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退回100年前,我们看到的任何一枚怀表,几乎都是素白如雪的珐琅盘面,时标工整得近乎刻板,像是用尺子丈量过每一个弧度。而如今,走进任何一家专柜,或综合经销商柜台,都像跌进了潘通色卡的粉碎机里。
萧邦的绿色编制纹理盘面好似闯入了无尽的丛林深处,爱马仕的靛蓝渐变如被打翻的墨水浸染,豪利时的电光青柠则像从赛博朋克电影里逃逸的荧光病毒。这场“色彩政变”来得悄无声息,却彻底改写了机械表的美学秩序,曾经西装革履的精密仪器,如今披上了街头艺术的涂鸦外衣。
豪利时今年新品,大表冠指针式日历腕表黄色、蓝色、紫色
作为一个在机械表圈子浸淫不少年的老炮,我时常陷入甜蜜的撕裂:左手忍不住抚摸万宝龙浅蓝纹理盘面的冰川质感,右手却条件反射般掀开表壳,寻找那些藏在华丽外衣下的技术妥协。
品牌热衷于讲故事,于是有了天空蓝、冰川蓝、海水蓝、午夜蓝……让人不由自主要哼一句“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蓝到底是什么蓝?”
这种矛盾,恰是当今机械表行业最真实的写照:在色彩狂欢与技术滞涨的裂缝间,跳着一支危险的探戈。
二级市场的反应堪称魔幻:公价4900瑞郎的腕表被炒至3.5万欧元,溢价幅度超过600%。这哪里是卖表?分明是向世界宣告,在21世纪,色彩才是终极奢侈品。
劳力士今年的色彩主打一个“清新淡雅”,盲猜一下后面谁会跟?
但当我用寸镜审视这些马卡龙色号的秘密时,发现了更深的商业算计:同系列的黑盘款使用通用Cal.3230机芯,走时精度与色彩款完全一致,但二级市场价格仅为后者十分之一。这不禁让人怀疑,我们究竟在为机芯买单,还是在为潘通色号支付信仰税?
图片来源于hodinkee,一枚普普通通的腕表,换来多少消费者的选择障碍?
从2021年的小小试探,到2023年的稍显叛逆,再到2024-2025年的套装秀场,我已经无法用寥寥几句来形容NOMOS的色彩创意,推测是NOMOS的设计师在曾经坚守黑白蓝传统的无尽枯燥中爆发出了蓄谋已久的呐喊,从而让这个品牌在新品的色彩运用上表现出一种“充满报复”的侵略性。
尽管NOMOS在新品的整表上疯狂的、成套的堆砌颜色,但不得不说,其颜色的运用和搭配,依旧充斥着一种特别的美感。当然,更多的好感也来自于至少我还没有因为眼光缭乱的颜色而看不清楚指针。
加入了世界时功能的Nomos Club Sport,全新的功能,熟悉的味道
但遗憾的是,掀开表壳,无论是Alpha机芯,还是DUW机芯,其打磨水准仍停留在几年前。这种“表盘高定,机芯成衣”的策略,像极了高级餐厅用分子料理装饰速冻牛排,第一眼的惊艳,终究难掩核心的平庸。
统一的蓝色调让很多人记住了今年真力时的主色调,好处在于抢占了这个先机之后,后来者再推出诸如此色号的腕表总会让人觉得拾人牙慧。而让你不由得开始思考,当初颇具辨识度的三色Chronomaster持有者们是应该一拍大腿直呼“买早了!”还是心里默默犯着嘀咕“还好买得早”?这些也不重要,至少在今年,蓝色一定是属于品牌的幸运色吧!
帝舵“樱花粉”&“火烈鸟蓝”
这款碧湾在熊猫盘取得巨大成功后,意料之中的开始走上叠色卡的路子,却又意料之外的选择了樱花粉和火烈鸟蓝。200米防水性能与柔美粉蓝色的对冲感,如同给潜水艇涂芭比漆。
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购买者从未戴它下过水,却在社交媒体上提交了相当数量的#潜水表#话题与摆拍。
百年灵“彩色Top Time”
Top Time自问世起就充满了色彩的传染性,每一款Top Time的盘面配色都与其对应的机械的涂装息息相关,通过表盘的色彩张力来表达各种机械爱好者的不拘一格和特立独行。
机械表玩家正集体患上“色号身份彰显综合征”,当“我应该买哪个颜色的盘面”“家人们,哪个颜色更能彰显实力呢?”等问题逐渐变为购表者在论坛征求意见时的机械式提问,这就带来一个诡异现象:当消费者讨论某款腕表时,色号代码的提及率已超过机芯型号。
在某知名论坛上,有人曾发帖询问:“PP 5711的橄榄绿(Pantone 18-0527)是否比AP 15500的松石绿(RAL 190 50 40)更高级?”色彩,正在异化为新型阶级符号。
更值得玩味的是潘通公司的角色转变。这个曾经的色彩咨询机构,如今俨然成为奢侈品界的“色彩教皇”,获得Pantone认证的色号,能让腕表产生更高的热度和更好的保值率。这让人想起中世纪贩卖赎罪券的教会,只不过如今的“救赎”,是视觉快感而非灵魂安宁。
帕玛强尼Toric全新万年历,因为颜色的变化,这个系列俨然以及成为了和传统正装表切割开来的“新正装风潮”开创者
在社交媒体的腕表帖子下,绝大多数的评论集中在“好看”、“多少钱”、“保值”而不是“机芯”、“技术”、“打磨”。拍出更好看的表盘所能获得的称赞和认同远大于拍出更好看的机芯纹理和打磨工艺。
这种“镜头优先”的设计哲学,催生出诸多难以理解的产物:某品牌的极光粉月相表,在弱光环境下几乎无法读时,但在柔光自拍中堪比美颜滤镜。某品牌采用镜面般光泽的表盘,反射率经过精密计算,确保在任何角度拍摄都不会出现手机倒影。
真力时Defy Extreme,镜面应该算什么颜色呢?
当年轻人在落日沙滩上高举手腕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时,表壳里的陀飞轮或许正在冷笑or哭泣。这场色彩革命的终极胜利,是让机械表从计时工具沦为光影道具。
翻开近十年的机芯年鉴,会发现一场隐秘的“技术静默”。以ETA 2892为例,这款1982年诞生的经典机芯,在2025年仍被十余个品牌魔改使用,如同给老爷车换装碳纤维外壳,内核仍是上世纪的技术遗产。
细心的爱好者应该不难发现,在诸多售价5万元以下的机械表中,搭载全新研发机芯的比例非常低,而色彩更迭的比例又非常高。讽刺的是,某品牌2024年推出的某系列全新配色潜水表,据说表盘镀膜技术投入是机芯升级预算的数倍。这让人想起智能手机行业的摄像头军备竞赛。当硬件性能触及天花板,厂商开始用滤镜算法制造创新幻觉。
我曾将几款彩色潜水表放入水族箱,关闭灯光后测量水下读时速度。结果显示,采用荧光色夜光的款式平均识别耗时比传统白色夜光要更久;某品牌的渐变色表在弱光下几乎无法分辨指针。这些为颜值牺牲功能性的设计,正在瓦解机械表作为精密仪器的立身之本。就像给消防车涂迷彩涂装,当潜水表的色彩方案违背水下可视性原则,所谓工具表就成了行为艺术。
现如今的年轻消费者中有相当大比例将拍照效果列为购表首要标准,而日误差作为机械表曾经居于榜首的指标,已经逐渐变得不再被多数人在意。
也许当代年轻人要的不是精准,不是可靠,不是下意识的抬腕读时;而是社交货币,是摆拍神器,是聚会上的火热目光。一块能在朋友圈收获200赞的酷炫潜水表,比陀飞轮更能定义当代年轻人的格调,比万年历更能带来视觉的震撼,比三问更能替代多巴胺的刺激。
劳力士蒂芙尼蓝蚝式恒动的价格曲线,完美诠释了色彩资本的运作规律:
首发期(2021年):公价4,900瑞郎,二级市场超额溢价。
狂热期(2023年):突破天际拍卖价,色号对拍卖结果“功不可没”。
衰退期(2025年):随着品牌推出新色号,价格回落。
炒家们总结出了潘通周期律:每款Pantone年度色的热度维持18-24个月,恰好在下一流行色发布前出货。这种资本游戏让机械表沦为色彩期货,其金融属性已远超工具价值。
曾专属于男表的品牌与配色,正被重新编码为无性别符号。
沛纳海 2023年推出的38毫米Luminor Due,经典的硬汉壳型搭配了清新的粉色,据专柜人员透露,关注此表的女性意向消费者占了多数——尽管我从不认为沛纳海会和女性有所牵连。
沛纳海Luminor Due庐米诺杜尔系列38毫米腕表,硬汉风秒变小清新
百年灵航空计时系列35mm冰蓝款大三针,据专柜人员介绍,很多年轻客户都仅仅会将其作为情侣对表的女表列入意向清单——尽管这支表设计的初衷是单纯的中性表。
色彩成为打破性别结界的关键密钥,在“蒂芙尼蓝”与“芭比粉”的攻势下,机械表终于摘下了“直男玩具”的刻板标签。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机械表行业正经历最分裂的进化:盘面是未来主义的,机芯是怀旧主义的;营销是潮牌化的,技术是博物馆化的。
这种矛盾在有些表款上达到极致,其表壳内藏着全新打造的,堪称无与伦比的机芯,而在展示时却又被精心设计的掐丝珐琅盘面抢尽了风头。这像极了当代社会的缩影:我们渴望技术突破的震撼,却沉溺于视觉刺激的速食快感。
不过我偶尔还是会幻想一下,机械表理性的回归。毕竟,最伟大的机械浪漫主义,从不是在色彩与机芯间二选一,而是让两者在对抗中孕育新生,就像瑞士雪山下,齿轮与彩虹的永恒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