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说表】从几百元国产“平替真神”,到实力派顶级王者!这12块表乐趣太多,我心中唯一真神是它!

  • 作者: ctime表态网 2025-06-26
  • 评论 0
“扮猪吃虎”


当时间在手腕上“咔嗒”一跳,跳字表(Jumping Hour)完成了最诗意的数字魔术。跳字表最大的特点是“静”与“动”的瞬时切换,它将时间切割成跃动的音符,当传统指针还在表盘上毫无波澜的旋转时,跳字已用更直接的方式,让时间在手腕上跳出它的脉搏。


在我们的印象里,以数字方式显示时间是电子表的“专利”。这是因为机械表的擒纵机构不能像电子表那样“计算”出一秒、一分、一时的长度,然后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图像,它只能控制齿轮以微小的步幅、匀速的旋转,利用“传动比”来“演绎”时间。但实际上,机械表以数字方式显示时间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大约1740年,英国制表师乔治·格雷厄姆(George Graham)就设计并制造了一款Regulator Clock(天文标准钟),利用小视窗加数字转盘显示小时,尽管并不是瞬跳,但也算得上跳字表的始祖。


截屏2025-07-01 11.34.09.png


对于跳字表而言,最大的技术挑战,在于瞬跳机械机构的设计以及瞬跳所需要的能量管理。这听上去就比传统的指针式结构要复杂的多。如今,机械腕表利用现代先进工艺再拾传统制表历史上的这颗“遗珠”,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并不为过。它“翻山越岭”,只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


在一众跳字腕表之中,我私以为以朗格的Zeitwerk时间机械为最,不仅跳时,也要跳分,盘面布局最为讲究。尤其当时间即将达到每个小时的整点,传统机械表并无任何特殊,但在Zeitwerk的表盘之下却暗流涌动、蓄势待发,秒针扫过60刻度的刹那,右侧分钟盘两个数字同时“咔嗒”变成“0”,左侧小时盘同步跳至下一个时刻,看着非常享受。


未标题-1.png


当然,跳字表不仅只有Zeitwerk,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跳字表之间的差异也挺大,下面就来盘点一些有代表性又有趣的“Jumping Time”。


朗格Zeitwerk时间机械腕表

既然朗格的Zeitwerk是我心中跳字表的“皇冠”,就先来看看这只“猫头鹰”。朗格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Zeitwerk时间机械腕表,尽管之前也有其他品牌的跳时表款,但在当时,以大型跳字方式分别显示小时和分钟,足以称得上前无古人的划时代产品。据说这是当代朗格制表师从著名的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五分钟数字钟汲取的创作灵感。而这座数字钟,不但拥有最早的跳字结构,也与朗格家族颇有渊源:早在1841年,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就是它的主要设计人之一。


WechatIMG28.jpg


为了美观,Zeitwerk的数字窗口大得有些“另类”(应该是市面上最大的跳字窗口了),并且呈左右两侧对称排列,与6点位的小秒盘构成了一个神似猫头鹰的图案,这也是表友对它昵称的由来。私以为Zeitwerk是盘面布局最具观赏性的跳时腕表了。


640.jpeg


Zeitwerk的跳分由两个数字圆盘配合完成,分别显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分钟,直观想象一下就会觉得它的机械程序非常复杂。更大的尺寸、跳分又很高频(每日需完成1440次精准跳动),由此产生的难题有很多,包括更重的数字转盘和更难控制的惯性,更长的跳动轨迹、更高频的跳动次数与更大的能量消耗。跳字过程又要在瞬间完成,启动、位移、制动不能拖泥带水,又要不偏不倚,尤其是在整点时间,机芯要同时推动三个数字圆盘同步移动,使得这一难度达到顶峰。


以Zeitwerk普通款为例,为了实现完美的跳字效果,其搭载的Cal.L043.6机芯结构非常复杂,零件数惊人的达到451个。这是个什么概念?类比一下我认为最复杂机械结构的三问功能机芯,比如爱彼CODE 11.59系列超级报时三问腕表Cal.2953机芯,零件数是362个。事实上,Zeitwerk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跳时装置,核心在于独特的恒动力系统和跳字机构。


未标题-1.png


那么,Zeitwerk到底是如何实现精准跳字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所以我尽量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来概述一下。普通机械表通过一个过轮(三轮)将能量传递给秒轮以及擒纵机构实现走时,而Zeitwerk的恒动力系统有两个过轮;其中一个过轮连接着中心轮负责提供动力,同时它还连接着跳分机构(为了表述方便,把这个过轮称作“跳时过轮”);另外一个过轮连接着秒轮以及擒纵机构(姑且把这个过轮称作“走时过轮”)。两个过轮同轴,但相对独立,它们之间连接着一个螺旋状的零件,这里叫它“蓄能发条”(看上去有点像游丝的形状)。走时过轮一方面要给跳分机构提供足够实现瞬跳的能量,一方面也要给蓄能发条提供能量。蓄能发条周期性的储存能量并用来驱动走时过轮和擒纵机构。这个过程中的跳分机构启动、跳跃、制动以及能量管理,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擒纵”结构来实现精准控制的。


未标题-1.jpg

L043.1机芯的Remontoir恒动力系统示意图


这个特殊的“擒纵”结构中有一个“Y”字形类似擒纵叉(一头有红宝石瓦叉)的杠杆,由于它属于恒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我们姑且叫它“恒定叉”。它一端连接着一个特殊的齿轮,这个齿轮与秒轮同步旋转,上面安装有一个固定钉,齿轮每旋转一周,固定钉就会拨动恒叉摆动(复位则通过一个复位簧实现),进而撬动另一端的两个红宝石瓦叉可以嵌入或脱离两个具有缺口的特殊齿轮(姑且叫它锁定轮),就能控制锁定轮旋转还是静止。锁定轮又连接着跳时过轮,从而实现了跳时过轮的锁定与释放。两个锁定轮交互锁定走时过轮,只留给它一瞬间释放能量,驱动跳分并完成蓄能发条的储能。恒动力系统的闭环由此完成。


1484208751419023572.jpg


当然,Zeitwerk完整跳字过程比我上面描述的还要复杂,看不懂也没关系,认识到它设计的有多巧妙且精密就足够了。另外,Zeitwerk不但可以通过表冠正向、逆向调整时间,还专为小时轮系设计了离合装置,可以通过4点位的按钮快速调整小时时间。



想必任何一个对机械表机械结构痴迷的表友,都会对Zeitwerk梦寐以求。如今,Zeitwerk系列的表款也已经比较丰富了,既有普通款,也有日历功能款、“Lumen”18K蜂蜜金款等。另外还有天花板级别的三问功能款,只不过它仅仅限量30枚,而且它是首枚采用以10分钟为第二问报时单位的三问报时腕表,相比以15分钟一刻为单位的报时,这样更加容易计算。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能获此一枚普通款,也是三生有幸了。


640-23.jpeg

Zeitwerk时间机械三问腕表


其他品牌的跳时腕表也很多,但能够和朗格Zeitwerk一样能实现分钟跳字的,就凤毛麟角了。我见过的也只有IWC万国和F.P.Journe的两款表了。


IWC万国“致敬波威柏(Pallweber)”150周年特别版

万国“致敬波威柏(Pallweber)”150周年限量款也堪称独特,跳时窗口居上,也是双刻度盘的跳分窗口居中,小秒盘居下,黑色线圈让盘面显得不那么空。尽管没有“猫头鹰”的盘面那般美妙,但配合圆润的表壳、线耳和极润的漆艺表盘,也是一款不可多得且极具辨识度的作品。



历史上万国对于跳时表的推广功不可没。早在1884年,万国表就采用了萨尔茨堡钟表匠约瑟夫·波威柏(Joseph Pallweber)开发的波威柏系统(Pallweber),制造了IWC历史上第一枚“数字”怀表,这也是跳时表第一次被批量生产,致敬之说由此而来,只是跳字技术已经大有不同。Cal.94200机芯的研发,充分考虑了高频分钟跳字的能量损耗,专门为其设计了专有的发条盒,为跳分轮系提供动力,同时配有一个锁定装置,确保跳字的准确。


JIN_3761.jpg


F.P. Journe Vagabondage“流浪者”

F.P. Journe的“流浪者(Vagabondage)”是2010年推出的,整套包括3款,其中一款和万国Pallweber致敬款的窗口布局相似,但是跳字机构又和Zeitwerk比较类似,也设计了一套自己的恒定动力系统。


WechatIMG26.jpg


WechatIMG23.jpg


跳字一旦涉及分钟,机械结构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所以绝大多数的跳字表只是跳“时”表(Jumping Hour),即只有小时以数字方式瞬跳显示。


Gerald Charles Maestro GC39

首先,我想介绍一款在跳时结构上非常有代表性的高级腕表,来自Gerald Charles品牌创立25周年的纪念款Maestro GC39。Gerald charles 是由Geraid Charles Genta(罗杰·查尔斯·尊达)于 2000年创立的品牌。


Gerald-Genta-singapore-1982.jpg


尊达先生的大名一出便可名震四海,以其名字命名的品牌,作品想必不凡,我就特别中意这枚纪念款,以该品牌尊达时期推出一款型号为GC39跳时表为原型。优雅的壳型、在放射纹雕刻的盘面中嵌入青金石,不光“长”得好看,它还具有非常高级跳时表的典型结构设计——利用“蜗形齿轮”完成跳时所需的蓄力与释放。


WechatIMG21.jpg



积家翻转系列九十周年珐琅腕表

积家今年在日内瓦“钟表与奇迹”表展上发布了一款REVERSO TRIBUTE NONANTIEME ‘ENAMEL’翻转系列九十周年珐琅腕表。在积家的各个产品系列里,我是最喜欢翻转的。虽然脱胎于马球运动,严格意义上根源是运动表,但它却演绎出了独一无二的正装表优雅气质。我尤其喜欢双面显示的翻转,可谓巧妙的利用了“翻转”的特点,如同买了两块表。


截屏2025-06-30 15.36.38.png


截屏2025-06-30 15.35.10.png


这块作品除了珐琅等工艺卖点外,与以往双面时间的翻转表款大有不同,背面“葫芦”形时间显示区域里,集合了跳时、昼夜显示和转盘型分钟显示主项功能,整个盘面在珐琅星月的背景下,有种斗转星移的即视感。珐琅+跳时,注定了这块表价值不菲,工价高达64万。


截屏2025-06-30 15.35.41.png


萧邦L.U.C Quattro Spirit 25 跳时腕表

其实类似的跳时萧邦往年就推出过,所以今年的新品让人眼前一亮的倒不是跳时,而是它的盘面,看上去由数量非常多的六边形拼接而成,每块都作了拉丝处理,拉丝的效果有点像竹叶的纹理,拉丝的方向交错排列,反射的光泽给人一种阳光里生意盎然的感觉。跳时窗口在6点位,分钟由一根分针指示,并没有分钟刻度,这一点设计的蛮好,否则会破坏盘面的视觉效果。


截屏2025-07-01 11.51.14.png


这块萧邦搭载的机芯型号是Cal.LUC 98.06-L,跳时机构是在萧邦自产的8天长动力机芯Cal.LUC 98.01-L上叠加跳时功能模块而成。这个长动力机芯我挺喜欢,本身打磨就不错,长动力技术也很优秀,采用了萧邦的专利技术“Quattro”,由4个发条盒,两个为一组上下串联,两组左右排列并联,由此可以保持长动力下输出力矩的稳定,从保持走时的准确性。


未标题-1.png


这种模块式的跳时结构,相对上面提到的具有蜗形齿轮的跳时结构要稍微简单一些。概括来说,就是利用分轮驱动凸轮,凸轮撬动小时盘跳转实现。但是分轮和凸轮之间还需要蓄能簧片和杠杆,凸轮的每次跳转也需要定位,实际上要实现瞬时、精准的跳转也没有那么简单,而且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小时可以前后前后调整了。


截屏2025-07-01 12.07.49.png

萧邦于龙年推出的L.U.C Quattro Spirit 25 祥龙跳时腕表


卡地亚Tank à Guichets腕表

这枚腕表初看上去有点“怪”,“Guichets”是窗口的意思,所以有人把它翻译成“带窗户的坦克”,它的整体设计倒是让这样的翻译有点形象。这并不是卡地亚的首款跳时Tank,它的原型表早在1928年就已经问世,样子和这枚新款几乎一样。


未标题-1.png


说它“怪”,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常规表盘,只是在拉丝面板上有两个窗口,一个以跳时的方式显示小时,一个以转盘的形式显示分钟,至于好不好看,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另外今年一同推出的还有一枚限量发售200枚的铂金表款,小时显示窗位于10点钟位置,而分钟视窗则呈倾斜角度,位于4点位置,非常不对称的设计,是另一种卡地亚的味道。


未标题-1.png


香奈儿MONSIEUR DE CHANEL BLUE EDITION腕表

香奈儿近几年推出的腕表可谓可圈可点,不光机芯研发水平如日中天,盘面设计感也极具时尚感。这枚新款的跳时窗口被设置在了6点位,连窗口的设计都很美观;小秒针在其上,分钟则是需要配合逆跳功能的扇形表盘。整表显示出来的高级感溢于言表,只是有些可惜,通过背透并不能看到Cal.1机芯的跳时结构,估计是被设计和安装在了机芯正面。


WechatIMG5198.jpg


另外还有一些非常有特点的跳时腕表,比如宝格丽Gerald Genta系列,在被宝格丽收购之前也是尊达先生设立的品牌,跳时和分钟逆跳俨然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特色,我尤其觉得有趣是“米老鼠”跳时表,分钟的指针被做成了米老鼠的一个手臂,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方向。


截屏2025-06-30 15.46.59.png


再如瑞宝的“独眼龙”跳时腕表,也属于品牌非常有特色的设计,尤其是新品好的表盘还使用了玑镂工艺,看着非常精致。很多更顶级的品牌也有自己的跳时腕表,比如百达翡丽的5275P-001跳时自鸣腕表、江诗丹顿的Saltarell 43041跳时逆跳腕表,等等。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WechatIMG24.jpg


上面提到的不论是跳字还是跳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贵!起板十几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望梅止渴”。如果要问有没有稍微便宜点的跳时表,答案是:还真不多。


Meister Singer Salthora Meta X腕表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相对小众的德国品牌Meister Singer的Salthora Meta X腕表,它一改品牌单指针(时针)设计的传统,小时以跳时显示,分钟以分针指示,属于该品牌能够看得清几点几分的少数表款。


截屏2025-07-01 12.04.03.png


这块表同时是一款潜水表,所以不得不这么准确设计:保持一根针的设计风格,又能实现潜水表准确读“分”的需要。另外,这块表的跳时机构也是模块化的,加载在Sellita SW200机芯上,这也是它相对便宜的原因。


WechatIMG25.jpg


如果Meister Singer还是觉得贵,只想花一点钱就想获得还不错的跳字体验,那只有国产跳时表(当然,跳分就不要惦记了)可以拯救你了。


凡致跳时腕表 

国产亲民品牌凡致就推出了多款款跳时表,价格只有惊人几百块钱,跳时还实现了瞬跳,以这个价格销售简直难以想象。有几款我觉得非常不错,盘面设计均衡,跳时窗口的大小比例协调。其中,一款跳时位于12点位,分钟通过一根宝玑针指示,盘面整洁干净,非常素雅。


WechatIMG18.jpg 

一款跳时窗口位于12点位之下,同样以单指针指示分钟,但在6点位增加了小秒针。配色非常丰富,既有“三文鱼”色、复古绿色、中国红色等热门配色,还有彩虹字、拿铁色等有个性的颜色。我最喜欢拿铁色那款,盘面立体感和层次感都让人觉得它怎么会这么便宜!

 

WechatIMG19.jpg


另外凡致还有一款黑色搪瓷盘面搭配雕花的生肖马跳时腕表,我也很喜欢。这个马形剪影由搪瓷表盘框出,马形图案用卷草雕花修饰,雕刻细腻,光泽闪烁。数字跳时采用行醒目的红字,位于12点马头顶部,整个盘面赏心悦目。由于雕花几乎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所以这块表比上面两款稍贵,但也只有不到3000元。只可惜它限量50枚,早已售罄。希望凡致还能推出其他生肖的类似款。

 

我还专门了解了下凡致跳时表的结构,不得不佩服国人的聪明才智,瞬跳往往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凡致机芯竟然利用两个定位簧就解决了:它把跳时结构连接到分轮上,分轮上有一个固定钉,分轮每旋转一周一个小时就拨动一次小时盘前进一个小时刻度;同时,小时盘由两个定位簧固定,一个用来缓存分轮的能量,并在经过临界点后瞬间释放,实现小时盘瞬跳,这时另外一个定位簧用来截停。尽管听上去结构上比较简单,但实际上的两个定位簧的软硬弹性至关重要,太硬了跳不过去,太软又拖泥带水,决定了跳时的速度和位置的准确度,这需要反复不停尝试才能确定。

 

每一次“咔嗒”轻响,都是微型机械宇宙的一次呼吸,它把无形的时间流逝,凝固成数字跃动的魔术瞬间。看多了传统机械腕表时间的流动,拥有一枚跳字腕表,肯定会获得更大的乐趣。


 
  • 已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