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3回复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编辑:迟忘时

  • 历史追溯到19世纪初,海上强国英国对于世界的扩张需要精确的航海图作为基础,精确的定位依赖于对于经度与纬度的把握 ,而六分仪的出现让这些变为可能。但精密的航海钟为了平稳一般安置在船体中央,体积笨重且不适宜搬动,而六分仪的测量则需要在户外完成。怎样可以传递准确的时间信息呢?一种独特的工具表门类应运而生,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准确的时间从航海钟中传递到测量仪器上,即我们今天主角的雏形。随着工业的发展,在19世纪末,快速的小型舰只逐渐成为了海上交通的主导力量,体现国家实力的铁甲战列舰也被轻型舰船所取代,它们拥有更远的火力射程与更快的航行速度。相应的,这些小型舰只如作为短途巡逻或快速突击之用,已不必再配备航海钟,计时器的革新换代势在必行。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了精密计时仪器发展的转折点,尤其对小型精密计时器的需求愈发强烈。海军此时的要求已经不单是准确地传递时间而已,同时也必须能够承担起短时“客串”航海钟的任务,因为在长距离海战中能否可以完成精确的打击,射击的时机是胜败的关键。在天文台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机芯是此类军用表的不二选择,它们中虽然有的不及航海钟来得准确,但已足以满足战时需要。但是,天文台机芯的供应量远不及各国的军备需求。最终的解决方案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主角,Deck Watch,甲板表。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ULYSSE NARDIN(雅典)甲板表

  • 虽然钟表对于海军的服务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是直到1939年英国才将海军时计根据用途与制造工艺明确地划分了几大类:

  1. HS1 带有天文台冲击擒纵的航海天文钟。

  2. HS2 5方位调教的天文台表。

  3. HS3 2方位调教的甲板表。

  4. HS4 面盘式海军航空兵表。

  5. HS5 测量船用怀表。

  6. HS6 带有万向调节器的天文台表。

  7. HS7 星空观测表。

  8. HS8 海军航空兵表。

  9. HS9 计时码表。

  10. HS10 潜水表。

  11. HS11 多用途手表。

  • 从上述的分类不难看出,在HS4之后的所有门类已经不算是传统的舰船用表,它们拥有明确的使用领域。现在我们通常所提及的甲板表根据制造工艺一般都属于HS2与HS3。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一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规模。1934 年,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恶化,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当时航海钟的年产量约为300台,全部来自于瑞士与英国。作为军事大国的美国却不能自行生产。随着1939年9月二战的爆发让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1940年7月2日,作为美国最大钟表制造商之一的HAMILTON(汉米尔顿)致信政府表示参与精密航海钟的研制工作。公司以瑞士品牌ULYSSE NARDIN (雅典)的航海钟作为原型进行批量制造,并于1942年的2月27 日实现了首批58台供货,这就是著名的HAMILTON(汉米尔顿) 21型航海天文钟。虽然以ULYSSE NARDIN(雅典)的设计为原型,但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尤其是全新的Elinvar游丝,其特点是在制造时可以完成预先成型,使后续的调校工作大为缩短。直到二战结束,HAMILTON(汉米尔顿)共向美国海军交付了8,902 台21型航海钟,服务于6,768艘军用舰只。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HAMILTON(汉米尔顿)21型海军甲板表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HAMILTON(汉米尔顿)21型海军甲板表机芯

  • 在航海钟的问题得以解决之后,需求量更大,用途更广泛的甲板表也在1942年6月由HAMILTON(汉米尔顿)公司设计完成,它就是传奇的22型海军甲板表。

  • 22型甲板表可以理解为怀表版的21型航海钟。由于开面怀表的壳型设计,21型中的桶装游丝并没有继续使用。同时,天文台冲击擒纵也被常见的杠杆式擒纵所代替。但以上的这些变化并非“偷工减料”,而是根据实际的批量生产需要所决定的。除了开面的怀表设计外,22型还可以加装配备了万向水平支架的木盒,尽可能地向航海钟靠拢。22型甲板表拥有70毫米的直径,以满足其直径57毫米的巨大机芯。不同于瑞士钟表的机芯美学,22型的机芯给人的感觉更加直接,或者说更加硬朗。直线的切割与简单条纹打磨有着十足的工业味道。机芯周身没有多余的倒角打磨,一切的“修饰”都为了运行服务,点到为止。虽然属于HS2型时计,但22型的六方位温差调校要远高于行业标准的五方位调校。所有传动轮系的桥板侧都配有黄铜套筒,目的在于保护夹板,在出现问题时尽可能地减少需更换的部件。21钻的高宝石轴承数大大降低了由于摩擦导致的走时误差与能量消耗。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左)HAMILTON(汉米尔顿)22型海军甲板表配备了木质外壳与万向水平架

  • (右)HAMILTON(汉米尔顿)22型海军甲板表

  • 作为配备手动机芯的军用计时器,为了避免由忘记上链导致的停摆,所有22型甲板表都配备有能量指示功能。此外,这个能量指示也可以作为每天定时上链的依据。甲板表的工作内容一般周期较短,基本都在一天之内,因此它们的运行时长多在24至36小时。得益于硕大的机芯体积,22型拥有长达1.5米的发条,长达56小时的动力储备。但这56小时的好处不仅是将运行时间增加一倍那么简单,这其中还有设计者更加深刻的考虑。众所周知,以发条为动力的钟表在运行时都会有“前快后慢”的情况,如果钟表的设计走时长度过短,则平稳走时的时间就会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较少。当时的制表大师们虽然在天文台竞赛中说明了调校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但稀少的产量与迫在眉睫的需求让军队的决策者们不可能依赖这些“凤毛麟角”,HAMILTON(汉米尔顿)则巧妙地利用增加钟表运行的总时长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擒纵系统方面,虽然没有继续使用天文台擒纵,但是22型继承了21型独特的摆轮游丝系统。Elinvar游丝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预先定型,并且每个游丝基本保持一致,基本做到了省略人工后续调整工作长度的步骤。除此之外, 这种独特的金属还拥有极佳的抗温差性能,摆轮不需要瑞士常见的双金属截断式摆轮进行额外的温差补偿,简化了制造工艺。摆轮共提供了30个位置按放补偿螺丝,其中的4个为螺丝配备额外的调节轴,作为微调之用。与天文台表的配置相同,HAMILTON(汉米尔顿)也为22型甲板表配备了“蜗牛微调”,即通过改变游丝的工作长度减小误差。在表壳的11点位置是调时装置,只有在按下针钮时,表冠才可以被拔出。作为军品,一切都必须要想得格外周到。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HAMILTON(汉米尔顿)22型海军甲板表

  • 从1942年的第一批出厂直到战争结束,HAMILTON(汉米尔顿)一共制造了23311枚22型甲板表,其中9780枚为开面设计,剩下的13531枚则配备了木质外壳与万向水平架。为美国海军赢得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在战后,库存的22型甲板表凭借其出众的品质有时会被汉密尔顿作为礼物赠送给经销商,供其所售商品对时之用。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在世界的另一端,欧洲战场。参战国得益于“地域优势”,比美国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高质量的甲板表。与民用市场的急剧萎缩成鲜明对比的是军队采购的巨量订单。一战时还可以借美国安然度日,而如今则是没可能高枕无忧了。昔日只专注于高端奢侈钟表制造的品牌迫于生存的压力也不得不加入到为战争服务的行列中来。虽然知道应该像HAMILTON(汉米尔顿)那样本着实用主义多造快造,可传统的惯性让它们即使制造工具也必须要符合“奢侈”的标准!

  • 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自1940年开始为德国、英国及本国海军提供HS2级甲板表,编号大多集中在444XXX 至455XXX之间,生产年从1940年至1945年,款式分为小秒针,中央大秒针与小秒针动力储备。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动力显示的型号基本上都是供应给德国海军使用的,数量大约在150只左右,而其他的两种型号则多为英国海军所用,数量也在百只左右。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甲板表的机芯脱胎于JAEGER-LECOULTRE(积家)Cal.162型机芯,具有32小时的动力储备,47毫米的直径,宝石轴承数目从19钻到21钻不等由款式决定(编号也有变化),一共生产了1,474枚。而最大的买家就是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有趣的是,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向各国海军供应搭载Cal.162型机芯的甲板表是从1940年初开始的,而JAEGER-LECOULTRE(积家) 直到1943年才公开生产搭载Cal.162机芯的自有品牌甲板表,并向法国海军供货。因此,应该是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首先接受了来自于军方的订单,并向JAEGER-LECOULTRE (积家)提出了生产的要求。这三种款式中,我独爱大三针的设计。银色的表盘,配上三根精致的蓝钢指针,绝对是视觉的享受。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这只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甲板表选用925银作为外壳材质,开面设计,直径在60毫米。虽然不如HAMILTON(汉米尔顿)22型的70毫米口径,但在战时60毫米的大口径怀表依然使用银质贵金属外壳还是比22型的钢制外壳奢华不少的。表壳通体进行了镜面抛光,依旧沿用后盖加防尘内盖的套装设计,比起22型的单后盖压入式设计复杂许多,背后印刻着计时器等级与军队服务编号。蓝钢指针的形状因其巨大表盘都经过重新设计以满足盘面的饱满度,线条感十足,有极佳的视觉效果。与当时多采用的印刷盘面不同,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甲板表的盘面是银色印刷盘面加烧青工艺,所有的刻度与品牌字幕均源自黑色珐琅颜料,仅仅这样一张盘面就包含了雕刻与内填珐琅的两种工艺。不仅如此,VACHERON CONSTANTIN (江诗丹顿)166型机芯也是十分了得(Cal.162的中央秒针型为Cal.166。)。首先,为了满足天文台调校的精度要求,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为其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Guillaume 双金属摆轮加宝玑式上饶游丝,该组合对于抵消温度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具有极佳的效果。摆轮上的补偿螺钉均为金制,以求最稳定的化学性质,游丝也进行了防氧化的蓝钢处理。擒纵叉不仅做了倒角镜面打磨,还添加了额外的盖钻,以求在抗震与固油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钢制鹅颈式微调系统与遍布机芯的螺丝全部做了镜面抛光,并饰以倒角打磨,擒纵轮盖钻的钢件部分更是做到了黑色抛光,即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这枚钢制零件为黑色。机芯主夹板饰以鱼鳞纹打磨,各桥板用日内瓦波纹与倒角加以装饰,宝石轴承孔均做到了内径抛光。由于采用拖轮结构的中央大秒针,因此设有额外的一枚夹板,其上设有一个簧片轻轻覆盖住中央秒针轴承,为其防震。镜面抛光的发条盒止逆簧是由整块钢材切割而成,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也从美学角度进行了设计。大小钢轮更是对每个轮齿进行打磨,力求更加顺畅的上链效果。以上的这些,使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的甲板表无论在运行与装饰上不逊于任何精美的民用怀表,如果不是事先声明它的用途,我想很难将它与工具联想到一起。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后的近30年间,客人依然可以订购搭载这枚机芯的贵金属怀表,但价格自然就不菲了。

  • 甲板表作为战争催生出的多种工具表之一,时至今日已无实用价值,但因其做工优异,已开始被藏家们关注。与军用表的如火如荼不同,甲板表的行情只能说是不尽如人意,拍卖行与二手店常可觅其踪迹,且质优价廉,现在恰是入手的时机。其实,高等级的甲板表就如同“EXTRA”级怀表一样,不同的只是一个把玩于掌中,一个服务于战争;一个是品牌的脸面,一个背负着使命。收藏总依附于历史,哪个更有意义,耐人寻味。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 美国二战期间的甲板表供应商还有Waltham与Elgin, 它们都是以制造高品质的铁路级怀表著称。而在瑞士,顶级品牌如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虽然也会提供甲板表, 但是由于品质“过高”,因此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军事需求。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算是顶级品牌中供货量较高的了,因此在二手市场或拍卖行中,高级别的甲板表多为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制造。

  • 为战争而生——甲板表!


好帖,认真阅读了。

索爷你出来一下,那只江诗丹顿海军表可以还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