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说表】卷对了!公价1w4的日用实力担当工具表!颜值经典,功能绝配,上手远超预期

  • 作者: ctime表态网 2025-09-23
  • 评论 0
为什么大家爱精工?

*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1755753371164076377.png弓长工

足球迷、摄影小法师。周六在野外四处游荡。


想知道某个钟表品牌目前的热度如何?是不是还受欢迎?我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摸排:只要上视频网站,看看Up主们都怎么给相关视频起标题,就行了。比如,标题“XX系列怎么了?”并且平台还把该视频放在搜索结果的前列,说明这系列日子不好过,表迷都不吃它的那一套。简单吧?其实各种委婉的标题都可以翻译成“人话”,观看量越高,标题和现况就越相符。我再翻译几个试试:


“为什么我不喜欢xx”=xx是大爆款;

“买xx前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外行才买xx;

“忘了yy,你需要的是xx”=你穷,只买得起xx,而且永远忘不了yy;

“yy vs xx”=同类里这两个是最棒的。


ef6de4b5d01b4d2c5f12c2f4de35107.png


另外还有一种很少有品牌配享的标题——“为什么大家都爱xx”。这类标题说明该品牌具备这几个特质:产品线多样、设计美观、低价同时高性价比、丰厚的底蕴。


不知道这样的品牌你会想到谁,反正就我看到的,是精工。


精工的热度一向很高,“为什么大家都爱精工”的搜索结果排前列的三个视频加起来有320,000次播放,如果做一些精工的盘点,单个视频上到400,000也不是不可能,这个成绩放在所有品牌里做个排序,或许能进top 5。


6f12fe9b06836dc70c111b609a5a8ec.png


精工今年的大事件是正值他们推出首枚潜水表的60周年,顺势拿出了一些限量款和新品,可以概括为高防水的、复古的、日用实力担当这三类。从实用角度出发,我最想看看“日用实力担当”Prospex SPB519 GMT 潜水表的实际表现,到底它经过升级后是否能匹配14,000元的售价呢?那我干脆搞一块来看看吧。


a2de383e44ba6bbfc0cccbdf5c5cb2a.png

精工 Prospex 系列潜水表问世60周年纪念款 SPB519

表壳:精钢表壳(DiaShield处理),密底
尺寸:42毫米×13.3毫米
表耳跨度:48.6毫米
防水:300米
机芯:6R54 自动机芯
动储:72小时
振频:21,600次/小时
表链:精钢表链(DiaShield处理),折叠表扣,带延伸结构
售价:14,000元


看到这块表的第一感觉是,它色调年轻,但“健康有力”,有一股喷薄而出的、紧实的能量感。把这种观感拆解一下就是,它的各个元素都刻意做得非常大:大指针大时标,表圈的宽度非常充裕且上面的刻度又同样的密集,表圈侧面深刻得像真的能当齿轮用,连表耳的倒斜角都是相当利索地一刀下去、砍掉多少是多少,卖切糕都没这么豪气。这些让它的正脸极为紧凑,我测量下来它的表盘比38毫米的 欧米茄AT150 还要小,但内容更多,每一寸空间都起到了作用,最后形成了一股和瑞士潜水表迥异的东方调性。东方调的潜水表比瑞士的更man,也对应了我心中“工具表”理想的样子。


33c275c77571546fe9f2bf92f13029a.png


SPB519 在精工家族里其实是相对西方化的存在,有点欧米茄海马300的影子,但视觉上依然比海马300更加紧凑。所以我觉得这一精工在1968年就确立的设计,实际上很适合当做任何人的第一块潜水表,几年后你再买其它不管是精工 Tuna,还是帝舵碧湾、欧米茄 Ploprof,你都是在往某个风格进一步探索,可以形成“基本款+风格款”的万能组合。注意,SPB519 是横跨东西两种风格的基本款,不要拿“某个品牌某个系列的入门”的狭隘视角来打量它。


063a46083c4664081c4e7b80e19527b.png

和表壳一样大的海马300比,精工这边元素更紧凑有力,看着很充实


更何况,精工的潜水表卖到1.4万元肯定已经不算“基本”了。功能上,它是“300米潜水表”外加“GMT两地时”,很绝配的组合,出国去海边度假时两种功能都用得到。精工把这两种功能结合起来是2023年的事,它目前还算系列生力军;然后它的表圈采用陶瓷插件、配备精工中坚规格的6R机芯——它的动储达到72小时,很现代;最后在表壳的质感上也体现了价值,打磨漂亮且比入门精工复杂,表壳和链条更用到了 DiaShield 硬质化涂层。这些内容单独拿出来,可以在更便宜的精工上看到,但凑在一起,是足够担起目前精工中高端代表的名头的。


用中高端要求来审视实物,它符合预期,甚至有些体验还超越了预期。原本担心白盘会显得略单调,但实际上粗壮的蓝色陶瓷表圈和指针更吸引我的注意,就算我盯着盘面看,也有证件照上体现不出来的太阳放射纹来丰满视觉体验——稍微变一下角度,盘面会有金属的光泽感。


ab4b1e27a3266958002c8b33aa24a6e.png


盘面四周有一圈很大的斜坡,来放置24小时时标,这个设计很棒,它让盘面变得立体又深邃,不带 GMT 功能的 SPB 就享受不到这点小乐趣。


8254354db82b3c6ca2a966c6d82ff63.png


表壳表链上的 DiaShield 镀层工艺有没有影响它的光泽?因为没有镀层前、镀层后的对比所以我不能下断言,不过它确实光可鉴人,品质感卓越。这也是我喜欢 DiaShield 的理由,它能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同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质感,只增加一点灰度而已。常见的 DLC、PVD 镀层都会让材料完全失去原本的颜色和质地,把“黑又硬”捆绑搭售,有时真的是“强人锁男”。DiaShield 讲究一个食材原味的体现,确实是东方人的做派。


8d145028638766e14f2b8ba0e79a73c.png

DiaShield 据说因为没有全球范围的专利,所以中国和西方官网上都用了什么“抗刮涂层”来代替,但日本官网明确是 DiaShield


“增加一点灰度”的说法有点模糊,直接和精钢做个对比吧,它们的颜色区别接近钛和钢的区别。


f7275595f711ad960c695854b24d8ec.png


别因为 DiaShield 对外观的改变不显著而怀疑它的效果,根据品牌历年的资料,这种工艺的表面硬度理论值可以达到900Hv~1200Hv,也就是说上限可以和陶瓷的下限比肩。2021年的资料表示目前实际值在200Hv~400Hv之间,是常用精钢的1.25倍~2倍,基本相当于5级钛合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长得也像钛。结论是它会被划伤,但在相同条件下总比精钢要好。


f7275595f711ad960c695854b24d8ec.png


这次我要重点体验的还有新表链,它表面够硬,还比旧表链更好用。以前表链的延长机构比较特别,延长量固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操作、有时还硌得手腕疼,让延长扣转到手腕中央才会舒服一点。今年新款表链换成常见的滑动式结构,没有额外的模块、没有任何操作门槛,延长量自己把握,一切和其他品牌的表链看齐,正常了很多。这样简单的调整对精工已经算史诗级提升,但我不会把它吹上天,毕竟精工早该怎么做。


表链的升级比防水的加强更重要,SPB519 的防水相比旧款增加了100米,现在300米的深度会让很多苛刻的人都承认它是完全现代的潜水表了。但我个人对此并不感冒,因为我从来没有机会试一试100米和300米的区别。300米深海,人的每平方厘米要额外承受30公斤的压力,我整个人会原地爆炸,你行你上。防水加强让表壳变厚了0.4毫米,但我对此也没啥感觉,它还是一块比例均衡的潜水表。


78ecf79d787e1c8baff140d616c69ef.png


表链和防水的升级并不是从 SPB519 开始的,今年更早的 SPB509 限量版就已经搭载了这些内容。所以 SPB519 作为不限量的款式能用上,我觉得也不错,说明今后这些将成为该价位的标配。它比两年前的上一代贵了1,800元,如果考虑到这行业近年的定期调价,以及表链的升级,我觉得这个涨幅可以理解。


说到价值,有人会纠结两点:它的GMT不是所谓“真GMT”,以及 6R54 机芯-15/+25秒的日差并没有提供让人觉得超值的精度保证。


f2d506c3c8ab931fb920e545234ce5e.png


“真GMT”这个诡异的词汇同样需要翻译,它应该叫“Flyer GMT(飞行员GMT)”,或者我叫“反常识的 GMT”。它调整时间的反常识操作,在你拿到表的第一时间就会被震撼到,这也是门店AD能向客人卖弄“这块表你玩不来啊吧?”的好机会。它之所以“真”,是因为它结构和普通表不一样,并不是它真的多好用。而 SPB519 是单独调节 GMT 时针的“Caller GMT”,调时逻辑和普通表一样,这不应该被当作缺点。两种 GMT 适合不同的人,经常跨时区旅行的就买 Flyer,否则就买 Caller。如果你想知道具体区别的话,可以看这篇。


91d727eedc03795f73199d7c39ef2c2.png


极限25秒的日误差确实会让人犹豫,有人说它实际上很准,但也有人说每天差20秒但品牌表示符合要求所以不需要调整。在这部分真的会纠结,精工依靠个性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筑起了一道壁垒,让人觉得去买八千、一万元又经过天文台认证的瑞士表又有点不甘心,美学和精度常常不能“我都要”。有朋友跟我说,他不满意精工的出厂精度,所以拿去外面师傅那里让他调了一下,日差就飙升到+4秒/日。我希望他在保修期内不要出其他问题,因为自己打开可能会失去保修资格,修什么都得花钱了。如果你真的纠结于精度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先买块天文台的表吧,看看它实际带给你多少价值,可能买下一块表的心态就变了。


86b7c41e256490eb3af22e14235e90d.png


还有,到手前我怕它的时标太塑料了,和入门的 SKX 如出一辙。它好像塑料救生圈,有独特的高光,而且鼓鼓囊囊。好在到手意识到这是微距镜头的锅,正常使用时不会有那么微观的视野,根本没感觉。没让我想到的是单向旋转表圈手感特别有趣。段落十分清晰,转起来也好拿捏不费劲,特别之处是它有一种拿橡皮在什么东西上摩擦的柔韧性,给了我和转动方向相反的回馈力,筋道。希望这不是新表状态才有的,或者什么个体特征。


b9e825246e19cc3585c9cbf89494361.png


它让我足够满足,我戴着它会有出去走走、显摆一下的冲动,别人肯定会见识到它的活力,而我就是那个戴着它的人。我很少对大于40毫米的表动心,“40毫米”是我自己预设的门槛,我也不想自己打脸。但它能够让我冲出自我设限,哪怕这只是一块没有机芯的样表,显示不了时间。


07abd430120becc16dc232956cdd99c.png


我意识到我的表盒里真的缺了这样一枚,让我在任何周末、任何穿衣不走文艺路线的日子里把它抓来就戴,还特别合适的一枚,它的活力感比我现在拥有的表都强烈。


c51d06b460a6cd8934239740851353e.png


“为什么大家都爱精工?”因为精工有合理的价格和海量的款式,适合让人开脑洞,想象手上的一个变化,可以给苦逼的日常带来多大的不同。


0e15b92845e2f78b51ddebbe622087a.png


 
  • 已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