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杜普蕾
9回复

聆听杜普蕾



作者:朱磊



“我要制造这个声音。”杜普蕾五岁时便说出了这样让人震惊的话语,这是她在聆听收音机里大提琴的优美音色后发出的宣言。我还记得看过杜普蕾六岁时候抱着一个比她还大的大提琴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眼光清纯的望着镜头,怀中的大提琴倔强的倾斜着,散发着和主琴人年龄完全不搭配的魅力。杜普蕾作为一名优异的年轻大提琴家,曾经有幸受到过一代琴皇卡萨尔斯,罗斯特罗波维奇,托特里埃等世界级大师的特别指点。甚至罗斯特罗波维奇在教授完她大师课后曾经说: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接我地位的就是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很多爱乐人人认识杜普蕾是从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开始的,爱乐人折服她激情彭湃的演奏。但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从电影《她比烟花寂寞》中了解这个琴艺轰动世界却一辈子难以得到真爱的、集种种矛盾于一身的奇女子的。其实这部杜普蕾的传记电影并没有得到音乐界专业人士的认同,杜普蕾的生前好友罗斯特罗波维奇、梅纽因、帕尔曼、祖克曼等音乐界名人都在影片首映期间公开在英国《泰梧士报》发表类似声明指出:“影片中的杰基(杜普蕾的昵称)决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杜普蕾”。评论界说导演Christopher Nupen拍摄的传记性纪录片《Who Was Jacquline du Pre》对杜普蕾一生的描述更加中肯、更真实。我自己仔细的看过这两部电影,可以说前者就是小说三国演义,流传甚广且通俗易懂。后者呢,则是史料性的三国志。虽然更真实但却枯燥。我觉得《她比烟花寂寞》中对杜普蕾人性、内心的探究表现的非常真实。很容易让人了解了巨星背后真实的心历。


1961年16岁时以一把1673 年的斯特拉迪瓦利大提琴在伦敦首度登台。翌年,她首度与BBC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著名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大获成功。无数评论家都说,这部曲目简直就是为杜普蕾量身定做的。同年杜普蕾与伦敦交响乐团为EMI公司录制了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唱片,这是真正让杜普蕾名扬世界的录音。世人就将她和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划上等号。或许是悲剧的巧合,杜普蕾把艾尔加的曲中带着秋意的萧瑟、悲剧的内省,和最后获得胜利的整个心灵淨化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漂亮的滑音和弹性速度,喃喃吟出悲剧性的主题;弦乐无限延展的馀韵,更是道出那无言的缠绵与哀凄。如此感人的艾尔加,似乎也预示她未来的悲剧性命运。艾尔加写过灿烂明亮如爱的礼赞,但在历经战乱、饱受颠沛流离加上爱妻过世,62岁写下这首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写完曲子63岁他也过世了。杜普蕾把艾尔加的曲中带着秋意的萧瑟、悲剧,和最后获得胜利的整个心灵淨化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喃喃吟出悲剧性的主题;弦乐无限延展的馀韵,道出无言的缠绵与哀凄。如此感人的艾尔加,悄悄呼应杜普蕾之后多舛的命运,更令人悲伤。
我自己在九十年代就开始知道杜普蕾,那时候距离她去世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第一次听她演奏的唱片并不是大众所熟知的埃尔加或者德沃夏克的协奏曲,而是当年一起听音乐朋友推荐给我的,杜普雷十六岁时候在BBC录制的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的第一、第二两首。和常听的卡萨尔斯或者罗斯特罗波维奇不同,少年时代的杜普蕾的琴声充满了毫无遮掩的随意,情感十分奔放外泄,有十六岁女孩子自然天成的对巴赫的理解。一九六七年,她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籍钢琴家巴伦波因结婚,成为背叛家庭宗教信仰,加入犹太教的一个代表。然而她和声名显赫、英俊潇洒的丈夫夫唱妇随,并肩演绎着古典音乐却成为古典乐坛上的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纪录片《Who Was Jacquline du Pre》的开始就有杜普蕾和巴伦波因在一起的很多生活情境,包括杜普蕾后来瘫痪巴伦波因推着她在秋天的树林里散步的感人至深的片段,似乎并不像《她比烟花寂寞》里那么悲惨。

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是我认识杜普蕾的重要一个窗口。杜普蕾少年时候的奔放不羁已经被岁月打磨的略微不通过。但依然保持的是乐句线条的独特个性和沉淀在琴弦下的强大张力。夫妻俩的合作,不能说是天衣无缝,但码比较一般的纯音乐合作者来说,更多了一份在理解上的心灵互通。尤其是巴伦波因的钢琴就像一个温柔体恤的丈夫,在一旁默默注视着妻子(大提琴)的喜怒哀乐高唱低吟。有时附和,有时又能适当的提出一点独特的见解,琴和琴之间,真的如同男女班的对话一般。这套两CD的唱片,可以作为室内乐的良好入门之选。另外和很多朋友推荐的不同,我自己非常关注的曲目是杜普蕾得病前夕和丈夫巴伦波因、朋友祖克曼演奏的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三个人的技巧和搭配都非常值得品味,是现代乐手演绎室内乐的经典代表。这里要说的是,杜普蕾的唱片大多由EMI唱片公司出版,可以轻易买到的有17CD(全集),6CD(小全集),2CD(精选)和其他单张发行的曲目。


和青年时代的荣耀幸福相比,仅仅三十几岁就患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不能自理的杜普蕾身受着身心双重的痛苦。丈夫巴伦波因的离去,自己和家人的疏远,无子嗣的空落,疾病的痛楚,都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她的传记作者伊莉莎白.威尔森 (Elizabeth Wilson) 这样说:悲剧的多寡并不能换算成数字,杜普蕾的损失也是无法计算的。她几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而在此之前九年,她举行了一场糟到不能再糟的告别演奏会。自此她的手脚相继失去控制能力,最后浑身上下都不听使唤。她张目所见都是双重影像,头一直严重地颤抖,使她无法专心看书和看电视,日常生活起居均由特别看护、厨子和司机照顾,生活圈子亦侷限于病床与轮椅,婚姻对她来说几乎只变成一张饭票而已。她既无法打电话,亦无法自己吞食,讲起话来困难重重,除了思考之外,她甚至连移动一下身子的能力都没有。她非常无奈地固守着那受挫与卑微的孤立生活。杜普蕾在去世前纪念经常聆听她在1970年和巴伦伯因合录的埃尔加。“这是我的天鹅之歌,”她面带忧色的说;“可是,那时我并不知道。”与她一起听使她绞心的曲子,可说是分尝她深沉而又无尽的悲哀。她说:“其实大提琴的音色听起来就像是人在哭泣一样,每当我听到这首曲子的慢板乐章时,心总会被撕成碎片……,它好象是凝结的泪珠一样。”1975年之后,她就算想哭,也都没法哭了。这部分电影《她比烟花寂寞》演绎的非常传神,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杜普蕾其实和27岁便死的摇滚乐明星詹尼丝乔普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表面强大声名显赫内心却无法战胜自己的脆弱女孩子。


在那部充满争议的电影中,我非常欣赏这段话,杜普蕾说她想找一份工作不再去拉琴,但姐姐对她说“你除了拉大提琴,什么都不会。就好象我除了吹横笛,也什么都不会。我们是没有谋生能力的。我们只是孩子而已。”这句话说的非常的寒,非常的冷,甚至会让很多人越想越恐怖。真实就是这样,能成为顶级的艺术家,无论是画家,音乐家,还是文字艺术家,都有着一个不同常人的个性特征,那就是因为对专业的过分投入而对其他领域的淡漠甚至无能为力,所以在试图离开自己专业的时候就特别能体味孤独。可以说正是因为特别能体味正常人无法感受到孤独的能力,他们或者她们的作品中才常常有异于普通的精妙、敏感和高度概括的情感强力,往往这种感觉会随着创作或者演绎的作品喷薄而出。杜普蕾一定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正因为她有如此的身世如此的表现,世人才更加珍惜她身后保存的唱片。就算岁月的河流不断流淌,相信喜欢迷恋杜普蕾的人依然会存在吧。

据说,杜普蕾在世的时候,就粉丝众多,查尔斯王子i年轻的时候曾经疯狂的迷恋过杜普蕾,多次给她写信探究大提琴和生活,也邀请她参观白金汉宫和接受接受OBE封衔。据说查尔斯曾经将一首恩来特的诗亲笔抄送给杜普,诗这样写到:

给与我们这个夜晚
佛洛依德的艺术在天堂
给予我们夜晚的象征
让我们梦见蟒蛇与杯子
你们并不知道是什么
全能的佛洛依德!夜与昼的主宰
赐与我们不会被误解的梦
带领我们脱离现实
将我们从知觉中释放,从蛊惑中苏醒
在毫无知觉下,让我们清醒
只有欢乐与骄傲,没有恐惧与焦急
噢!仁慈的佛洛伊德
多么可敬的名字
让夜晚比白昼更多彩



附:杜普蕾演奏曲目推荐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Saint-Saens: Cello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33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Schumann: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Bach: Cello Suite No.1 in G, BWV1007
Bach: Cello Suite No.2 in D minor, BWV1008
Beethoven: Cello Sonata No.1--6
Beethoven: Piano Trios No.1--5
附2:图片说明
杜普蕾生前主要使用两把大提琴,1961年初登台使用的1673 Stradivarius,一把是1964年获得1712 Davydov Stradivarius,两把大提琴皆是来自她的教母Ismena Holland所赠。1712 Davydov Stradivarius在杜普蕾去世后被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收入。

杰奎琳·杜普蕾生于1945年1月26日,逝于1987年10月19日,英籍女大提琴家 。五岁初展过人禀赋,十六岁开始职业生涯,才华成就与年龄的落差倾倒众生;1973年,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遂作别舞台,缠绵病榻十余载,终卒于盛年。

用生命演绎的经典,她的《Elgar》,难以超越!

我没文化,看成杜蕾斯,然后默默退出

avr 发表于 2014-3-26 11:48


我没文化,看成杜蕾斯,然后默默退出
同样羞愧的路过:loveliness:

晕 第一眼看成杜蕾斯了。。。面壁去了。。

谁的曲还有个数,谁弹的琴那还真分不清

avr 发表于 2014-3-26 11:48


我没文化,看成杜蕾斯,然后默默退出
哈哈哈哈,我以为只有我一个没文化。原来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么多!

avr 发表于 2014-3-26 11:48


我没文化,看成杜蕾斯,然后默默退出
大佬!节操呢!!!!!

大提琴这玩艺,男的卡萨尔斯女的杜普雷,

yoyoma之类的太甜,只适合办公室大厅用笔记本喇叭放震慑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