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陀飞轮十年研发艰苦奋斗史
394回复

本帖最后由 52Tourbillon 于 2014-4-10 22:26 编辑

“陀飞轮”做为机械表最经典的创新技术在制表界始终像谜一样存在着,特别是对于中国制表业来讲更是可以用“神秘”或者是“神圣”来形容。在十九世纪初陀飞轮诞生的初期,它的产量极其有限,发明人宝玑大师所做出来的陀飞轮怀表只是供给皇室和权贵,普通人根本见不到。直到20世纪,虽然陀飞轮手表取代了怀表,但是它的产量也是非常有限的。究其原因是陀飞轮的设计和制造在传统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下是很有局限性的,大部分零部件需要手工来完成,制作一只陀飞轮表的周期很长。随着时代进入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陀飞轮带来了焕发生机的机遇,数控设备的普及对于制作陀飞轮来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陀飞轮依赖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已经进化演变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陀飞轮。在陀飞轮的身上,我们完全可以窥探到国际制表业的最先进的技术实力和潜力。

我从事陀飞轮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十年有余(2003年至2014年),恰逢陀飞轮技术飞速发展的十年,国际上的新型复杂款陀飞轮层出不穷,如双陀飞轮,行星陀飞轮,立体旋转陀飞轮等等。在这十年中,我通过各种渠道积累了丰富的陀飞轮知识,其中最关键的是阅读专利文献。虽然这些文献以法语和英语为主,但是工程图片是技术的通用语言,可以通过阅图来解读国外先进的陀飞轮专利技术。通过这些专利的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整理出一套个人对先进陀飞轮技术的理解和升华。

后来,我把自己解读出来的陀飞轮知识汇总出来写成技术文章,同时通过各种媒介分享给所有对陀飞轮痴迷而又充满迷惑的朋友们。这本书正是汇集了我自2009年至2013年所写过的所有陀飞轮技术文章,经过我大约半年多的时间,从策划到整合完成。期间,我把书稿交给多位朋友阅读,为我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次修改,应该能满足更多有需求的读者阅读学习,让读者更系统的了解陀飞轮的奥秘所在。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我把书名定为《手腕上的华尔兹》,这是我给此书的定位。

脸疯 发表于 2014-5-5 20:47


所谓的散户就是指我这样的
我不研究股票。。。你玩多久了?

不急拉倒。内急你怎么解决

四阿哥 发表于 2014-5-5 21:03


说话就不累了。真笨
呵呵,说话是方便

四阿哥 发表于 2014-5-5 21:03


我不研究股票。。。你玩多久了?
不长,一年多吧

四阿哥 发表于 2014-5-5 21:04


不急拉倒。内急你怎么解决
大保健是干啥的

脸疯 发表于 2014-5-5 23:13


呵呵,说话是方便
是啊。。方便。。。

脸疯 发表于 2014-5-5 23:13


不长,一年多吧
赚多少了?

脸疯 发表于 2014-5-5 23:14


大保健是干啥的
少儿不宜

四阿哥 发表于 2014-5-5 23:57


是啊。。方便。。。
我不是一个人在家...

赔了几万吧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昨晚没开车出去转悠吗?

脸疯 发表于 2014-5-6 08:11


我不是一个人在家...
那怎么啦。。。有什么关系

赔赚很正常

脸疯 发表于 2014-5-6 08:12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昨晚没开车出去转悠吗?
前天吧??????????

四阿哥 发表于 2014-5-7 09:29


那怎么啦。。。有什么关系
欢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说对不对

是的,很正常

额...
不记得哪天了

脸疯 发表于 2014-5-7 10:23


欢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说对不对
天上飘着五个字。。。。。

再炒就行了。。干什么都得交学费

脸疯 发表于 2014-5-7 10:24


额...
不记得哪天了
我也忘了。我这人记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