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pple Watch的挑战,传统腕表业的逐渐衰弱,一位钟表
13回复

这谁写的?新人不认识哦,不过觉得态度很对,要正视苹果的攻击。期待豪雅和谷歌 微软的合作。

本文原载于屎黄色论坛,原作者sephirothii,此为三篇完整版!


面对Apple Watch的挑战,传统腕表业的逐渐衰弱,一位钟表界收藏家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笼中金丝雀---信息时代的机械表状况漫谈,写在苹果大会的光怪陆离之后



不知不觉已经有好多个年头,随着时间推移,有关钟表的那点事,我个人也在逐渐成长。从年少得志时的一掷千金杂买杂玩,到经济低谷时的按下葫芦又起瓢,经历不少感触良多,所幸潮涨潮落终有期,在一只脚迈入而立之年门槛时,算是从一个青年钟表爱好者,迈进了钟表收藏的专业领域,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某些领域小小的意见领袖和现实中诸多品牌的座上宾,也逐渐把兴趣爱好转变成了日常的工作,所以如今再谈起钟表,或许会更谨慎一些。


昨天是中秋节后上班第一天,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极其忙碌劳累的日子,晚上苹果召开大会的时候,根本无暇观看。早上昏昏然醒来,发现网络上的相关新闻已铺天盖地,才意识到不管腕表的专业收藏界学界如何看待,至少大家要面对一个现实,智能腕表正在自下而上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向传统机械制表行业发出挑战。无论这挑战的声音在当下看来,是否只称得上蚍蜉撼树或者各行其道,但自下而上的冲击,恰恰与几十年前的石英劫的起势有几分相似。制表行业历来是自上而下的价值体系,每每遇到时代变革浪潮改道,自下而上涌起逆流之时,实际上都或多或少的动摇机械表这棵古老大树的根基-------因为机械表业,如今已是笼中金丝雀,经得起顶礼膜拜的远观,却遭不住从头到脚的拔毛亵玩了。


今晚在主楼要做的,就是浅谈机械表存于现世的处境。


与媒体们喜欢娓娓道来侏罗山谷或是日内瓦湖的浪漫不同,我在开篇要说的就是,机械表文化已经死过很多次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机械表文化,是多次劫后余生的文化,也是一种僵尸文化。


在前面提到了传统制表行业是自上而下的态势,而这个态势就是解读机械表世界的钥匙,机械表从诞生之初,历经了数次战争与民族迁移,直至上个世纪下半叶石英劫的毁灭性打击,已经彻底在实用主义的舞台上谢幕,而伴随着几十年前的谢幕,传统制表的自上而下传统,却愈发明显了。


这个自上而下,说的透明一点,一方面是由高端客户决定行业走势,一方面是由顶级制表师顶级品牌决定行业走势,这两大特点在几百年来的战争、萧条、复兴、重组中被磨炼的愈发精纯和显眼。


自石英劫之后,瑞士机械表虽走向复兴,但传统豪门却心有余悸,在大肆宣扬机械血统之高贵的同时,也难以忘怀石英劫所代表的科技势力带来的巨大伤害,暗地里不遗余力地进行着高科技与传统机械制表的基因融合。电脑绘图与CNC精密加工的介入,令机械制表打开了一番新天地,可以说在这两样相对机械文明而言堪称神迹的技术面前,机械制表已经赤裸裸毫无防备也充满了无限可能。二战之前的大宗师级制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借助电脑绘图与CNC精密加工,开始变得不再属于玄学和天才的领域,任何一位精于机械设计的年轻人,都开始有机会打造父辈的神兵利器。


所以在那个时代,也是大部分水区众刚刚出生或接受义务教育的年代,瑞士正在消化唾手可得的大复杂制表带来的狂喜。


随着日本富豪的崛起与美国剪羊毛后的更高崛起,全球高端买家在那段时间里重新涌入了瑞士,享受着相对而言容易到手的大复杂款式与奢华款式,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对瑞士制表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比复杂更复杂,比奢华更奢华的要求,而瑞士人有高科技神器在手,一供一求玩得不亦乐乎。


巨额的销售给瑞士制表输送了大量的血液,资本势力也一如既往的秉承嗜血传统,入主了昔日平**逸的瑞士制表,在全球牛市与资本控制的双重刺激之下,机械制表对于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掀起了新的高潮。


于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十年,传统机械制表向高科技尽力了敞开了大门,硅、碳晶、各种合金、各种航天科技与超精密加工等等百花齐放-----这就像一夜春宵的高潮时分,客户提出越来越多绮丽要求的同时,品牌更是心急也自负的喊出:新花样包你爽翻天!


但别忘了,前面说过,机械表是一种僵尸文化,玩来玩去,玩过黑毛僵尸白毛僵尸,玩到了飞天僵尸钢铁侠僵尸的时候,买家与品牌突然如高潮奔至顶点后的贤者模式一般醒悟:high过头了,再玩就过界了!

而这个过界,就是读懂如今机械表文化的密匙------机械表文化,其实是一种活化石文化,古董文化,大家真正要追随的,只是文化的包浆。


-------在石英劫之后,世界的大部分领域也随着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机械表大佬们意识到,传统的机械文明已经不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机械表的实用性、精确性都几乎在那个年代一瞬间变得毫无意义。机械表的文明,就像三体中的降低光速的鸡蛋壳保护层一样,好像叫黑域(我忘记该怎么描述这个了),只能在机械文明的游戏规则下尽可能的发展,绝不能过界,不能试图与外面的世界接轨。只要不过界,就是机械文明的自留地,就是水晶球里面的梦幻空间,而过了界,面对早已飞天遁地的真正高科技,机械就是以卵击石,几十年前就证明过的惨败,谁再玩一次,只能自讨没趣。


于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有着冷静思路的大佬和顶级品牌们,逐渐褪去了狂热,开始一步步封存甚至封印与世界接轨的高科技,开始客观面对机械表的现状:将这短短几百年的机械文明保留好,尽量利用人的力量(相对电脑的力量),把机械文明这条天赋树上的各个分支,重新做到极致,但机械文明之外的世界,不可越雷池一步。


就这样,在当下,机械表领域选择的是重新回归古典,回归189X年到二战之前的黄金年代,重新拾起钟-怀表-腕表这条发展路线,把属于机械文明最辉煌的几十年重新演绎出来,当年失传的,现在再研究出来,当年最辉煌的,现在用更极致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年未挖掘到底的天赋,现在尽量挖到底,挖到那个自制黑洞的边缘为止。


举个例子,现在最极致的机械表打磨,不是激光也不是CNC机床,不谈论微米还是纳米,而是来自瑞士山谷的树枝,用树枝去打磨,用最原始的砂轮去打磨,冷兵器的时代,用冷兵器的手段来解决。

把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放下,回归人力制表,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显而易见人是会死的,人的技艺和经验是无法生而遗传的,人的制作也是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所以极大提高了机械表的稀缺性,订单还在,人没了,这就像每一件古董器皿或雕塑绘画一样,讲的都是有迹可循的个体或历史,抛开作者只谈作品,则毫无意义。

很多围观群众说,你们特么有病,放着全息投影什么的高科技不去追,追一些瑞士农夫的体毛技艺。这就引来了另一个话题,受众的选择倾向。

---------毫无疑问,人类自古以来的财富分配都是不平均的,而所谓富人或者权贵阶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们的组成结构如何变化,作为人都摆脱不了拜祖情结与收藏情结。

所谓拜祖,便是发达之后,先要整理一份家谱,把往上数N代种地淘粪的爷爷祖爷爷都贴上金供起来,把别人家的爷爷祖爷爷引以为豪的东西拿过来抢过来,从此这是俺家的。

所谓收藏,便是发达之后,什么稀有买什么,什么不让买买什么,稀有就是正义,失传就是价值。

--------别笑人傻钱多,等你有钱了你也这样,即便你是特立独行,你的妻儿老小兄弟姐妹鸡犬升天时也会附庸风雅,所以拜祖与收藏,是我们这个物种摆脱不了的习惯。

恰恰机械表,尤其是古典工艺的机械表,是最迎合这两点习惯的,18世纪19世纪与20世纪是属于西方列强的世纪,也是属于世界上各种末代皇朝的奢靡世纪,在这三百年间,机械文明中的精粹就是王公贵胄的热爱,是这三百年间的高科技之极致,也是越来越稀少的、越来越定向化圈养控量的产业,稀少与被圈养意味着高度的私人化,私人化永远是财富阶级热衷的消费目标。

所以当你迈进一个老钱的府邸,无一例外的,主人会介绍这是明代的椅子,那是印象派那帮热血文青的画作,那是沙皇的餐桌,那是法兰西的胸甲,那是元代的青花,云云总总,脱不开一个老字,即便是电影里钢铁侠那种未来派人士,也还有小辣椒帮他买买百年的名画。

机械表很幸运的也在这类消费目标之中,所以机械表死了的那天,就是机械表价值再一次飞升之时,在机械表未死前,都是将古典价值一步步推向高峰的过程,今日的成就,便是未来的价格天花板。

当这篇文字的读者看到了这里,有心的便可以看看瑞士的顶级制表行业发展现状。这个行业的整体规模并不大,其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了提携人类文明的发展,瑞表一直都是为客户的需求而存在的,当年美国大土豪亨利格雷夫一生只定制了17块百达翡丽便于大萧条年代拯救了百达翡丽。

当清王朝还是欧洲金主的年代,卡地亚和雅克德罗等当年的宫廷供奉品牌,尽心竭力的为远东的皇室客人打造了符合东方审美的西洋钟,大量的玉质结合了当时时髦的水晶材质,深得皇室喜爱。


当美国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成为全球最大土豪暴发户聚集地时,百达翡丽和江诗丹顿应他们的至尊客户所求,以军备竞赛的姿态,研发定制了众多极其复杂的多功能机械表。


当日本资本于二战后崛起时,土豪日本人席卷全球买买买,于是机械表世界迎合他们的需求,转攻极简极精路线,诞生了一大批外观简约但工艺极其考究的款式。


当新世纪到来时,中东巨富与中国新土豪踏入瑞士时,富有异域风情的豪奢版本及时的出现在了产品清单之中,当下哪一款名表会没有玫瑰金这个材质?而在瑞士制表业,玫瑰金的别名是中国金,中国人喜欢!那么就可劲的做,准好卖!

而到了如今2014年,瑞表在近10年的拍卖市场上观察到,没文化的土豪逐渐被洗出了金字塔尖市场,退潮之后还穿着裤衩的,都是懂行的,所以聪明的瑞士人赶紧打出了传统大旗,复兴怀表年代的辉煌,腕表怀表化,工艺怀表化,一切价值体系的标准,在急速且精确的转向昔日黄金年代的技术特征。


因此冷眼旁观的话,会发现瑞表的高端产业是在精心迎合着市场上真正有能力持续一掷千金的豪客的需求,你要什么我来什么,来的还比你要的更好更多,更好更多的同时还会给你提供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难入手式快感,包爽。

另外一方面由于资本在瑞表行业的垄断式话语权,大部分中端低端品牌,只需要分享顶级品牌的技术福利和发展方向就可以了,资本懂得如何赚钱,资本也有更充足的人力物力去调研市场,其实市场也很简单,大部分入门级消费者是拜神的,拜金字塔尖的,塔尖在玩什么,给下面做些差不多但是低成本流水线的东西就可以了,包赚。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大概也表达清楚了,富人不死光,古董不会亡,在第三次**前大概富人不容易大批量死光,所以这基本还是一个盛世买古董的时代,机械钟表文化很幸运的位列其中。真正会让机械制表面临死亡威胁的,是有朝一日高科技可以完美且轻松的打造出超越人手质量的机械表,让大复杂机械表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那时候富豪对这玩意就没兴趣了-----譬如现在的陀飞轮,借助CNC可以说谁都能造寻常意义的陀飞轮,造的还都挺好,所以普通的陀飞轮早就在高级制表中失宠了,算不得什么稀罕玩意-----这一点不得不拜服百达翡丽的高瞻远瞩,他们从不制作盘在面外露的陀飞轮。


最后上一点有说服力的干货,今年苏富比的拍品,人类史上最杰出也是唯一的一块超级复杂怀表,估价1500万瑞郎,9月7号8号的时候在北京预展,很遗憾晚宴时候我犯糊涂了没来得及过去,没能零距离观赏把玩,只好之后拜托苏富比的熟人在展场给我们私下瞧了一瞧。


之前开过帖子说这个,当年美国两大土豪斗富买表的最终之作,人类未发明电脑前的终极产品,24项功能,壕就壕在作为纽约土豪的定制产品,其盘面星空便是纽约中央公园抬头所见的星空,其真太阳时便是土豪位于某某大道家中所看到的真太阳时。


有人说1500万瑞郎,一亿多人民币,凭什么,我说个简单的数据,假如现在水区有哪位大壕有钱有天大的面子,可以拜托百达翡丽重新用人手做一块这货,那么百达翡丽目前还有四个人能做这种级别的复杂产品,他们的人工是2000瑞郎一小时,当年这块表从研发到装配成型用了8年,现在算他们五年能做好好了,一天8个小时人工,一年做300天,光是人力成本就是2400万瑞郎左右,这还是得四位大师都好好活着,岁数都不小了------这就是机械文明在2104年当下的含金量,真金白银,愿打愿挨。



第二章:幼年金鳞的野望---抛开功能谈设计,个人眼中的Apple Watch的腕表设计语言


前一篇已经聊了机械表的前世今生,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跟大家来剖析探讨机械表还是电子表这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当这个问题算是暂且理清,大家能够摆脱非黑即白的论调去看待机械表或智能表时,就比较适合这篇要聊的话题:引发这番讨论的核心原因----Apple Watch在手表玩家眼中的意义。


把话说在前面,假如说昨晚的纯机械表话题我还有信心发布观点的话,今晚所讨论的Apple Watch设计只能算是我一家之言,没摸过没买过就发表的纸上谈兵,在表圈向来是不作数的,文中会出现一些我觉得我以为我猜想,不对的尽管讨论尽管喷。


有言在先,作为一个连系统都不会装的电脑白痴,我并不了解电子产品的性能优劣以及眼下时髦的各种软件硬件,之所以讨论Apple Watch,仅仅因为其作为一支腕表推出,所探讨的出发点,也是从一个钟表爱好者的角度来谈论一支新锐腕表。


综合一些报道信息归纳起来,Apple Watch的设计在我眼中,是一次大胆且准备充分的创新,是有备而来试图撬动水区所热议之中端腕表消费市场的战略产品,或许日后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Apple Watch没能达到目的,但这是一次应该被历史铭记的尝试。


毫不客气地说,其他多数智能电子化腕表(也没怎么深研究)在我眼中只是昙花一现的玩具或者geek装备,原因很简单,设计者以及更高层的发起者,本身专注于电子类功能及人机交互等科技类设计,而对于腕表本身只是做了粗浅的、仅仅满足基本佩戴要求的设计-----这也是为何网络上会因为这些产品引发了如此措辞激烈的争论-----在完全不考虑腕表设计规律的情况下,与传统为敌,导致现有科技水平制造的智能腕表确实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简陋和玩具化。


不管机械表是否已成为古董文化,其作为腕上重要配件确实存在了上百年且不断进化,产生了其固有的一套审美传统和游戏规则。无视传统和规则的简单粗暴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部分只出现在极低端产品线中。智能表作为备受争议的新生事物,假如在诞生之初就一个不小心沾染上了低端产品的气息,造成了与传统腕表用户(基数其实非常巨大)的审美鸿沟,留下了低端的印象,毫无疑问将是这场游戏很糟糕的开局。


所以我想苹果注意到了这一点,他选择的变通方式或许是来自东方人的智慧,在我看来苹果没有选择对传统彻底的宣战,没有急于划界而治,而是选择了一种看似中庸实则和平演变式的过渡设计,从人们不易察觉的角度设计了Apple Watch的整体和细节,将Apple Watch打造成了一块兼具传统高级腕表和新时代智能腕表特点的中间产品,了无声息的弥补了传统与创新间的巨大裂痕,既让科技派用户在不知觉中找到了时髦的感觉,也让守旧派的腕表玩家群体找到了“至少还有那么点表样子”的台阶可下,我相信这一点不是偶然,而是处心积虑的布局。


前面讲了这么多,似乎太主观太虚,马上切入正题,我会从若干个特点+一个背后深层原因来试图剖析Apple Watch的腕表设计!


所谓机械表爱好者和行家,观察智能腕表的第一条,多半集中在外形,前面一段也说了,之前很多品牌的智能腕表,一看外观就是不懂表的设计师没花心思的产品,而Apple Watch则不同,它的设计语言,我相信是综合了众多懂表的设计师研究了百年来腕表演变的美学规律之后权衡出来的结果。


我先抛出一个主观的论点,Apple Watch的腕表设计语言,是非常时髦的,时髦的点在于,其设计风格是相当古典的,没有选择当下最时髦的机械腕表设计,而是选择了在高级机械表领域悄然升温的复古设计,其复古的切入点,或许是在向80年代石英劫前后的腕表设计致敬。

1, 方形圆角的壳体,一方面与苹果现行产品呼应,更重要的是这个造型对于腕表玩家来说,几乎是一眼看出其浓厚的复古腕表元素,往近了说与爱马仕cape cod系列、积家翻转系列的表款非常类似,往远了说---或者说我个人最直观的感觉,这种圆润的方形设计,与百达翡丽上个世纪的3589、3587、2424等等设计非常非常相像,传达出几乎如同翻拍电影般的致敬情结,若说这是无意,我相信不可能,因为以当下流行的腕表设计元素,大可以选择具有体积感和雕塑感的大圆盘设计,但苹果没有这样做,我相信除了功能上的考虑之外,也有设计团队对未来时尚走向的一个判断-----纵观这几年的几大时装周可以观察总结出,时尚轮回的年代致敬恰好与我所发的那几款百达翡丽所代表的年代差不多-----苹果在这方面的时尚嗅觉我可以断定是其他厂牌无法比拟的,原因会在后面说明。







2,另外一个细节,线型表耳,这绝对是非常吸引腕表玩家的一个设计元素,因为线性表耳是机械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设计,在如今的收藏界也比较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莫过于沛纳海,沛纳海款式中有半壁江山是采用了线型表耳,非常具有辨识度。对于Apple Watch来说,有太多更未来感更时髦的设计可以取代线型表耳,但我猜想大概是在设计可快速替换表带时的灵光一现,让Apple Watch捡起了这个颇具复古味道的样式----非必须且复古,这往往是高级玩意的一个潜在特征,苹果或许没有标榜自己是高级玩意,但他太懂消费者心理了,给你一个高级的暗示,有谁会吵着闹着说拒绝呢。








3,下一个细节,表冠,就是右边突出的那个圆形按钮(或许是按钮?),这个零部件在传统机械表上是作为上链或调校装置出现的,除了极少数底盘上链款式,绝大多数腕表都会有这个配置----包括小孩在手腕上画表也知道圆圈表盘侧面画一个按钮耳朵,Apple Watch不仅保留了这个部件,而且把表冠特有的雕刻浅槽也做了上去-----我相信作为智能腕表这个部件和这种细节都是完全非必需的,恰恰是有了这个表冠,任何人的第一印象就都可以笃定这是一块腕表----这就是我前面提到弥补新旧事物代沟的设计把戏,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你看,这又是对于智能腕表的非必须设计。






4,再举一个个例,积家的大复杂翻转,其侧面的表冠及按钮布局,Apple Watch可以说完全是有模有样的照搬了一回----照搬积家,不但不可耻,反而很聪明,对于懂表的人来说,有几个不认得积家翻转呢?这感觉就像偶遇一个陌生人长得很像你的要好亲戚,天生就消除了一段距离感。






5,再然后是非常重要的细节,盘面,作为一块靠显示屏做盘面的智能表,Apple Watch与其他智能表一样,可以说想模拟什么机械表的盘面就可以模拟什么机械表的盘面,但目前从网络搜集的信息来看,我觉得它又赢了。之前我所看到的其他智能表,对于显示时间这一腕表最基本功能的态度似乎都是非常随便,够大够清晰的数字显示或者简单的大三针盘面布局就完事了,清晰明了是做到了,但与机械表的代沟一下子也出来了,如何去优美华丽的显示时间,一直是机械表研究的重点课题,智能表之前对此的不屑,是招来机械表迷恶评的相当重要因素。但Apple Watch在目前我所看到的网络图片中,展示了一些非常经典的时间显示布局,包括传统机械表的计时盘面布局,著名的米奇盘面等等,这又一项是非必须的设计,也又一次是让传统机械表用户在Apple Watch上找到玩趣的设计,好感度再加一分。








6,表背的设计,机械表爱好者都知道,机械表的表背是玩味的重点部位,这次根据网络上的图片(抱歉我没看直播),Apple Watch的表背不是简单粗暴的金属平面,而是一个大圆套了四个小圆,我研究不深不知道这个表背是否也是屏幕或者是可动的,但至少在机械表爱好者眼中,这是一件比较有趣的设计,有点像机械表的透底,又充满了新科技智能表的神秘元素,两者居中的度拿捏的ok。


7,贵金属材质的引入,把这点放到第7点才说其实很不公平,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是考虑到届时或许销量微薄才拖到最后说。与之前的第三方定制版贵金属iphone不同,这次似乎官方要亲自推出黄金和玫瑰金版本了,注意玫瑰金这个字样,这是如今在腕表界最炙手可热的材质。所谓机械表的收藏,大多数是针对贵金属款式的,换句话说绝大多数机械表爱好者都已经习惯了对贵金属腕表的热爱,这也是为何这群人对廉价的塑料材质智能表嗤之以鼻的原因之一,材料之间的质感差距确实太大了,就如同再好的尚酷也不可能拿来跟布加迪比一样。Apple Watch很聪明的推出了贵金属外壳版本,于是这给了那些犹豫的骑墙派机械表


爱好者一个完美的台阶-----我们既享用了最新的科技,又没有放弃那种早已成为习惯的腕间沉甸甸质感。




8,也是我要论述Apple Watch之用心之野心的最后一条内容,表带。表再怎么智能,表带目前都没什么可智能的,那么为了让Apple Watch更像一款传统腕表,苹果甚至丧心病狂的推出了米兰带,常与我聊表的水区童鞋应该知晓我对米兰带的热爱,这种古典且繁复的表带很完美的诠释了机械表之美,非常普通的表款(譬如万国的波涛菲诺)搭配上细密编织的米兰带,顿时让腕间文艺气质十足-----让珠圆玉润的智能表搭配米兰带绝对是一笔妙招,咱们不去流俗说古典与创新融合,只需要滚轮上拨,看看我上面发的那些百达翡丽,就知道这种壳型搭配米兰带是有多么优雅和独特-----别忘了这不仅仅是独特,还是踩着复古回归节拍的时髦!





面对这些特点,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你站在机械表爱好者的立场上的过度解读罢了,你这是吴闲云读Apple Watch-------关于这点我不做辩驳,请看看以下名单:

TAG Heuer

前VP Patrick Pruniau

Burberry前CEo Angela

YSL前Ceo Paul Deneve


这些曾经在时尚圈和腕表界赫赫有名的大腕,尤其是像Deneve这样跺跺脚就地震的老当家,都纷纷来到苹果担任了重要职务,这至少说明苹果的产品设计里有在考量时尚或机械腕表的影响,这就是我所谓设计背后的深层原因:由geek领导的科技项目和由这些时尚人精领导的科技项目,在出发点和侧重点上,应该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些时尚界的帝国缔造者,比任何一个普通消费者都清楚如何去勾画产品线,在不知不觉间用心理战术突破消费者的防线-----这就是我口中苹果帝国的野心,让最顶级的行家设计看起来最轻松的产品,用处心积虑来营造轻描淡写,这种路数的结果便有很大几率达到飞花落叶皆可伤人的境界。


今晚的行文远不如昨天的纯论机械表流畅,因为毕竟是隔空谈论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并且也不是很感兴趣),这篇也不是科普文,为了大家方便我在最后总结一下:

Apple Watch在苹果高人团队的指引下,选择了一条似名表非名表的路线,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人类看到与自己类似相貌却有强大法力的存在,会尊为神,天然产生了亲切感,但看到与自己相貌迥异的强大存在,却往往称为妖魔鬼怪唯恐避之不及。Apple Watch选择了人们习惯的名表模样来接近腕表用户,这是一条非常巧妙的路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苹果为之付出的设计努力或许是非常非常巨大且专业素质颇高的。 单单从腕表设计语言上的剖析我大概是想到这么多,给它一个评价的话,应该是一条幼年的金鳞,至于是不是能够化龙,这是每一条金鳞都不敢轻易回答的问题,但也注定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第三章: “给我一个品牌,我可以撬动一个行业” 写在中国钟表收藏协会内部座谈会之后!


如题,其实为了一个我大概不会买的苹果手表,连写三篇恐怕要破万言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个很反常的事情-----连为朗格和万国都没废过这么多墨水,但既然前篇答应了回帖的各位,那么就有始有终,以业界的声音来一个收尾。


这三篇系列文字,第一篇是为了论述对于机械or智能之争中我的观点基础,对机械表的前世今生状况发表一点主观结论,信手拈来;第二篇是在苹果手表发布次日,结合一些网络图片发表的个人猜想,不足为据;最终篇存在的意义,就是以官方会议为切入点,展示业内的考虑和声音,重点不讨论具体这个产品如何,而是试图去解读商业大形态的一些思考。


言归正传,下午在轻工楼如期参加了中国钟表协会收藏委员会进口钟表工作组的内部座谈会(这抬头简直不能更长),中瑞自贸谈判代表汪**主持了会议。除了传达讨论了中瑞自贸中涉及钟表行业的一些协议内容和建议之外,三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主要议题就集中在“苹果来了”。


讨论大概围绕几个方向:技术,设计,商业影响,市场远景。谈话的流水内容就不作细表了,我尝试着总结一下业内达成共识的一些看法。






1,苹果手表的这次推出,是处心积虑的,不光设计处心积虑,推出的时机、真正面向市场的时机,都是有所准备的,苹果毫无疑问是喜欢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出现在世界面前,但它并不喜欢做一个中二的反派,所以他并没有与传统(手表)市场划清界限,没有在科技方面放卫星立flag,可以说他最终交到用户手里的,都会是相对来说成熟的、它可以控制并加以利用的科技;苹果非常善于布局、等待、预热、再布局、再等待,一次次大小循环,直到寻得“大势”,再做四两拨千斤的事情,用一颗松子引发一场雪崩。这次苹果手表推出之前,苹果公司本不是智能手表领域的领军者,它早早抛出概念,等待其他公司团队去研发去摸索碰壁,它才推出试制品,再缓一两个季度发售,再等对手甚至世界出一轮牌,是用时间换理念的高超伎俩------这一段说的比较含糊,但真果粉或者从业分析人士可以根据苹果以往的商业轨迹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在我个人看来是这样的,它很善于玩这个套路,换个高大上的形容叫战略。


2,承接第一条看法,苹果手表这次是非常模糊的定位,是手表,还是互联终端,还是可穿戴设备,还或者是什么干脆我也不懂的新鲜名词,大家现在都无法有定论。模糊对于用户来说是充满无限遐想甚至争议的,但对于业界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讯号,它是人是鬼吃肉吃素是敌是友都不清楚,都不清楚就意味着只要它能力够强,就可以用模糊的身影像史莱姆一样腻歪整个市场----苹果的实力强不强,大家心里有数,钟表行业的龙头swatch集团,市值大约是苹果公司的十五分之一,资本的力量在如今是无穷的,面对这样的力量对比,传统行业没谁敢真的大声喘气。我们有道理相信这种模糊依旧是苹果的战略,也依旧代表着它吞食天地的野心,根据某方提供的数据,苹果将拿出十位数的市场推广费用(不知是美刀还是RMB)用于推广苹果手表,并且把重心放在中国人市场,而非中国市场-----这与传统奢侈品的近期战略是背道而驰的,传统奢侈品在放弃以前一味推广中国人市场,转向建设中国市场,这是进一步强化品牌文化稳固品牌形象的策略----苹果要的是中国人市场,鼓励天朝疯狂的人民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去购买苹果产品,这是一种很有侵略性的战略,作为快消类的电子产品,要的就是人头,就是病毒式的市场占有率,别整没用的,这点苹果比大多数品牌聪明。


3,假如说前面两条是猜测和粉成分居多的话,第三条要说的则是数据相关。根据业内数据,目前中国人每年购买腕表总量在1亿上下,成交额在千亿上下(或许不包括海外部分大额购买),而这其中大约350亿成交额来自中低端的电子表石英表-----这个数据在我看来就像一桶冰块,要狠狠砸在很多抱着机械表智能表你死我活观点的童鞋的头上-----这一部分人应该明白,不管苹果手表在远期是否会彻底干扰传统腕表市场,但是眼下的事情是,它一定会强烈扰动电子表市场!真正正在坐立不安甚至已经开始削减产量和产品线的,也正是传统的电子表功能表制造大厂,再专业的功能表比如松拓比如一些跑步表登山表,他们所具有的性能优势(防震防水等),都属于比较传统的工业制表工艺,没有难度!而在苹果近乎无限可能的APP面前,只要硬件适当支持,或添加部分外设(譬如类似相机的专用水下抗压防水壳),苹果手表的功能性专业性在可见的未来或许不会逊色于这些功能表-----这种冲击的烈度和直接程度,远远不是所谓高端机械表与智能化的冲突能比拟的----高端机械表与智能表之间的冲突大约是王思聪和网络公知在微博上骂起来了的烈度,而智能表与传统电子表的冲突是两条北方汉子面对面“你瞅啥?瞅你咋的”级别的刀光剑影。对于智能腕表空降之后的市场纷争,大家的结论是,整体(传统腕表)不会灭亡,局部必有伤残。


我想苹果公司高层的办公桌上,上面可能摆着一本战国策,上面赫然写着“..王不如远交而近攻..”


4,机械表与智能表的问题。虽然前面说了这两者其实也没什么太激烈的冲突,但半瓶水的媒体(你懂的)还是会拿这个反复做文章搏眼球。关于这件事,我要借用奢侈品及腕表界营销第一人、N多成功造神运动的始作俑者老Biver先生的一次私下谈话“选择机械表,你会知道自己是谁”,我来替他补上后半句“选择智能表,你会知道世界的样子”。机械表的未来,大家大可以相信我的预测,作为一项已经丧失了源动力的行业(一如传统纸面布面绘画),机械表将走向更高端、更强调齿轮发条结构(原始技法)、更窄众的收藏层面,远景的趋势是单价越来越高、机械技艺越来越极限化,也将在商业形态上越来越靠近珠宝玉石一类的固然存在却缺乏实际应用意义的玩物藏品。所以在这个趋势下,苹果像一位身家亿万(指用户基础)的青年新秀,选择了恭恭敬敬面对行将就木的资本家老前辈,穿着一样风格的衣裳,操着一口同样口音的腔调,只为了借老先生这张皮,再多给自己铺铺路,最不济的,也不至于因为木秀于林而遭致老先生出手打压。苹果手表与其他智能手表的不同之处,其具有一定的时尚度和高级感,于是或许有机会在有门槛的场合佩戴于时尚新秀(也是年轻人的意见领袖)腕间,登堂入室,获得与各种老钱老资本家收藏家共桌吃肉喝酒而不遭鄙视的机会。这就是我所谓的远交,只有傻哔才会对根本企及不到的对手张牙舞爪,既然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却又实则没什么交集,与之交好,何乐而不为。


5,钟表协会其实并不是一群热血年轻人,别说一块苹果表,就算哪天pp倒闭了,也还是三小时散会聚众吃酒。既然已经论述了苹果手表所代表的智能表的真正目标--电子表,反正在座的你也不是卡西欧,他也不是松拓,那么我们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个大趋势下,赢利,扶持中国产业。这点我相信或许对部分水区童鞋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苹果手机的app造就了一大批新富豪(包括席间有人举实例女儿的同学中学生靠做app卖了几千万走向人生巅峰),外设也创造了巨量财富(保护壳什么的),假如苹果手表可以正式吹响智能表抵达战场的号角,或许对于国内创业者从业者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相对于动辄百年历史积淀的瑞士名表,智能表重在智能两字而非血统,同时流水线工艺也是天朝强项,这样便意味着人们不会像追逐爱马仕或者百达翡丽一样去狂热崇拜品牌,而会相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只要中国人够快够多的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智能手表类产品(包括手表本身及软件和外设),就可以在这轮智能表浪潮里抢占一片滩涂------正如日本人在石英危机时所做的一样,都是利用了本民族的制造优势,乘着新科技的东风,终结了一个时代。

写在最后,今天距离苹果大会上手表发布,只有三四天时间。三四天时间,各个国家的钟表协会,已经分别与斯沃琪集团历峰集团LVMH集团等等巨头通过电话,也各自召开过内部会议,这种效果虽不能断言为空前绝后,但也不禁让我猜想是否当年广岛被轰了**之后世界也是这样一刻不停交头接耳。智能手表苹果不是第一家,之前三星也好摩托也好,他们发布智能手表,传统腕表行业内屁的动静都没有,根本就没当一回事,连呵呵都懒得呵呵。而这次苹果发布了一款可能尚未最终定型的手表,却实实在在的引起了行业舆论的地震,我想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苹果用自己做支点,已经撬动了整个星球----当我们不再以会议的上帝视角看待问题,把眼光回归现实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会议桌上的苹果手机,恰好每人一台,型号新旧不一,其中最年长的用户,汪**,已经是古稀老人。

传统腕表品牌面对Apple watch如临大敌,但问题是Apple的野心可不止传统腕表这个小小的市场,换句话说,Apple的对手根本不在这个领域,Apple watch要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而非某一个品类

这文章忒好,我要收藏慢慢看

相当的深奥

呀叔,我觉得应该正视智能表,做一个巧妙的过度和融合

小彼得潘 发表于 2015-4-17 21:02


呀叔,我觉得应该正视智能表,做一个巧妙的过度和融合
不清楚苹果做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