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下,我只是个旁观者,算不上表迷,聊发感慨下最近的表迷话题。看了豪哥等人的表迷分层,觉得很实在也很高端。
也说下自己的看法,表迷应该分3个层面:器械层、美观层和收藏层
这三个都是顾名思义,个人觉得应该也是手表发展这么多年走过的路子。
1、器械层
手表首先是一种器械,所以在电子表发明之前,多数流芳百世的制表师,在器械层,也是顶天立地的人物。
而表迷的基本素养:就是把一块机芯给你看,你基本能看出来各类系统的工作历程,当然复杂功能这个就不要求了。
而进一步的素养:则是将一个简单机芯给你,你能装配下或者能够指导别人装配。
在电子表发明之后,器械的精准性方面,机械表已经难以匹敌,因此更多的转入美观层或者奇淫巧计(这个不是贬义词,淫本身是人类最基础的功能)
2、美观层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器械层的尽可能精确和尽可能复杂,在美观层其实就不重要了
比如机芯的设计、比如打磨、比如表盘布局等等,这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类偏好无所不至。
可惜,更多的人重视器械层面,没有坚实的器械层,再美观的手表,都如同烟花一般,比如swatch的新表
而关于美这事,更多就是艺术层面和个体层面,我是没法深谈了
3、收藏层
这个就是豪哥文中大家觉得难以接受的事情,比如要有钱有闲,要买好表,同时要有大的买表花钱/财富比等等。
这个让我想起了某个制表师的一篇访谈,印象中他说几万瑞郎的表,他也要攒很久的钱才买得起,而他自己制作的表好像最差的也卖几万瑞郎吧。
但这并不影响该大师在器械层和美观层的巨大成功。
而豪哥其实说了某花大价钱买表之人,连型号都分不清,这样的人我觉得算不上收藏层,因为没有前两层的基础,顶多算爱好者,迷是算不上吧。
而财富比,这个就有点苛求了,心向往之未必要拥有,类似钟大师这样的人才更是难得。
而收藏层里,豪哥说很多都是低调和高调,实际上我觉得高调不见得不好,但低调一事,则是并非广大表迷之福。
钟大师应该影响了很多人,后续大佬们应该更多的入世,这样才能让表文化发扬光大啊
哈哈哈,胡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