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怀表之美
28回复

本帖最后由 A.J. 于 2014-4-23 09:50 编辑

最近闲暇颇多,寻思着应该写点东西,否则以后忙起来,恐怕就没空了。



不久前机缘巧合,入手这枚汉米尔顿古董怀表。该表目测并不比我日常戴的劳力士黑面闪电针大多少,但薄很多。立体阿拉伯数字时标搭配小三针的设计,古色古香,很有味道。秒针副盘位于时标5与7当中,微微凹陷,四周缀以轨道式刻度,每10秒钟以黑色阿拉伯数字标示,带来清晰的读时效果。金色的小秒针永不停歇地运转,诉说着时光的悄然流逝。该表产于上世纪40-50年代,由于年代较早,表镜尚未使用蓝宝石材质,而用亚克力代之。






怀表表壳做包金处理,用料厚道,手感较沉,翻开表背,可见刻花和文字,十分精美。文中所刻的英语大意为:特将该表献于Frank M. Hardiman,以表彰他25年的忠诚服务。在表背的11时处,有个凸起的装置,可借此打开表背,一窥怀表的“心脏”——机芯,窃以为这也是整枚表最出彩的地方,用美轮美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和用ETA机芯的汉米尔顿现代表相比,该表机芯的配置和打磨,以及机芯本身的独特性,皆远远超出。



它使用的是当时高级别的921机芯,做了五方位调校,并使用具有末端曲线的蓝钢游丝,含21颗宝石轴承。由于是手动上链,机芯美感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块打磨精美的夹板和动感十足的摆轮。夹板饰以环形日内瓦波纹,边缘经过抛光倒角,细腻圆润,这样的用心处理,放在今天,基本上只有在高级腕表中才能有缘一见。宝石轴承以黄金套筒加以固定,更显得诚意满满。微调采用了半鹅颈式设计,搭配莲花摆和蓝钢游丝,独具特色。摆轮振频为每小时18,000次,虽然比不上现代大多数腕表每小时28,800次的振频,但却能更清楚地看到摆轮的往复运作。事实上,该表的走时并不差,在上足发条的情况下,日差仅10多秒,以一枚问世几十年的古董怀表来说,表现相当令人满意。







夜深人静时,常常喜欢把玩这枚怀表,此时此刻,怀表发出的“嗒、嗒”声尤为清脆悦耳,这是生机勃勃的音乐,也是百听不厌的音乐,在我看来,世间最美的音乐莫过于此。

chinese2 发表于 2014-4-24 00:30


機芯拍的不好,湊合看。
2局这个好漂亮嘿嘿,声音一定特别动听

灰胖 发表于 2014-4-24 09:51


我擦,四个锤子的,西敏寺,二爷真多锤子。。。这个存世数量极少,远远少于大小自鸣 ...
我只看到3个?为啥呢?

北极熊猫 发表于 2014-4-24 15:15


我只看到3个?为啥呢?
有个被你收了;P
在第三个的底下,重叠的

灰胖 发表于 2014-4-24 15:19


有个被你收了
在第三个的底下,重叠的
我以为加上你的那个 肉的

我做梦都想听第四锤击下那维妙的教堂钟声

胖子的肉锤敲不出声音

上次都忘了用水果录下

5013 发表于 2014-4-24 15:51


胖子的肉锤敲不出声音
二位发言有损网站形象,怎么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