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哥音乐笔记
12回复

本帖最后由 老表迷pp 于 2014-4-8 12:39 编辑
我的老帮菜,Aerosmith!

作者:朱磊


那时哪一年?哦,是那一年。中国历史上出了大事情的那一年,我刚上中学。我还在追逐着疯狂着红色崔健找来破旧的军装穿的时候,我偷偷的爱上了一个姑娘。开始的时候那是极其疯狂不计后果的苦涩单相思。我的好朋友都说那女孩子不够漂亮,但在我看来肯定他们有眼不视金香玉。这个皮肤白皙、沉默到极点的单眼皮女孩子有两个让我至今都难以忘记的独特事情:一个是在最很冷的冬日其他人都尚未起床的时候她却会很孤独的一个人穿着苹果绿色的运动服在三百米的操场上跑整整十圈,却不和任何人说话,甚至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仅仅是头戴耳机目光坚毅的慢跑,跑完就走掉。我开始投其所好,也加入了我最最不喜爱甚至憎恨的晨跑活动,于是,剩下的整个学生时代,我的长跑都会拿到不错的名次,这算是一点意外的收获。

这第二个让人难忘且引以为傲的秘密,也许只有我知道,就是她的索尼随身听里,有着当年绝对与众不同的音乐:真正的外国的摇滚乐。在建立了一些信任甚至那么一点点好感后,她告诉我这个从国外带回来的磁带里的音乐是那么的好听,是那么的独特和个性。她舍不得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但我却幸运的成为了任何人之外的那个人。她叫这只乐队叫“老帮菜”,这是一个当然很民间的叫法,很贴切很亲切也很好记忆,于是,我们一起听“老帮菜”,于是,我们一起在冬日里漫漫长跑。 可惜用不了多久,毕业考试前,这个极其个性的姑娘被遣返回了省城以外的偏僻地域,而我则提前升入了重点。她留给我的纪念,就是这盘老帮菜的摇滚乐:Aerosmith。

中学毕业后,我开始了自己生命中“摇滚岁月”。也许是拜Aerosmith所赐,我喜欢上这种有着布鲁斯风格的、玩世不恭的硬摇滚。我几乎听过Aerosmith当时出版的所有的专辑和大部分演唱会的内容,原因自然仅仅是是喜欢。我无法表达这种喜欢来源自我那个年龄对摇滚乐的亲近还是骨子里足够反叛足够个性的畅想。有人把Aerosmith翻译成史密斯飞船也有人把它翻译成空中铁匠。但无论哪种我都不喜欢,我就喜欢叫它老帮菜乐队,好像冬天北方在室外储存的大白菜的菜帮子,够老纤维也够粗,有一股子甜兮兮的亲切味道:粗犷的蔓延着却让人无法回避。据说Aerosmith 乐队的出生是在六十年代末,那时候,且不说茶客贝瑞,猫王,就是两大摇滚乐队滚石和甲壳虫也出道有十年了。Aerosmith也是由那种传统的配置:主唱和主音吉他手担任主角的乐队,当年大嘴Steven Tyler和黑衣黑裤足够酷的Joe Perry据说是在吃冰激凌的时候认识的,非常逗秀的是,两个人谈了仅仅五分钟便决定成立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摇滚乐队。之后他们来到了波士顿,找来了贝斯手Tom Hamilton,组建了三人乐队Jam Band,随后又找来了Ray Tabano作为第二吉他手,但是不久就用Brad Whitford代替了Ray Tabano的第二吉他手位置,随后又增加了鼓手Joey Kramer,Steven Tyler担任专职主唱,并且正式把名字改成了Steven Tyler。乐队住在波士顿一个拥挤的垃圾公寓里,经常拖欠房租,也经常为了吃饭而从超市里偷食物。“我们团里有5个人,有的人住在厨房,吃着发霉的大米喝着罐头汤。那些日子,能喝到半打啤酒感觉就像上了天堂。那时日子过的很艰难,但感觉很棒。”大嘴 Tyler回忆说。也许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需要这样的磨难,这样才会有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吧。
我之所以最喜欢大嘴 Tyler,一个是他的嗓音和唱腔实在是太有个性,如果有一百个摇滚乐队的主场,相信你听过后会在三秒钟内回忆到大嘴 Tyler的嗓音才是最最有个性的:他的在真声和假声之间的迅速切换,他的布鲁斯沉吟,他的颤音和滚音,还有他类似哭泣的布鲁斯口琴,听过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他更有个性的是他的舞台风格和表演:那高耸的鼻梁,戏虐下拉的嘴角,夸张的撅嘴,挤眉弄眼却自成一体,极力呐喊却大音希声。你无法想象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夸张到这个程度,让人无法形容的疯狂和滑稽、深刻和浅薄都融合在这一个人的身上。

Aerosmith 于1973年推出首张同名专辑,当时大嘴 Tyler的表演还未完全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乐队所特有的将布鲁斯即兴弹奏与硬摇滚的强悍相互结合风格的确是他们日后成功的法宝。1976年,专辑《Aerosmith》重新进入美国流行排行榜,达到21名,重新发行的单曲 “Dream On” 名列第六,这首歌曲日后也成为乐队的经典。1976的《Rocks》是他们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专辑之一。滚石杂志的编辑认为,如果说Toys in the Attic还只是小试身手,那么在这张Rocks里他们算是充分放开手脚了。这张专辑曾经排到Billboard专辑榜的第三位,有400万以上的销量。

每一个真正伟大的双人天才组合后来几乎都无法包容自己的合作对手,譬如甲壳虫的列侬和麦卡特尼就是最好的范例。所以1979年,乐队发行了第六张录音室专辑《Night in the Ruts》的时候,乐队的核心之一、主音吉他手Joe Perry宣布开始单飞,专注于自己的个人发展。这对Aerosmith来说无疑是极其大的一场打击。我有时候在想,即使现在也同样,两个合作的很好的强势搭档经常由于这个那个的问题一分二裂。看来世界上真的是没有永恒的强强联手案例可以找来看。1980年初,乐队的第二吉他手Brad Whitford在Joe Perry单飞后不久,也宣布离队,并且和前Ted Nugent乐队吉他手Derek St. Holmes一起组建了the Whitsford-St. Holmes Band乐队。就在Aerosmith的两名吉他手纷纷离队的时候,大嘴Tyler已经深陷在毒品的诱惑中不能自拔,同时乐队已经离队的核心成员Joe Perry严重的酗酒也开始日益显著的伤害他的身体。然而当大嘴 Tyler在1980年间遭遇了严重的摩托车车祸而不得不入院治疗数月的时候,Aerosmith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乐队只能整合从前的曲目和仅有的新曲来完成专辑的发行。1980《Greatest Hits》就是joe perry 和 Brad Whitford出走之后发行的精选专辑,专辑的时钟只有37分半钟,收录了"Dream On," "Same Old Song and Dance," "Sweet Emotion," "Walk this Way," "Last Child," "Back in the Saddle," 和 "Draw the Line."等卖座歌曲。这也就是苹果绿女孩子当年我常听的那盘老帮菜的进口磁带。

1987年,史密斯飞船乐队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Permanent Vacation》正式发行,作为复出专辑,这张精心打造的作品中诞生了多首单曲榜前十名的打榜单曲,包括《Dude (Looks Like a Lady)》《Rag Doll》,并且还从这张专辑中诞生了著名的经典柔情单曲《Angel》。而这张专辑也名列排行榜的第11位,并且销量超过了300万张。同时,在1986和1987年,Aerosmith还发行了两张出色的现场专辑《Classics Live!》和《Classics Live! Vol. 2》。1989年,他们发行了更出色的一张专辑《Pump》,这张专辑再次成为了Aerosmith的经典作品。这张既赢得评论界青睐又赢得了歌迷支持的专辑诞生了包括《Janie's Got a Gun》以及《Love in an Elevator》和《What It Takes》在内的经典排行榜前十名单曲,他在专辑排行榜上名列第五,销量超过四白金。这张专辑的成功也让评论界马上认定了Aerosmith的重新复出是整个摇滚乐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复出。在我自己看来,这张《Pump》是老帮菜最最优秀也是最最耐听的一张唱片。

到了1999年,时间整整的过了十年后,我忽然听到昔日同学说起,那个冬日里满脸坚毅表情的苹果绿女孩子,竟然在数年前就已经不在了!听到这个消息一瞬间如同被闪电击中,用了很久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整理内心的震惊和叹然。紊乱后我匆忙的买齐了老帮菜Aerosmith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专辑,用纸盒包装盛了起来。我混乱的毫无目的的将它送去邮局,但我却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个邮包应该发给谁来签收。懵懂中我将装满唱片的纸盒放在了邮局外的窗台上,看着它们在寒冷的冬日里被冻的硬邦邦的。我呵出了一口白气,搓了搓冻僵了的手,转身离去。

自此,我再没有去听过这个老帮菜。

话说我还有他们一直到big one的全套cd,当然部分是打口的

同赞一个

貌似他们还在巡演

已经沦落到上选秀节目上当品审了

MrC 发表于 2014-4-4 08:13


已经沦落到上选秀节目上当品审了
六十多岁的人,我觉得有这个资格了

话说,同时代的活着也没几个了,也没几个出声了

那个喜欢摇滚的年代

sweet4u 发表于 2014-4-6 17:46


六十多岁的人,我觉得有这个资格了

话说,同时代的活着也没几个了,也没几个出声了 ...
可能我比较老套吧.摇滚与选秀,我接受不了

“麦扣”



6月26日,早起。

我开始习惯性的打开电脑看看新闻。打开搜狐的首页,却看到一个让我思维停滞了十秒的消息:“麦扣死了”。我大声的叫喊着还在睡梦中的老婆,说麦扣死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我都精神恍惚,思维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聆听麦扣,崇拜麦扣的日子里...

八十年代的中期,磁带开始全面风靡,开始取代胶木唱片。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对音乐很有兴趣,经常在下午放学后,顺路到外文书店免费蹭听。因为当时的音乐磁带大约是五块九到七块九,这对于那时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根本买不起。有天,我照旧站在柜台前免费蹭听,见柜台的经理走了过来,说:“新到了一个美国歌手,特别好听!” 当时几乎找不出什么形容词来形容那些好的音乐,所以只有单纯的说“好听”来表达。他拿出一盒磁带,放到音响里,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套音响是原装的荷兰菲利普的落地套机。随着一阵强劲的鼓点节奏传来,一个带着少许假声,少许尖叫的,节奏十足的嗓音开始演唱。我真真的被惊呆了,原来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当年的形容词是多么的贫乏)我足足站在柜台前有半个小时,连脚都站木了都没发现。我看到那盘磁带,封面是黑色的底,有一个穿着白西装的黑人的照片。书店经理说:“这个是美国现在最厉害的歌手,叫迈克尔•杰克逊。这盘磁带叫做THRILLER--颤抖(其实真正正确的译名叫做战栗者),在美国都卖疯了。咱们这卖十九块八”。

“迈克尔•杰克逊。。。颤抖。。。”我小声的念着。十九块八,无疑,我是买不起的。但这绝对不妨碍我迅速记住这个歌手的名字和专辑的名字。十余天后,我凑够了五块钱,买了一盘万胜的进口空白磁带,说足了一箩筐的好话,央求书店一个相熟的店员给我翻录一盘《迈克尔•杰克逊。。。颤抖》。自此后的整整半年,我都成了喜欢听现代音乐同学们的核心,每个人都找我央求从我的“第一级翻录带”上再次翻录这盘带劲的音乐。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晃着腿,摇着头,感受着和大陆流行音乐完全不一样的一样刺激,消耗着当时苍白贫乏的青春。

八十年代末期,我听到了《BAD》这盘专辑,当时大陆盗版盛行,外文书店已经失去了独家垄断的资本。街头的小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印刷粗略,音质模糊的盗版磁带。售价仅仅五块八而已。麦扣的《BAD》总是被放在最最容易被看见的地方。我吃惊的发现,这个黑人帅哥,竟然完全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鼻梁高高的白人。唯一没有变的,是他那强劲的编曲风格(这时候的我已经知道会用编曲这个词汇了,可见见识之进步)和更加复杂化的嗓音和曲调。音乐,依然是那么那么的好听。他的第一张成人后的个人专辑《OFF THE WALL》 也被翻版盗版的商人搞出来,我一口气买下了OFF THE WALL ,THRILLER,BAD 三盘盗版磁带,那个年月显然不知道买盗版有何罪恶感和愧疚感,音乐和感受才是第一位的,我沉迷于麦扣音乐的疯狂中,每首歌都被停的滚瓜烂熟,盗版磁带也很快的掉了磁粉变了音质。

之后同学家借来的录像带,是我又一次认识麦扣的途径,全部都是没有见过的场面:他的狼人剧情的超长MTV,他像机器人一样的太空步,他穿着像军服一样的帅气的演出服,他所有的外在和肢体语言,无不震撼着我们这些成长于七十年代大陆的,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头仔。哇,这就是美国最好的TMV,最好的歌手和舞蹈家,最好的舞台效果。当时国内发行了一本介绍欧美音乐的杂志叫做《音像世界》,我读到麦扣的身世,麦扣的音乐风格,麦扣的皮肤漂白,麦扣如何垫高了鼻梁,如何如何,我如饥似渴的了解了麦扣。两年后家中安装了卫星电视,可以收看香港的MTV电视台。在大陆久遭封闭的多年,能看到欧美的音乐电视节目,简直是一件让年轻人人疯狂的要死事情。我开始不停的看到比利百德音乐排行榜,看他的假声,痉挛,活力,热情,伤感,警醒,快乐,自信,丰富,时髦,真诚,盛典,神秘,口技,他的礼帽,他的黑裤白袜,他的白手套,他的内裤外穿,他的雷朋墨镜,他的袖标,他的手势,他的提跨踢腿,他的所有,都让人为之倾倒。我不断的为麦扣尖叫,失语,激动,疯狂。我不断的学着他的样子来跳舞,行走,打手势。在那个除了钱没有了任何信仰任何追求的年代里,麦扣就是我的神。

一九九一年,大陆的音乐市场基本已经开放。麦扣的专辑《DANGEROUS》 从年美国发行到我从国内电视台上看到,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两个月后,正规的引进版已经经过中国图书音像进出口公司正式发行投放市场了。他和飞人乔丹在篮球场上那个MTV更是叫绝。那时候还不知电脑特技为何物的我,简直被惊呆了。这时候的麦扣,已经放弃早年繁琐的服饰,回归到长发归扎,简单的白衣黑裤的超然境界,他好像一个神,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时候我的,已经开始转向迷恋重金属乐,整天试图留着长头发,拿着一副鼓槌四处奔走学艺。生活的其他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担麦扣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天才,他对于音乐的很多处理,他的造型和强调,依然迷恋着我。连那时候我身边根本瞧不起流行音乐的“非主流摇滚乐手”们,也赞叹不已。但我发现我听麦扣开始少了,不再那么的细扒每一首歌,麦扣开始高高的悬挂在我的头顶。

《HISTORY》发行与一九九五年,那时候我已经可以买的起一套当时两百多的CD唱片来感受昔日额辉煌记忆和新曲目的刺激。从MTV上看,这两张CD是麦扣多年来的集大成者。多种音乐风格的尝试,娴熟的演唱记忆,复杂多变的舞台效果和惊人的电脑编排的MTV,依然在震撼着我。一九九七年的《BLOOD ON THE DANCE FLOOR 》和二零零一年的《INVINCIBLE 》,只是新歌加精选而已。新歌不多,精选不少。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那时候的心态:“麦扣老亦”。我喃喃的说:那几年听的太多见的太多,我着实是缺乏刺激了。我并没有卖这两盘专辑,只是在电视上听了看了几首MTV罢了。


之后整整十多年,我几乎没有再听麦扣得音乐了。麦扣老亦,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但我依然关注着我看到的每个和他有关的新闻:深陷娈童丑闻,婚变事件,人造脸庞也每每病变的愈发严重。每次看报道,我都深深的唏嘘不已:英雄气短,天妒英才,这难道就是麦扣无法逃开的天命?今天,麦扣死了,我彻夜写下本文,来替换本来已经写好的另一篇文章。我的朋友大头也写了一段话,我无修改的录了下来,来说同情同语同心声:

其实,也许我们并不是悲哀麦扣死了,而是悲哀自己死了。那些我们曾经迷恋的歌星、影星一个个地死去;那些梅艳芳、张国荣;那些保罗纽曼、那些马龙白兰度……前仆后继地离开,无不一次次地、强烈地提醒着自己——兄弟,你的青春已经玩完了!不是吗?你的青春符号都已经他妈的统统完蛋了!于是我们莫名地悲哀和绝望。我们无法接受昨天的懵懂少年怎么就成了传说中的叔叔阿姨。我们怀念有偶像的生活、我们怀念手拿吉他吟风弄月的青涩岁月、我们想念和我们一起看这些明星时的男友女友。可人呢?和他们一样,都不见了!哦!我们老了,于是我们绝望、愤懑、不服、悲伤!所以每当又一个明星的死去,每当这种消息再次给我们沉重的一击!每当那些年轻的孩子对我们的感伤做出不屑的神情、我们那根脆弱的、妒忌的、岌岌可危的神经实在是无法承受了,所以我们要说点什么,所以我们要找一个地方怀怀旧,所以我们要找一个地方悼唁一下自己!

卡萨尔斯一生中的三个转折
朱磊

有人说,西班牙有三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是写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一个是大画家毕加索,最后一个就是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

对于喜爱大提琴的人来说,卡萨尔斯是一个传说,而对于一个演奏大提琴的人来说,卡萨尔斯则是一个神话。无论是大师洛斯特罗波维奇,跨界全才马友友,还是悲剧人物杜普蕾,无论是专业的指挥家,现代作曲家,还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家,都把卡萨尔斯作为心目中尊敬的,甚至瞻仰的真正的大师来膜拜。然而天下闻名的人,总是有不同凡响的境遇。在我看来,卡萨尔斯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改变了他的一生。

卡萨尔斯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个转折,是他独家的遇到了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在此之前,可以说大提琴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演奏方式存世,最展现特色的不过是协奏曲而已。而如果卡萨尔斯没有发现巴赫的这个组曲,这份手稿可以也会直接被扔到垃圾堆变成真正的垃圾,大提琴历史上也许就不会有这么一部经典的作品传世。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卡萨尔斯发现了这个组曲,当时作为伴奏地位的大提琴才真正走向前台作为主角演奏,才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开始重视为大提琴撰写独奏曲目。

据说卡萨尔斯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但实际上很多熟悉欧洲文化的人都知道在这点上是给予了过分的褒奖。确切的说,卡萨尔斯的父亲只是个音乐爱好者。而往往正是这样:真正的大师并不是职业音乐家教育出来的,家庭适合的环境,温馨的氛围会让孩子爱上音乐,这是一种没有负担的爱好。反而很多专业音乐家庭会给予孩子太重的压力:系统的练习,无休止的反复,毫无乐趣可言的专业知识。在卡萨尔斯11岁的时候,他在乡村音乐节上首次接触到了大提琴并深深爱上这一低沉的有十足男人味的乐器,并希望将一生奉献给了大提琴。事实上我们知道,人的幼年许下的诺言或者职业希望,几乎只有百分之几可以再成年后实现,从这个概率上看,卡萨尔斯无疑是幸运而且成功的: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了巴塞罗那的学校里学习大提琴。幼年的他就已经考在咖啡馆里拉琴来补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了。据说那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卡萨尔斯的父亲来巴塞罗那看卡萨尔斯,爷俩一起去逛了一间海边的老旧书店,在角落里,13岁的卡萨尔斯发现了一捆破旧褪色的手写乐谱,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想到,这竟然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手稿。当年的巴赫并没有如今这么名扬四海,也没有如今系统的被研究编排撰写过的曲目。这就是卡萨尔斯的一个奇迹:遇见了巴赫的大提琴。卡萨尔斯在全身心投入研究了12年后,到了25岁才正式公开演奏了这一曲目。完全可以说:这就是命。巴赫冥冥中就是为卡萨尔斯专门写了大提琴组曲来演奏。

据说,卡萨尔斯幼年学琴的时候就已经不循规蹈矩,试图创建着自己的演奏风格。当时,大提琴的演奏方式相当的保守死板,据说持弓的右臂要夹住一本书来联系,为的是保持手臂的动作紧贴身体不变形。当时卡萨尔斯的老师是巴塞罗那著名的大提琴教授加西亚先生。而卡萨尔斯面对老师这样“经典”的教学,在思考了若干时间后,直接扔掉了夹在手臂内侧的书本,卡萨尔斯宣称这样可以获得更大幅度的运弓动作和力度,节奏也更容易掌握。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叛经离道的,甚至说是对老师的一种侮辱。而卡萨尔斯不但做了,而且让所有的人听过他如此演奏后,信服了他的改变方式。也许这就是大师命中注定的特征:仔细思考,推翻旧制。

卡萨尔斯一生中遇到的第二个转折,是成功的借助了当时一位声名显赫的指挥家来达到扬名立万,之后成立或者说组建了音乐史个著名的黄金三重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的更远,这是一句名言。看来当时作为无名小辈的卡萨尔斯真的很会抓住机会发展自己。


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音乐学院毕业后,经阿尔贝尼兹的举荐,为西班牙克丽斯蒂娜皇后演奏,结果大受赏识。皇后资助奖学金,使他在马德里音乐学院又度过了3年愉快充实的学艺时光。前后这两段的学习生涯可以说为他成为真正的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马德里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怀著满腔的热忱,来到巴黎,希望在锦绣繁华的法国一展身手。

在巴黎经人介绍他去拜见著名指挥家拉穆勒。拉穆勒时当时欧洲音乐界的帝王级人物。可以说如果能得到他的赏识,成功就马上出现在眼前。但众所周知,来找拉穆勒寻求出路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中很多不过是庸才而已。卡萨尔斯去的第一天,拉穆勒正在伏案阅读乐谱。见了推荐信,头也没抬地说了句:明天再来。第二天,卡萨尔斯来见这位指挥大师,但拉穆勒仍在埋头工作,根本不在乎卡萨尔斯的存在。这时候卡萨尔斯使了一招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绝招:没有征得指挥大师的统一就直接拿出琴来,开始拉起拉罗协奏曲的著名华彩。才拉了几小节,拉穆勒便抬起了头,挣扎着病体站起来开始聆听,然后走近卡萨尔斯,激动的抱住他,泪水模糊地说:“年轻人,你真是个天才!”。卡萨尔斯凭借着超人的技术实力和灵机一动的方式迅速捕获了大师的支持,改变了自己平凡的命运。

1898年10月,卡萨尔斯在拉穆勒和他的乐团的协奏下,演奏了拉罗的协奏曲,在巴黎一举成名,奠定了事业的基础。在巴黎安家度日的岁月,是卡萨尔斯广交贤士、艺业精进的时期。当时和他在一起经常聚会切磋的艺术家有:伊萨伊、蒂博、埃奈斯库、克莱斯勒和柯托等。卡萨尔斯利用这个机会,成立造就了著名的黄金三重奏组合。可以说,借助拉穆勒的名声,卡萨尔斯一步登天,成为整个巴黎音乐圈里的佼佼者。然而一个佼佼者是不够的,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合作,来自于吸取他人的思想和经验,来自于强强联手。黄金三重奏是至今都被人赞誉的组合:以真正美妙的演奏为肉体,以深邃的思想为灵魂。可以说这个概念至今都没有被超越。

卡萨尔斯人生的第三个转折,是在音乐之外。我们说如果说一个人仅仅是琴拉的足够好的话,那他最多成为成功的乐手。如果说,他改变了大提琴历史的话,那他就可以被称为大师。但卡萨尔斯在人生的后段,超越了大提琴琴和音乐的理念,从一个大提琴大师走向一个反法西斯的正义之士,一个精神丰碑。真正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神话。

那是在1936年,在纳粹德国的支持下,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各地的纳粹分子群起暴动,全国各地迅速陷入混乱。虽然国际上的正义之士自愿组织了援助共和政府的国际纵队,仍然未能阻止佛朗哥的夺权。1939年,卡萨尔斯离开西班牙以抗议佛朗哥政权的统治。他来到位于西班牙边境的法国小镇普拉德隐居起来,以罢演来提醒世人对西班牙黑暗现实的关注。可以说这时反对暴政政权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搞不好的话,生命会直接受到威胁。但就在这时,卡萨尔斯却成为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战士。在德军占领法国期间,卡萨尔斯蛰居普拉德,却依然通过各种渠道捐款给反法西斯同盟。可以说每天都会马上死,但人可以死,信仰却不能死。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神话吧。
  
战后,卡萨尔斯重返国际舞台。在英美及许多国家巡回演出。此时的他,已经不单纯是一位音乐家,同时是一位人道主义战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萨尔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但是和平并未使他平静。在西班牙,佛朗哥的统治一如既往,世界仿佛是忘掉了古老的骑士精神,忘掉了堂吉诃德的故乡。画家毕加索发誓佛朗哥在位一天,他便不回祖国。卡萨尔斯决定隐退,以这种无言的沉默来反抗恶势力。他返回普拉德小镇,甘愿在此颐养天年。 


卡萨尔斯活了97岁,看来上帝都真的很眷顾他。

METAMORPHOSES 变形

作者:朱磊

METAMORPHOSES汉译为变形;

这里的变形,是一首古典音乐的曲目;

它是一部专门为弦乐所作的庞大复杂的单乐章曲目。

可以说在乐器组合上它的配置前所未有,它是由23件单纯的弦乐器演奏的。其中包括了10把小提琴,5把中提琴,5把大提琴,3把低音提琴(贝司)。它的声部极其复杂,最复杂的片段,23把琴各自有各自的独立声部。它编曲的复杂程度差点把大师级的作者逼成神经病。而据说曲目的演绎也只有世界上极少的个别三几个乐团中最好的弦乐部可以胜任。如果说它光是复杂也就罢了,它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背景,在二战德国战败后的整整五十年里,都很少有人提起它来,甚至在作者的主要目录里,都看不到介绍它的详细介绍,很多左派掌握的音乐书籍干脆删除了这部作品的记录。单无可避免的是,它蕴含的情感是如此的真挚,它表达的思想是如此的苍凉涕下,它演绎的技巧是如此的高深莫测,即使静寂了五十年后,还被有心人继续聆听,品味,探寻,思索。

这部曲目的作者,就是曾经任纳粹德国艺术局局长的理查施特劳斯,而这部曲目描写的则是德国在战争中被盟军炸毁众多文化古迹造成的垂泪伤痛。可以说二战后期德国是整个战争中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了:德累斯顿、魏玛、慕尼黑、汉堡、不来梅、科隆、曼海姆,整个鲁尔工业区包括艾森、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加上柏林,整个的德国几乎有大半被炸弹夷为平地。在整个战后的艺术界包括音乐界,对纳粹德国下产生的艺术作品全面进行打击,封锁或者起码是不宣传的态度。但这无法掩盖一些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和感染力。尤其是这部本身采用了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葬礼主题变奏的复杂曲目,让人们也体验到了德国也曾静是战争的受害者,德国也经历了战争的痛苦和折磨的公正立场。现在,让我们先从这个理查施特劳斯先生了解起吧:

理查施特劳斯可是和写蓝色多瑙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点点关系都没有。他是个很纯正的日耳曼人,出生在1864年。早在两年前,德国的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了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后,奥匈帝国建立起来,德国的民族主义强盛发达。理查施特劳斯无疑是一个早熟的天才,他4岁学钢琴,6岁开始作曲,8岁学小提琴。1875年从迈尔学理论,但未去音乐院上学,而接受普通的教育,毕业于慕尼黑大学。16岁就写了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在他37岁的时候,就已经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敏感的政治性担任了德国音乐结构最重要的位置:德国音乐协会的主席。中年前的他,沉醉在瓦格纳充满民族主义,浪漫主义的乐剧中。和尼采一样,瓦格纳成为了德国人心目中的偶像,率领艺术和
哲学大步的向强盛的的德国、强盛的民族主义迈进。不可以避免的,理查施特劳斯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和启发,写下了一系列的著名作品,如交响诗《唐·璜》、《死与净化》、《英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坷德》 和歌剧:《沙乐美》、《玫瑰骑士》、《艾列克特拉》、《失去影子的女人》等等。在歌剧方面,他特别推崇瓦格纳的手法,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 他同时追求感官的刺激,表现变态的情欲,显示出近似于表现主义的音乐风格。他十分成功的利用标题音乐写作,作品常与一些文学作品有关,如《唐·璜》、《蒂尔的恶作剧》、《唐吉坷德》;《英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死与净化》则与哲学有关联,阐述了尼采的超人理念和德国激进式的英雄主义精神。

1933年,德国纳粹政权上台不久,69岁的理查施特劳斯以自己的名望和向纳粹效忠的政治倾向,坐上了纳粹德国艺术局局长(当时的副局长就是著名的指挥大师福特文格勒)。这个职位并非艺术家统领那么简单,而是手掌实权,他可以决定所有的艺术作品是否在德国上演,甚至可以决定哪些艺术家可以留在德国生活或者被驱逐直至暗杀。上台后,他完成了歌剧 《沉默的妇人》 。但这部歌剧脚本的作者是犹太人作家茨威格,斯特劳斯又不顾当局反对,坚持在海报和节目单上印上茨威格的名字。他的这一举动,激怒了纳粹当局,首演四天之后,这部歌剧立即遭到禁止,理查斯特劳斯也被以健康借口撤免了局长职务。软弱动摇的理查斯特劳斯最终屈服了纳粹的压力,他给希特勒写了一封请求宽恕的信,得到了官复原职的待遇。这件事并不象后人传说的那么无法理解,其实公平而言,无论是国籍还是思想,理查施特劳斯都是一个纯粹的、那个时代的德国人,也被名利所诱惑。和当年收到鼓动的所有德国人一样,他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出格。曾为纳粹服务的指挥大师卡拉扬也说过“那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时代”,但这却成为他日后的亲纳粹罪名的重要把柄。我们过多的指责他们作为艺术家的所谓良知和品德过失的意义何在呢。正如有人所说:一个音乐家做出的反抗决定可能影响一个极权国家吗? 不能,艺术无能为力。舞台上的一位艺术家是一个完整的上帝,而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他只是一根羽毛罢了。施特劳斯和富特文格勒无法阻止纳粹的罪行,然而他们的不作为确实令左派认为他们在向纳粹妥协甚至成为帮凶。

1945年,德国战败前夕,遭到了全境的毁灭性轰炸。几乎大半的重要城市都被夷为平地。作者的出生地慕尼黑,创名之德累斯顿,居住之柏林等遭到了最彻底的毁灭:教堂,美术馆,音乐馆,图书馆,名人故居等等非军事目标全数被炮弹毁灭,即使平民死亡也达到十三万人之多。当时已经81岁高龄隐居在瑞士的理查施特劳斯听闻这些噩耗,据说当即昏迷不省人事。其后数月都半梦半醒,嘴里不断念叨着这些他曾经生活演出过地名和那些教堂,剧院,小歌剧院的名字。每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年来熟悉的经典的音乐片段便飘渺的出现在耳边,于是,已经被刺激到神经兮兮的理查,在时而混沌,时而清醒,时而疯狂,时而沉迷中动笔写下了这为德国哀号的绝世作品: 《变形》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人生最后的嘶哑呐喊。但因为当时的背景,这部曲目多年来都未能受审上演。作者也于194998日病逝于于德国的Garmisch-Partenkirchen

经过这么多年,人们逐渐平淡了心中对一些争议作曲家的极端看法,这部作品也重现人世,经过演绎和更多人的了解后,它蕴含的魅力如古玉一样则然生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唱片是1983年由当时的西德DG唱片公司发行,后转录制成CD唱片。这部唱片的演奏者,是举世闻名的德国指挥大师卡拉扬,乐队则是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我相信在我心目中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没有谁比他更了解也更能体验当年的唏嘘往事,也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去演绎这个令人沉痛甚至矛盾的曲目。当年的卡拉扬,一样因为权势所逼,成为纳粹党员进而进入德国音乐政治核心的。战争结束,他也受到了相应的调查和处理。和作者不同,他经历了得势,失势后,又有机会重新站在巅峰位置上回味一切。如果有机会找到这张发行不多的唱片,不妨细心感受一下进入晚年的卡拉扬的醍醐之作吧。(完)

安魂曲

还记得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前,我还沉醉在摇滚乐的嘈杂和喧闹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忽然,有一张唱片让我如同被磁石吸引一样皈依到了古典音乐的庞大殿堂,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爱上这些由西洋管弦乐演绎的纵深篇章中。这张唱片,就是莫扎特的安魂曲。还记得那个大出我十余岁的朋友,当然也是当地的老牌发烧友,在我无知者无畏的尽情宣扬着鄙视古典音乐的浅薄之后,只是“挥”出了一张CD,在那个CD在大陆还属于稀罕物的年代,随便挥出一张 CD实在是令人震撼的事情,我扫了一眼那个CD盒子里的图片,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这张封面,是一个后背长着翅膀的天使,背景灰暗而幽深。天使的上方,是一个明黄色的长条,里面写着我不认识的曲目名称和演绎的乐队。
当CD进入转盘后(我们这批人是不是大陆第一批听过日本天龙转盘+解码器的人?),浓重的管弦乐喷薄而出,这和带着哇音效果器的吉他、双贝斯的重金属鼓声营造的气氛真的完全不同,虽然我那时已经是一个佛教徒,却被这种浓厚的宗教气氛给吸引了,随着人声部分的加入,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小高潮,那好像进入了一所高大的圣殿,随着脚步的前进,越来越深奥的景致接连二三的出现,而且压力越来越大。。。直到听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那时候CD唱片非常之少,所以经常能一张CD听一、两周),我这个搞乐队出身的人才差不多听明白了这张唱片的大体的结构和布局。这时候才有探索的能量向去直到这部唱片的名字、来历、故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张唱片竟然就是古典乐界的天才,莫扎特的搁笔之作:《安魂曲》。而我聆听的这张唱片,则是著名的智慧大师卡拉扬的作品,演绎的乐队是当时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的维也纳爱乐。而封面上黄色的条块,便是被很多爱乐人奉为经典唱片的DG的标志。


在那个年月,莫扎特和贝多芬只是听过的一个人名字而已,至于什么作品,可能只灌过什么命运啊,月光啊,田园啊之类的耳音罢了。查了很厚的唱片圣经才知道,这是莫扎特在三十几岁的作品,三十几岁其实只是一般人事业的开端罢了,但对于天才的莫扎特而言,这却是他生命的枯萎。1791年秋天,莫扎特对他那非常会花钱享受却一点点都不会理财的小妻子说:“我想为自己写一首安魂曲。”当时他的妻子还应为笑谈,不料很快应验,在传记电影中被誉为神秘人其实只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小角色的瓦尔茨格伯爵来请他作一首安魂曲以悼念亡妻。贫困交加的莫扎特立即为了区区几个金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你知道,创作对我来说至少不比休息更累,况且我也不能无事可作。我预料有些事情将在我身上应验。钟声响了,我只能用标点符号向你表示…”。到了10月,莫扎特的身体越来越糟,他自觉将不久于人世,这时他已经不再把《安魂曲》当成替人代做,而是当作自己的挽歌来写。由于不断地腹泻、呕吐,他实际上已经不能继续创作。进入11月,莫扎特因病卧床不起,仍在惦念没有完成的《安魂曲》,他躺在床上,不断地向他的学生苏斯迈尔讲解安魂曲的构思和作曲计划,精神稍好的时候,还对探望他的友人试唱已经写成的部分。12月4号,莫扎特最后一次让人把《安魂曲》的手稿拿给他看,一共是3个半乐章,只写到一半,他把苏斯迈尔叫到床前嘱咐他把剩下的部分完成。这天夜里,莫扎特离开了人世。他死在35岁那年,生前的天才声誉和奢华生活都化作灰飞烟灭,这个喜欢穿华美衣服吃好东西泡靓妞,身高不足一米六的满嘴脏话的赌徒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连棺材钱都没有人帮他付,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整整626部各种类别的曲目,包括22部歌剧22部,譬如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四十一部交响曲,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号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二十七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号著称;小提琴协奏曲六部,其他题材的包括各类器乐、人声等作品数百部。

《安魂曲》又被翻译为《追思曲》,是罗马天主教用来超度亡灵的弥撒曲,安慰灵魂、永恒安息。历史上有许多音乐家写过《安魂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莫扎特、凯鲁比尼、柏辽兹、威尔第和福莱,俗称五大安魂曲。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的《安魂曲》也非常著名,这其中,演奏最多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这张莫扎特的安魂曲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进堂咏(Introitus)、垂怜经(Kyrie)、继抒咏(Sequenz)、奉献经(Offertorium)、圣哉经(Sanctus)、赞美经(Benedictus)、羔羊经(Agnus Dei)、领主咏(Communio),继抒咏又包括震怒之日(Dies irae)、号角响彻四方(Tuba mirum)、威严的君王(Rex tremendae)、慈悲的耶稣(Recordare)、羞惭无地(Confutatis)和痛哭之日(Lacrimosa);奉献经包括主耶稣基督(Domine Jesu)和牲品与祈祷(Hostias)。莫扎特在写到Lacirmosa的第八小节时去世,他完成了第一部、第二部的合唱和弦乐、第三、四部只完成了合唱,帮他将全曲完成的有艾伯勒、斯塔德勒和莫扎特的学生苏斯迈尔(Sussmayr),但主要是苏斯迈尔之功。虽然听众可以完全不懂天主教的这些一一二二,但并不影响受到这部宗教题材的作品的感召。这背后你无法想象莫扎特还真正的和当时的权贵搞过一场不小的叛逆活动: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从这部作品开始,我逐渐的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而且也逐渐的迷上了一个极度变态的爱乐方式,那就是作品比较。90年代后,CD逐渐普及到了大陆市场,同样曲目的不同版本开始成为部分爱乐者追逐的目标,我聆听了卡拉扬、伯恩斯坦、伯姆、瓦尔特、朱里尼等不同指挥家不同乐团的演绎,发现真的是一本总谱却有千变万化的表现方式,大宅小院各有韵味。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伯恩斯坦的版本:伯恩斯坦演绎的这张唱片,是献给他的妻子:费丽西亚的。费丽西亚对伯恩斯坦一往情深,并为他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成为一名典型的贤妻良母。然而就在1977年,费丽西亚被诊断患了肺癌,之后告别人世,伯恩斯坦悲痛万分,他录制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并以妻子作为唱片的封面,以示纪念。这也是莫扎特安魂曲里面少有的能够听出“哀痛”的版本。

好感人!
建议朱版写成中篇小说,应该不会逊色于“晚霞消失的时候”!

北极熊猫 发表于 2014-4-8 14:28


好感人!
建议朱版写成中篇小说,应该不会逊色于“晚霞消失的时候”! ...
改成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