事情是什么时候了。好期待、好有盼望。


去到澳牛,要排隊。好咧,排咧排咧。





排了十五分鐘,終於可以坐下。伙記九秒九送個炒蛋来,我一下就咬了半块进嘴。





操你妈。





什么玩意?凉的。





望一望碟炒蛋。乾了巴几,毫無光澤,好似大澳放在路邊曬的菜乾一样。给三十块,不應該要求吃到超好食吃的东西,但这是澳牛呀。多士不熱,预着啦;那杯凍飲超小杯,知道了;通粉普通貨色,就这么回事。去澳牛市為了吃炒蛋。而现在連炒蛋都難吃,那你不如跟我说你想鸡巴关门啦。如果要吃这么操蛋的炒蛋,我不如去百佳買蛋自己炒啦。





再吃,原來真的不是味道、凉的。





其實,为什么我會認為同一碟炒蛋,吃第二口會變成滑的、熱的?





我吃了澳牛十年,從來没試過吃一餐,心情好似坐過山車一样,由天堂跌落去谷底。感觉像喝了藿香正气水,幾乎眼淚都流出来。前陣子送書送剩點貨尾,放在朋友佐敦的影樓。為取回貨尾,有日早了點放工。見相約朋友的時間還沒有到,於是再去吃一次澳牛。


同澳牛出生入死,怎么都有点儿感情。上次失手,再给它一次機會。





五點去到。





原來,澳牛也有没人的時候。





我坐下,點了光速餐。





因為没什么人,我開始可以環顧四周,留意下伙記。原來,大部份伙記已經換了人,部份應該去了灣仔華星。





又有大陸人拉着箱子来吃澳牛。我好法西斯,为什么连連香港人最後的阵地都不放過?





伙記过来把点的饭在台面。





死,你,全,家

.

個炒蛋又是那个操行、还是凉的。






上次是失望,今次是絕望。一次是誤會,兩次是結論,三次是傻逼。我已經不會再對澳牛有任何期望。算了。食得不食,罪大惡極。人死都是一把灰。於是吃掉这个炒蛋。





吃着吃着,我開始聽到附近有小孩儿的笑聲。





好恐怖,因為我好怕小孩子。





我回頭一望。





更加恐怖的一幕在我眼前呈現。





有個澳牛的伙記和那个小朋友在玩。





我操,真他妈不像话。这个真的是澳牛伙記吗?





我很喜愛這一句話:羅馬非一天建成。倒轉过來說,要破壞一個羅馬,需要的時間就短得多了。


我一個人坐在澳牛,忽然有點失落。





我不敢再看下去,於是打開部iPhone,看即時新聞:





累死我了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8:16 编辑
吃完最後一口又差又凉的炒蛋,居然想起香港的前途。
對於香港的未來,我是這樣看的:
一國兩制必會取消,香港終必滅亡,成為內地一個普通的城市。
有些人認為,「香港」仍然獨特地存在,只是中共把另一批香港人代替原有的那一班。我的看法大同小異,只是結論略有不同:香港的獨特性也會遭連根拔起,變成另一個內地城市。
那是產權與成本的問題:中共對香港只有主權而沒有治權-這有點像使唤丫头拿钥匙当家不做主,只要香港的獨特性一日存在,中共要對付/管治香港時,就不能照搬內地的一套。一個國家,兩種政治制度,太不方便、太沒有效率了。
問題是,在成本上有分別,在效益上原本也有不同-香港的獨特性帶來舉世優越的經濟制度與生產力。回歸時香港與內地在各範疇上皆有顯著的分別(一般人視之為優劣,即收入高與低之分),即使可以立刻取消一國兩制,也不保證香港順利成為內地另一個城市。於是中共在各方面,包括經濟金融文化經濟人口教育學術上,已經慢慢把香港溶合。只要香港每一樣範疇都與內地接軌,他日把香港最後的獨特性消除,阻力就小得多。

已完成的,有香港經濟的獨立與優越性-「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顧你們,香港就完蛋了」。完成了一半的,是廉潔,特別是公職人員的廉潔。湯顯明是一例,曾權蔭臨尾香也是一例。別忘了還有許仕仁的世紀貪污案呢?其他範疇已是罄竹難書。還有,把一個謊話連篇、自身不守法(僭建)的人留任特首,不也是给法治一个大嘴巴嗎?

不過,要把香港獨特性的消除,有十分重要的一樣,也是很基本的一樣:人心。相比內地人,香港人在心態上的確存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是對是錯,是有實質基礎還是建於浮沙上,那不重要。重要是:這種整體優越感普遍存在,亦體現在各個範疇上(道德,學識,文化,經濟等)。對不起,我去旅行,最難受的就是人家問我是否中國人而不是香港人。

他們的目的,是矮化香港人。他們要在香港人腦中殖入一種思想、一種念頭:香港其實沒有甚麼了不起。透過矮化香港人,中共的目標是要將香港及香港人的獨特性徹底摧毀




本帖最后由 miaow 于 2014-4-8 08:33 编辑
對於這些,香港的權貴又做過甚麼呢?這點好笑了。為了既得利益、為了權力、為了財富,這些人對中共的溶合與矮化,他們採取了一種「腿張開」的策略,來者不拒。更甚者,大部分人更會像溫碧霞在電影<出埃及記>中向任達華大叫「操我啦,操我啦」,出賣香港,唯恐不及。

香港這個二世祖、敗家子儿,將英國人留給下的遺產,一點一点,在十數年間敗得七七八八了。你不明白自己靠甚麼食糊,本錢、優勢、長處,全部只會一去不復返。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
操你妈的,吃他妈什么鸡巴澳牛呢?吃个炒蛋瞎鸡巴操心想这么多?。现在炒蛋沒了,澳牛沒了,香港也沒了,麻痹都沒了。我有時想,2012是世界末日的話,多好呢。
當我回過神來,環顧四周,澳牛已漸漸多客。我一口喝完杯凍檸茶,想着埋單離開。

臨走的時候,澳牛有個伙記用非常誠懇的態度同我講:


「多謝啦。」

我完全不相信自己耳朵。
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多謝啦?



我幾乎想冲过去和丫说:

你说什么呢,多謝?多你麻痹呀!」我努力壓制住衝動,低頭手緊握著草紙,到收銀付账.

連澳牛伙記也要講多謝,世界或者已經轉變。變得是好,是壞,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我不喜欢这個轉變。這一輩的人,大多不懂,也不會豪言壯語:我們的時代根本沒有存在過,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終結了,太监还上什么青楼??(多余)

老板娘仍舊低頭數着銀紙。你和她说有海嘯同外星人打过来了,她仍然會在这儿低頭數銀紙。我希望澳牛的舖位佔地權兩成或以上,这样老板娘对着谁都要怕的市建局,都不用怕。
我離開澳牛,再次繞過一隊自由行人士和皮箱,轉入佐敦道。

日落時分,天色泛黃帶紫。我舉目望向九龍站那邊。微微的夕陽之光,從一排排高樓大廈中透出來。

原來,我很久沒有看過黃昏。

我看到澳牛的黃昏。我看到香港的黃昏。

miaow 发表于 2014-4-7 17:40


我好想把它翻译成北京话。。。。。。
看不懂······

争取全部看一遍,以资鼓励!

走过好多地方,看过无数攻略,每每都相信攻略上推荐的食屋,不余遗力的挨家尝试。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有的时候,竟然觉得那些写过攻略的人都吃过什么啊(不好意思,不要打我,没有歧视的意思),但是真真的,觉得各地美食,在北京只要你认真去找,基本都能找到。当然,除了特需的除外(比如山西的凉粉、醋。云南的萝卜、土鸡之类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细想来,也许是北京太大了,也许是因为旅行的人太饿了,也许是当地人太爱家乡了,反正美食攻略什么的,以后不会再看了,总觉得那是写给傻帽们去追随的。(我也曾经是其中之一)。自己的行程除了必须的自由行之外,更爱上那种可以骑单子的方式,挨着小巷去串,走到哪家,闻着味的就去了(跟小狗似的),可惜我这样的,永远也上不了大雅之堂,正襟危坐的坐在大堂里食的不是美味,而是味道。更愿意犯贱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的,只能蹲在路边食的,反而是我的上上之选。千万别跟我提卫生二字,我只知道卫生间。那种融入愚民生活之中的感觉,才是我的美食之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米其林几星!
抱歉的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不喜欢的人,尽可丢砖给我,但请下手轻点,万分感谢

小讨厌 发表于 2014-4-8 10:24


走过好多地方,看过无数攻略,每每都相信攻略上推荐的食屋,不余遗力的挨家尝试。现在想想,也不过如此。有 ...
英熊所见略同。。。。。。。

miaow 发表于 2014-4-8 11:37


英熊所见略同。。。。。。。
除了我一个熊,还有哪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