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新发:自动腕表简史
11回复

自动腕表简史
作者:朱磊
很多内行人都说,腕表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革新,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在怀表时代达到极至。但我却不同意这个观点。起码,自动结构这是真正属于腕表世界的经典。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如此简单却形象的名字:“自动表”。让人望文知意,让专业的人员也无可挑剔。在那个年代,手表中的时髦货:“电子石英”还没有诞生,于是,自动表成为了最现代的东西。机械表本无自不自动一说,因为无论是手上链,还是依靠摆陀上链,都是把能量存储到了发条盒内的发条上,也就是卷紧了发条。真正表的运行,乃是靠发条去释放已经储存好的能量。所以,自动一词,其实是对上链的方式进行权释,而非表的运行方式。
在怀表年代,已经有了“自动表”。著名的怀表制作大师A。L。PERRELET在1770年,也就是他41岁的时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自动上链的怀表。今日看其设计,不免大肆敬佩此公的前瞻。一个和芯直径一样大的半圆型摆陀,以圆心为转点,靠地球重力对摆陀的吸引而产生晃动,晃动的时候带动相应的齿轮转动给发条进行上链。这个概念,简直和今天自动表的设计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怀表配戴的环境和手表不同,它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静静的“竖”在绅士们的口袋中,极少有产生大幅度长时间晃动的条件,所以,经常会出现由于上不足链而停摆的现象。怀表时代没有彻底流行起自动上链的形式,最大的原因便是如此。直到表从怀中移动到腕上的时候,自动表真正的生存环境才到来,所以有人说40-60年代是机械表的黄金时代,这不仅仅是说这时候腕表的盛行,也更是说明了由于从怀到腕的转移,给机械表以前所未有新条件去实现以前不能实现的设计。另外一个障碍,是自动陀的运行会对怀表的运行精确度产生相当的影响,在加工母机不够精密的时代,这个影响基本上可以算是致命的了。旷世大师BREGUET,也考虑到了怀表的配戴环境,他发行的撞陀式自动上链,让配戴者在轻微的晃动中就能给庞大的自动陀以动力,而左右的反冲力量也可以额外的带来下一次运动的力量。
想要把自动系统的概念运用到表中,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拥有获得足够动能的外界条件.也就是说,表体本身必须要经常处于一个能获得能量的状态.二是拥有足够抵御内外震动的结构.不至于因为晃动或摆陀运动而对机芯精确度产生不良影响.三是解决固定发条的问题.固定发条对于手卷表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说是有益的.但对于通过自动陀上链的机构来说,自动陀不能判断发条盒内发条的松紧状况.不断的上链必然会损坏发条或其它机构.适合自动表的发条装置时不可待的需要发明.
一个能让自动上链畅行的时代终于来到了,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到底是谁发明了第一只腕表,我只想说,腕表的到来为自动提供了最理想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动能条件。1922年的法国大厂LEON LEROY已经做出了进入市场的自动表。该表采用了梭形的外壳设计,机芯也为梭形,此表编号18203。以9点位为固定轴做上下晃动,直接碰撞表壳产生回弹力量。由于活动范围很小,所以上链效率不高,故障也相应很高。1922年英国人HARWOOD尝试制作了一种新的上链方式,在圆型机芯的构架外,设计了一个重力陀,重力陀可在很小的范围内晃动,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机芯本身的运转。1929年,HARWOOD将这个重力陀移动到和表芯在一个半径内的范围,表壳不用再设计成以前的椭圆形。重陀的旋转点改进到了机芯的正中。这个重力陀依然很小,加上结构是单方向上链,另一个方向只能空转。使用后上链效率并不非常高。另外一个优势是,如此重陀在边缘的设计可以将厚度变薄,该芯只有6。5毫米厚。以后的部分生产线,转卖给了大名鼎鼎的A。SCHILD公司。在1930年,A。S公司和FORTIS公司在纽约建立了一条生产线,生产这著名的自动机芯。这就是现代自动表的雏形,虽然并不完美,但却不妨碍它不可避免的成为后任模仿改进的对象,并且将同时代的其它自动上链方式逐渐淘汰。在同时代的腕表界,人们对这个新生的“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的厂家和高手都在研究如何让表“自己动起来”。1930年,ROLLS公司设计发明了著名的ARM自动表。其原理依然是让机芯在表壳内活动,不过活动方式设计成上下运行。一个手臂状的固定板连到了表壳上,成为支架,四个圆珠做滑动作用。他们设计了三个长方形型号机芯投放市场:3 3/4, 5 1/2 ,8 3 3/4。而在1930-1934年,这几个型号的机芯也被运用到如今世人皆知的JB上。但随时间的斗转星移,这个高故障的设计变的只能在收界看到了。GLYCINE公司是在著名制表重镇拉夏德封建立的公司,1930-1931年,他们注册的名字叫做E。MEYLAN S。A。1935年,GLYCINE的35号机芯,将自动锤上链的雏形设计完成并上市.自动陀架造在一个大框架上,去直接连动大钢轮,进行上链.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只具有销杆结构的自动表,依然不是真正的"双向上链",但其中心狗牙齿的咬合模式,为后人提供了最佳的思路.它的表冠还没有和自动系统联结,只能运用手卷功能.这个牌子现在依然在市场上叫卖(注意叫卖这个词的廉价),昔日的进取精神已经被ETA的毛坯所替代.WIG-WAG真正注册的名字叫做MARS ASTER。他们在1931年5月11日注册专利,号码153875。他们的基地为于BIEL,WIG-WAG是一个非常好记的并朗朗上口的俗称。同年,WYLER公司也发明了长方形隐藏表冠的自动结构。和1933年的BUCHERER-BULOVA一样,可以和配戴者接触引起活动的外接体是上链的关键。另外一个相同点是啄木鸟状的咬合臂。我想,后世的IWC多少有参考这个革命性的设计。PERPETUAL真正的名字是FREY公司,1935年这家在比尔的品牌发明了摆锤式自动体。要注意的是,这个自动锤体是靠一根金属压簧限制摆动的。现代AP第一只自动陀飞轮的自动部分有些如此这般的意思。这家公司在美国注册了自动腕表的专利,名躁一时。需要大书特书的东西,往往真的是人尽皆知的。ROLEX的永动转子在当年虽然不是最个性的,却是最先进和最时髦的东西。这个看似平常的结构以当年最好的上链效率和最低的故障率响誉业界,获得了最多的专利和最大的商业性成绩。ROLEX的老板维尔斯多夫先生在创业初,就能以常人无法具备的目光将用动转子,蚝式外壳的专利买归己有,不能不说是高瞻远瞩的。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是自动机械腕表的黄金发展期,各种结构不断完善成熟。在这个事段,太多的经典被创造,在多的回忆让人们微笑。。。有很多人,要求给腕表划代,我胸有成竹的说,“1969”吧。那个年份,瑞士人输了天文台比赛,又在石英研发上被赶超,信心大失。六位数的钟表从业人员失业,上千的相关企业倒闭。直到80年代才逐渐复苏。怎么称呼40年代到60年代末?就叫它:“前石英时代”吧。
作为近代自动表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在较低动能的外界条件下获得足够的能量.即提高上链效率。二是提高自动系统的耐用性问题.三是让机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变的更薄。作为提高上链效率,各个品牌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增加摆陀的配重。高密度的配重可以有效的增加摆陀对引力的敏感性和对偏心力的敏感。普通品牌配备了高密度的配重边缘,顶级品牌更使用了高比例K金(譬如22K甚至24K)为配重。另一方面是合理安排自动系统的齿轮传动比。科学的传动比无疑可以提高效率。ETA的经验是为不同的摆频不同硬度的发条配置了不同的传动比。在提高自动系统耐用度方面,首先是ETA发明了滚珠式轴呈来替代经典的销杆式轴承。其次是ROLEX将1570式的传统大小钢轮结构,更改为更适应自动要求的3035式的离合钢轮结构。
作为自动届的巨擎,OMEGA是不得不提及的品牌。在1943年,他们出品了著名的CAL。28。10 PA RC。这只有当时最先进的英加百录避震系统的撞陀机芯,不但拥有相当高的上链效率,还在避震措施上有了相当时髦的措施,也是由于OMEGA的全力推广,英加百录避震系统真正的走入了大范围的市场,进而有了如今一统半壁江山的成就。另外一只必须讴歌的OMEGA自动,乃是著名的5系列(这个词乃是在下创造,现在已经被大江南北广泛使用)的501。时维1956年,OMEGA凭此芯全面进入全自动时代,在经过之前471的实验完善之后,OMEGA的全自动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境界。不但摆陀非常灵活,上链效率很高,而且故障率非常低,几乎已经达到无懈可击的境界。50系列和之后的551,561等芯,也创造了OMEGA在精确天文台验证世界中超越所有品牌,达到王者独尊的境界。有人说在古典自动领域(指1969年前的自动领域,这个年代的意义,稍微有些常识的表迷朋友一定知道是什幺)只有ROLEX的15系列可以和OMEGA的5系列倚天屠龙,我同意这个观点。这是两家产量都如此惊人的厂,而在惊人的市场占有量后(尤其是使用者并没有象PP,VC的使用者那幺“温柔”的使用环境),却没有对素质的过多抱怨和过高的翻修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ETERNA1248是必然要载入史册的东西。再过分些评价,自动结构的完善,起码有1/3是在ETERNA 的历史中完成的。在1950年,ETERNA-MATIC创建了著名的五星上将。即用五颗滚珠轴承安装在摆陀中心的转子上。完美的动力转换和先进性的上链模式,让这个系列成为经典。它的出现,几乎将其他所有的轴承方式逐步淘汰。ETERNA也将这五颗著名的滚珠作为自己的商标使用至今。直到现在,ETA依然大量使用这种轴承结构。1956年的ETERNA--1419,虽然只是一只女表芯,却第一次初步具备了现代双向自动上链的结构,两个一样的换向轮可以不干扰的运作,为日后ETA双向上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枚女芯第一次采用了23K金的摆陀,以增加上链效率和豪华感,她也被称为“GOLDEN HEART”。
JLC作为一家专门制造机芯的品牌,有着自己强大的实力。我还记得一张老的黑白广告上有JLC自动表的一个特写:一个能量储存窗口。在1948年,这枚编号481的机芯,成功的创立了一个概念:POWERMATIC 如果翻译过来,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能量显示这个词。作为自动表,上链的效率和进程是所有配戴者所关注的。由于活动不足引起的上链不足而停摆,尴尬而难堪。JLC创立的能量窗口可以完美的监控上链的情况。自己戴上这只表,发现随着撞陀咚咚如心跳的强烈感觉,能量窗口的指示一步步的走向满链,刹是好玩。在这之后的493机芯(1951年),已经开始实验大自动摆陀的360度旋转上链,同年上线的497,在面板上采用了FUTUREMATIC的能量显示指针,和能量窗口同出一辙的设计,让使用者更方便的观察自动部分的运行。
对于全封闭单向自动的ROLEX来说,泡泡背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下一个更优秀时代的来临。ROLEX是很少的,甚至可以说几乎唯一的产品主流系列在五十年以上始终维持自己设计,自己生产,不外卖的品牌。可以自厂本来就罕见,不外卖的自厂更是稍有。在产量还说的过去的厂家中,唯有PATEK和ROLEX,自己造芯却不外卖。如果说自产是对产品素质的最佳控制的话,那幺自销就是对产品形象的最佳控制。试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十万级别的品牌,自己外卖出去的机芯却用在了几千元的廉价品牌上,将是对自我形象的最大打击!!如果说1030芯是一个并不完善的尝试额定话,那幺1957年开线的1530将是ROLEX一个重要的里程碑!ROLEX的全自动系统和独立的红轮上链机构在此时已经完全定型。红轮和拘性卡轮的设计,有最简单的结构和几乎不需要维修的低故障率。尤其是在铜基(后改为铝基)的自动轮上做特殊红色润滑镀层,使自动部分即使常年缺乏润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完美的上链效率,这是所有自动系统无法比拟的。之后的著名的1560,1570,3035和现代的3135,几乎横跨五十年,而其自动部分的设计理念和整体结构,只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却没有本质性的变化,ROLEX一贯的连续性设计原则贯穿着整个百年历史,这不仅仅造就了最优秀的腕表,也为消费者必须面对的维修和维修者知识,手法的连续性起到了非常良性的作用。
作为在前石英时代相当低调却奢华的品牌PIAGET来说,高素质的机芯是他们一直得以依赖的高级武器,和很多造超薄珠宝表的品牌不同,PIAGET的机芯不但自己制造,而且以非常稳定的素质赢得了行家和普通消费者的信赖。著名的12P机芯是在1959年诞生的,但却沉淀了从1874年PIAGET建厂来的经验。这只芯最大的特色是只有2。3毫米厚,比著名的F。PIGUET还薄0。1毫米。它虽然不是世界上最薄的超薄自动芯,但却是最经久耐用的超薄自动。它采用24K金珍珠摆陀,用双夹板固定,不但保证了上链效率,还保证了摆陀的稳定性。此芯特点是将基础部分和自动部分“滩薄”,来保证整体的薄度。该芯在1989年停产,被一型号为二百五的产品替代。几乎同时被替代的著名的手卷9P,也被板路异常刺眼的430P替代,我想,这几乎也是前面那个型号的设计师的构想。要合理,却不要美,这难道会被现代的P董事会通过?25P也是PIAGET公司的产品,但这只厚度只有2。08毫米世界上最薄的芯并没有被广泛宣传,其一,它只采用LEMANIA的基板,但这并非最重要的理由。其二,这只芯的最大特色是大量的齿轮和传动被模组固定,出问题很难更换和维修。这样为了薄而薄的东西,是一定会被业界淘汰的。
PATEK乃是腕表界的大哥地位。并非后知后觉,而是处于对新技术的谨慎和严谨态度,他们直到1953年才试验上线了第一代的自动腕表机芯:12-600。对于另外两个大牌AP和VC使用外厂产品来说,PATEK相对提高了成本,采用了完全自己研发的机芯。它使用18K的gyoshe雕刻摆陀.轴承式偏心自动系统.有相对成熟的结构和极其精细的工艺。在经过多年考验后只出现了一点点小的缺陷:自动部分过重,容易出现故障。主要适合配的腕表型号为 Ref.2526, 2540, 2551, 2552, 3403, 3415, 3441。最有名气的是2526,被业内人士尊称为自动王的美誉。限量发行580只、其中黄K480只, 玫瑰金50只、白K金30只、铂金20只。如今已经是一入豪门深似海的东西,千金难求。之后的27-460,乃是12-600的改良型.它减轻了摆陀的重量,增加了轴承珠的数量(7个)提高了上链效率,自动陀的磨损和破裂也相应减少 ,由于早期轴承珠为红宝石制作,容易破裂,后期改为钢珠。更增加了耐用性。从罕有性和价值上讲,27-460不及12-600,但其耐用性和成熟性要超过12-600。而315机芯则是百达翡丽历史上使用相当长的主力机种。315机芯诞生于1985年。相对稍早的310机芯,315机芯在摆轮,摆夹板,自动摆陀,自动轮系结构,发条盒材质上都有一定的改动或者说升级。所以民间总把它称为310机芯的升级版。315机芯一直从1985年生产到2007年,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直到百达翡丽再次改良大自动陀机芯,推出了全新的324机芯,315机芯才逐渐减产。至于315机芯是否完全停产,至今仍没有最后通知,我请教过百达翡丽的上海公关公司,她们说厂家也没有给过详尽的停产消息。直到今天,一手、二手市场上依然流行着装配315机芯的大量款式,包括单历和依次叠加功能的年历,飞返万年历等等。所以纵观百达翡丽自动机芯史,315机芯真可谓是承前启后的时代经典。早期的315机芯,有30钻的版本,零件数为224个。后期做了一定修改简化,为29钻,零件为213个。作为普通日期功能的315版本尺寸为27毫米直径,3.22毫米的厚度。拆开后盖,黄橙橙的K金摆陀和白亮的镀铑夹板产生了强烈的对比。315机芯自动部分的配重采用21K的K金大摆陀,我们的分解图上可以看出,自动陀采用了弧形条纹打磨修饰,和早期的12-600、27-460、310等自动摆陀相比,310的修饰明显更接近310的现代特色,不同的是卡拉卓华十字星的标记不是采用镂空的,而是采用了模具雕刻的方式。摆陀背面的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部分也采用了鱼鳞纹来做修饰,可以说足够用心。摆陀的传动轴承并非采用销杆或者轨道装置,而是在80年代十分流行的滚珠轴承的耐用结构,这也是延续百达翡丽早年的坚固第一的理念:七枚滚珠镶嵌在传动的卡位中,稳定的运行。在如今新版的324机芯里,摆陀的直径增大了0.1毫米,而厚度增大了0.8毫米,相比是为了更好的增强上链效果。
70年代到如今的岁月,自动腕表走向一条技术与艺术齐头并进的道路。离开技术的发展,机械这东西将是齐格蒙德宝剑的碎片,毫无用处。离开艺术的发展,抛弃了文化和历史,纯机械计时将再次被电子产品残酷的打败。那种“为走而走”的东西,一定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前几年的IWC,重新诠释啄木鸟的新定义,从整体设计的5000长动力就可以看出IWC的方向。可以说,长动力是不容易走的准确的。所以即使敢做长动力的厂家,一般也只敢做手卷,IWC却利用自己历史沉淀的长项啄木鸟系统完成了自动长动力这个几乎是天下大不惟的东西。在人们的惊叹还没有完全尘埃落定,全新自动机械机芯 80110又再次登场了。这是万国表厂有史以来最坚固的作品,其防震装置经过科学仪器全面修正改良。万国表产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Kilian Eisenegger 自豪地表示:"我们能创造超过三百马力的引擎,因为表厂拥有丰厚的实力!"这款独特的机芯经过悉心的钻研,以精确的技术调整,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与时间,由它所驱动的表款,便是与万国表厂密不可分的工程师系列,也是五十年来Schaffhaussen 创造精神与技术导向的完美象征。工程师系列的同义词,就是顶尖的品质认证,以坚固强韧、优异的防护装置,作为创作的初衷,整体的制作一丝不茍,适合现代人经常性的配戴,也可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使用。在艾森格的领导下,表厂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全面改良 80110 型机芯的上链装置,并特别加强整体的可靠性能与防震效果,大异于先前配有同款专利上链装置的机芯。艾新棋宣告"在错误中尝试摸索的钟表年代已告终",换句话说,由亚伯特.毕勒顿于 1940 年代末发明的上链装置,尽管在弹簧板桥上配有相对较笨重的转陀,但其中的运行原理至今依然通行。重新改良的机芯设有内置的防震装置,首度经过计算机设计成形,经过实际测试修正,可抵销各种外来的震动。艾森格指出,表厂根据测试的结果,将防震装置设计成臂湾形,完全顺应物理的原则。同时,转陀配有内置的弹簧,并经过特殊札边,在承受垂直撞击时,能抵消外来的力量,丝毫不影响本身的配置。转陀每一侧并设有缓冲空间,底部亦配有橡胶垫,在剧烈的撞击下,能保护主机板,避免损坏机芯。此外,这款上链装置的转陀同于原型款,弃绝滚珠式的轴承,采取稳定的转轴装置。因为滚珠轴承内有隙缝,会引起摩擦现象,干扰稳定的运作,80110 型机芯曾在表厂内部的测试中心,承受一连串史无前例的严格测试。万国表为增长每一系列机芯的寿命,特别以无情的撞击测试,考验一百多款基本机芯,并将之暴露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当中。在撞击的过程中,表厂以机芯重量五百倍的力量(或五千倍的超重力),连续敲击机芯六万次,然后予以再拆解,仔细研究。全新改良的机芯集所有的测试结果于一身,即便是精密螺丝组装的转矩亦不例外。所以艾森格再度强调:"您真的可以配戴工程师腕表,轻松地打一场高尔夫球"。80110 型机芯还具有一项特点:它的抗磁力经测试,每公尺可高达 80,000 A/m 八万安培,大幅超过瑞士抗磁表标准的四千八百安培。机芯内部配有软铁壳,能形成完整的传导磁场,避免产生两极作用。抗磁内层的制作与最早期的工程师腕表相同,含有软铁套、机芯环与连结背板的机板。对于当今的戴表人而言,这项装置有如天赐的福音,因为我们四周充斥了越来越多的人造磁场,集中在各种扬声器、电线与机械中。这些磁场有如隐形的病毒,不断干扰机芯稳定的运作。
即使最苛刻的收藏家,也不能否认ETA在机芯制造方面的功绩。在后石英时代,它收购了几只经过百般挑剔的经典机芯生产线后,成为真正统领瑞士机芯制造业的大腕。说起ETA,业界最常提起的就是那只一半以上的瑞士表都有用的2892。这正是对这只机新最高的礼赞!这只芯的最大优势,是将平常设计师构架在上动机构上的自动结构,嵌到了基板上。所以,整体薄且故障率低。在同类级别竞争中,有一些机芯在精确度和耐久性上和它有的一拼,但没有一个可以在性能上真正超过它。Rolex 3135的评价比它略好,但是要贵很多也厚重很多。PATEK的315机芯,非常艺术,但在机械制造学上所有的的专家承认:精确度却不及它,更不要说耐久性了,当然PATEK的机芯要纤细不少,在这一点上处于弱势。JLC 889/2在精确度上可以和它并驾齐驱,但是同样由于过于纤细,在耐久性上没有可比性,主要由于JLC的主发条很脆弱。一个经过严密构思和严格实施的完整设计要求一切都是恰好完美。对于F。Piguet的机芯在精确度上也不及同级别调校的2892。也许这么说会引起很多顶级芯拥戴者的不满,但这确实是事实。这只芯的元祖,是ETERNA的12890,早在1976年的倚年华3003系列上使用,经过二十年的改进,它已经成为瑞士现代自动芯的代表之做,完美而无可挑剔。对于创造它,在当年的第一个问题是流行基芯的摆频是相对较慢的18000 BPH,摆轮的直径也较大。当ETA把摆频提升到 28800时,他们需要一个比原来强硬很多的主发条。这就需要提高自动系统的上链效率来对抗强硬的主发条产生的阻力。上面的问题刚解决,ETA又面临新的提高上链效率的挑战,因为他们为了使基芯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将基芯的尺寸由原来的28mm减小到25.6mm,这就是2890到2892的区别,厚度仍是3.6mm。但由此减小了摆轮尺寸和摆陀重量。所有问题都解决完毕,我们看到了最后的基芯:2892/A2。从技术角度分析,自动部分最后的改进是减小摆陀边缘的斜面,以此来提高摆陀的重量。同时用宝石轴眼取代原来自动传机轮上的梢钉。自动传机轮用来驱动自动头轮,原来使用梢钉,现在使用宝石轴眼,而自动上链夹板上方的宝石轴眼则用梢钉代替。这样替换的效果是减小这些轮系的摩擦系数。Omega 的1120则通过减小滚珠轴承基板直径来进一步提高上链效率。利用2892更改的同轴擒纵之独特,更是让世人击掌。最新的2500 C已经将并不适合同轴的通用摆频28800更改为25200,又再次让人体会到不断完善的喜悦。这几年的ETA,触势待发,今年的最新研发的ETA版本大尺寸自动芯,分别是:A07.111,直径36.6 毫米,厚7.9毫米,为全自动日期显示,24钻。A07.161,为加装能量显示功能版本。A07.211,为计时功能版本,25钻。这三个大尺寸的共享机芯,以7750为创作蓝本,专为大尺寸潮流所出品,出厂时段便拥有完美的日内瓦条纹,圆珍珠打磨和非常漂亮的倒角修饰工艺。大而且美的概念,被ETA牢牢抓住。
我自己毫不犹豫的将爱彼3120看做是现代瑞士自动机芯中的翘楚。整个现代瑞士自动机芯从美学、艺术角度讲应该是无出其右。也许只有德国的朗格珍珠陀自动机芯可以与之并论。看其结构:隐藏在发条盒夹板底下的是,提供动力来源的发条盒以及表冠调校系统,3120在这个部份有几项特色。首先是将止逆棘爪装置在小钢轮旁,而非一般与大钢轮连结的方式,而大钢轮与小钢轮之间则多加了一个装置滚珠轴承的传动齿轮。这种今人激赏的作法,好处是轻巧的小型传动滚珠轮兼具大钢轮以及止逆棘爪的功能,可以提供更大的外侧空间给自动盘使用,同时能够加大发条盒体积,难怪3120拥有长达60小时以上的储能,为同级机芯之冠。整个发条盒里里外外许多细腻精致的作工.已经远远超过实质功能的需求,但这正是表迷朋友对于顶级表款共同的要求与期待!3120传动输系的各个齿轮,处处兼具实用与美观的细致抛光打磨处理。要特别提到3120的另一大特色,是将时、分针指示轮系跟动力传输轮系分开来的作法。一般的机芯,发条释放动力时带动二轮,二轮再将动力依序传给三轮、四轮、五轮…等,同时二轮也是分针轮的角色,所以它通常置于机芯中央,中央齿轮,正是形容它兼其分针轮的角色。这种作法有个缺点是,接受发条盒输出强大动力的二轮还要挂上分针,往往使得轴心容易磨损,更换这根轴心费时费工非常麻烦。为避免这种情形,3120有个聪明的机制,它多了一个中介轮以及分针轮,而且二番车并非装置在中心。这个机制的发条轮先带动中介轮,中介轮再分别将动力传输给二轮以及带动分针车,亦即藉由中间轮将指示轮系跟传动轮系分开来,避免轴心快速磨损的情形出现。3120 机芯的桥板排列和谐,美学设计却不失大胆创意,其中最为精彩的点睛之笔当然是水平对卧式的摆轮桥板,以及刻有爱彼标志和 Audemars 和 Piguet 两大创办家族徽章的22K 金自动盘。机芯的所有零件都经过手工精细装饰与组装,充分突显爱彼自制机芯的高超技术和特点,手工润饰作工包括:每个斜面、凹槽和螺丝孔都分别以内外倒角处理;机板饰以珍珠圆点打磨;每颗螺丝头及螺丝孔外围皆饰以钻石拋光镜亮打磨处理,所有桥板皆饰以手工圆珍珠打磨和日内瓦条纹。尽管并没有日内瓦印记,但是通过仔细的零件分解我发现它拥有了完全不亚于某些拥有日内瓦印记的著名型号。

学习了,温故而知新。

先顶再学:lol

学而优则仕

收藏 慢慢看

我也是:victory:

总版好文。必须收藏并时时温习的宝贵资料。

建议表态网建立资料库。这一篇必收。

刚刚写了一篇稿正要上交编辑部,里面有说到3120,赶紧参考总版的精彩点评。

schen 发表于 2015-8-9 00:46

刚刚写了一篇稿正要上交编辑部,里面有说到3120,赶紧参考总版的精彩点评。 ...

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哈哈

本帖最后由 SUBMARINER 于 2015-8-15 15:16 编辑
朱版,鍾先生曾说3120是最美的瑞士机芯,能与其媲美的恐怕只有德国机芯。
坊间有传说:3120机芯的游丝是用胶水粘上去的,不知是真是假?

SUBMARINER 发表于 2015-8-12 12:05


朱版,钟先生曾说3120是最美的瑞士机芯,能与其媲美的恐怕只有德国机芯。
坊间有传说:3120机芯的游丝是用 ...
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