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中的鸡肋,不实用的实用——后石英风暴的擒纵发展史
184回复

对于机械表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擒纵相当于机械表动力的一个闸门,负责收放动力,达致动力输出的平稳,从而达到尽可能理想的走时性能。




自从1850年代以降,马式擒纵(又称杠杆擒纵)成为了量产表的不二之选,奠定此款擒纵在量产表中地位的,当属美国华生的1857型表款:






不同样式的马式擒纵例图:




英式杠杆擒纵




瑞士杠杆擒纵




距1850年代又过了一百一十年左右,始于1969年,盛于1970年代的石英风暴,彻底摧毁了机械表作为实用的计时工具存在的意义;然而,在已经退化成了大西洋岛国的英伦三岛,有一位高端制表师,说出了这样的话:“在1960年代,电子钟表技术大行其道的年代,钟表生产商都说电子表石英表这些玩意就是钟表业的未来;对于机械表的未来,他们一致认为,在本世纪结束前,机械表就会完全成为历史,我不相信这种论调...”






这位制表师,就是后来以钟表修复,精美高端的定制作品,以及其基于前人实验性技术作品的基础上改良出来的同轴擒纵名声大噪的大师乔治丹尼斯(George Daniels,1926-2011)。




注:本文虽然会提及所有自1970年代以降的非马式擒纵,但是重点在丹尼斯发明的同轴擒纵。



好文 是不是还有啊 难道我插队了?

看看当初的风暴 想像下既要到来的iwatch 是否还会风云再起呢?

今天下午单位无事 准备就这个问题跟小闹大战300回合

先午睡20分钟 等小闹出招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4-6-25 11:48 编辑
同轴擒纵的技术根源:




有人说,丹尼斯的同轴擒纵有宝玑的技术元素,这话不假:作为机械表动力的收放阀门,擒纵的技术追求就是低能耗,高效率,低磨损,最好无需润滑。


宝玑有云:“给我完美的润滑油,我就给你完美的表。因此可见润滑问题和高运作频率的机械零件摩擦和磨损问题的重要性。








然而,真正启发丹尼斯同轴擒纵的制表师,是德裔美国制表大师查尔斯·法苏(Charles Fasoldt,1819-1889):


















法苏的这款擒纵号称“无需润滑的天文台擒纵”(发明于1859年),事实上,这是一款重叠两个擒纵轮的马式擒纵。
尽管这款设计的确能够提高整块机心的耐冲击性(
这一特性在当年参加纽约州阿尔巴尼地区蒸汽引擎生存竞赛的6号作品上表露无遗,只有这款6号作品在蒸汽引擎的强烈震动下保持走势;另外,法苏的表都是没有采用双圆盘摆轮的,所有记载法苏作品的文献却没有提及其作品出现过反摆,这当中应该有这种擒纵的功劳)
,但是由于比起原有的马式擒纵多了一套叉瓦和擒纵轮(指的是双层擒纵叉和擒纵轮),所以大幅增加了机心的运行负担,能效非常低。




6号作品例图:























丹尼斯在1979年发表其怀表版本的同轴擒纵(该款擒纵只有在丹尼斯制作的陀飞轮怀表装备),在法苏擒纵的基础上改成了下图中的模式:








典例: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75年,丹尼斯就已经在不同品牌的手表上进行同轴擒纵微型化的实验了:




装备腕表版本同轴擒纵的欧米茄星期日历计时表(拉马尼亚5100机心,成于1975年)








同样完成于1975年,装备腕表版本同轴擒纵的超霸系列欧米茄自动计时表(拉马尼亚5100机心)








1980年,一款31X系列的百达翡丽自动机心成为了丹尼斯腕表版本同轴擒纵的实验体:













1983年,真力时的天下第一自动计时机心成为了腕表版本同轴擒纵的实验体:













1985年,Urban Jurgensen出品,基础为FP1185自动计时机心的表款成为了腕表版本同轴擒纵的实验体:








1989年,装备3135机心的劳力士蚝式16220成了名副其实的白老鼠(连表盘都是白的):








到了1996年,一块装备ETA2892A2机心,连署名都没有的的汉密顿手表成了史上第一款ETA基础的同轴实验体(所谓的欧米茄千禧款,丹尼斯千禧款就是这款的基础上搞出来的):








终于,在1999年,为了迎接千年一遇的千禧年,丹尼斯和欧米茄合作,发表了在1120自动机心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同轴机心,也是2500系列A型的雏形:



丹尼斯的版本都是非限量版本













欧米茄黄金版本限量999只,丹尼斯获赠编号00/999的那款:








美丽的表底雕刻和包装:








千禧版本机心:








精美的丹尼斯版本包装:








曾经拥有或者直到现在还持有2500版本同轴表款的朋友们都知道,2500机心是个灾难性的存在,所以在2007年,欧米茄推出了完全为同轴擒纵度身定做的8500系列机心:


















大家仔细看可以注意到,Cal.2500的擒纵轮是双层的,而Cal.8500则是三层擒纵轮。实物照片中还可以发现,擒纵叉右臂造型也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弯曲。从这些变更可以看出原先设计上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1,双层擒纵轮的小轮既要担当动力传输的轴齿,又要作为擒纵叉中间瓦的擒纵齿,齿形比较特别,任务繁重。
2,擒纵叉右臂和擒纵轮大轮比较接近,如果间隙配合不恰当容易互相干扰。

又,通过查看Omega 官方 Technical Guide 发现:同轴擒纵并非传闻所说不需要润滑,而是需要谨慎润滑!!!他们使用的并非常见的擒纵系统专用润滑油(或称马脚油),而是普通的轮系用油!两者都需要谨慎的微量,加油技术难度较普通机芯来得高油量控制需相当精确。

2011年,欧米茄推出9300系列自动计时机心,同时对同轴擒纵进行了进一步改造,自此,同轴擒纵的发展基本定型:

丹尼斯传人也在自家同轴擒纵的基础上做了同样的修改:




有关同轴擒纵的技术,请参考曹公写的有关同轴擒纵的技术文章:
http://bbs.ctime.com/thread-6131-1-1.html





千禧版真的好喜欢啊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1:16


今天下午单位无事 准备就这个问题跟小闹大战300回合
无任欢迎,尽管出招!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6-25 11:49


无任欢迎,尽管出招!
为什么很多石英风暴之前的擒纵模式不用了?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4-6-25 11:58 编辑
2001年,
雅典旗下的欧克林正式把双轮擒纵改名为“双向擒纵”,放在了自家的旗舰——奇想:





最早期版本的齿型:


技术特征



1.两个形状完全相同并且互相啮合在一起(擒纵轮之间直接啮合或者间接啮合);



2.在两个擒纵轮之间对称位置设置一个杠杆与它们分别配合从而实现了类似于杠杆式擒纵机构的全周期运动,此杠杆通过两个限位钉来控制摆动,它的作用是负责将能量不断的输入给摆轮游丝系统。




技术优势



整体布局处于对称状态,分解了传统杠杆式擒纵机构的两个半周期由一个擒纵轮完成的工作,变成了两个擒纵轮来完成。


其实质是通过两个擒纵轮的联动,再加上中间位置杠杆的辅助协调使得擒纵机构整体运转所需要的能量降至最低,更多的能量输送给摆轮游丝系统,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降低了损耗。


“双向擒纵机构”经历了一次齿形方面的改进和多次材料方面的革新,而不断地变革目的是改善机构的性能,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让此机构成为Freak最有保障的“心脏”。“双向擒纵机构”所经历的革新分为两部分—材料革新和机构革新。




第一代“双向擒纵机构”



在结构试验阶段,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整个擒纵系统不能保持长时间运转,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停止工作。


原因是由于双擒纵轮在巨大的驱动力作用下相互啮合高速转动,不论采用哪种金属材料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高速磨损这个最棘手的问题。
(已故的总裁罗夫施耐德曾经说过,铝这种材料在金属材料中算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强度严重不足,很快就卷齿损坏了。)




当时,瑞士NeuchateI大学所属的微技术学院和其附属的瑞士电子和微技术公司(CSEM)刚实验成功一种采用光感成型技术制造的半导体硅微型钟表零件,雅典和CSEM一起改良了该技术生产出适用于“双向擒纵机构”的硅擒纵轮。



它使得“双向擒纵机构”成功运转获得了新生,成就了雅典Freak陀飞轮腕表的问世。




随后,雅典为了追求机构的完美性能,与德国制作超薄钻石芯片的专家(德国GFD公司)共同合作,运用DRlE深层离子蚀刻技术(Deep Reactive lon Etching),将擒纵轮的材料变为硬度高、摩擦消耗小、没有磨损的材质--钻石,更进一步提升了此擒纵机构的运作效能和寿命,于2005年推出“Freak DIAMOND HEART”。














2007年,雅典推出了将多晶钻石和硅晶体合二为一,使之成为既轻巧又易于设计的崭新材料“FreakDlAMonSIL”。这种材质是由专门制造优质精密硅晶体零件的生产商Sigatec与德国以盛产工业用纳米钻石零件闻名之合作伙伴GFD共同研制,通过纳米技术将多晶钻石种植在未经加工的硅晶体之上。




可惜的是,这款双向擒纵的量产之路非常坎坷,品牌在2006年发表了限量1000只,装备唯一一款装备双向擒纵的160机心的160周年庆表款后,再也没有装备双向擒纵的量产型基础表款问世:









特别鸣谢:曹公
http://bbs.ctime.com/thread-6242-1-1.html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1:52


为什么很多石英风暴之前的擒纵模式不用了?
擒纵技术的研发和量产是最吃力不讨好的,看看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辅佐的同轴和双向擒纵的发展史之坎坷就知道了。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6-25 11:57


擒纵技术的研发和量产是最吃力不讨好的,看看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辅佐的同轴和双向擒纵的发展史之坎坷就知 ...
很多人很鄙视2500的存在 但是话说回来 要不是2500的存在也不会弄出稳定的8500来 还有就是价格上来说2500要实惠的多了 所以我觉得对于2500我们还是应该抱肯定态度的 人无完人 何况是表

丹尼斯的表真想拥有一块啊 有些中毒了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2:05


很多人很鄙视2500的存在 但是话说回来 要不是2500的存在也不会弄出稳定的8500来 还有就是价格上来说2500 ...
2500功过并存,既是必要的实验平台,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真要下手,我会选择红金款的海马年历表。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2:05


丹尼斯的表真想拥有一块啊 有些中毒了
定制版本的丹尼斯作品的确不错,不过,你们自己专有的定制表意义更大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6-25 12:07


2500功过并存,既是必要的实验平台,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真要下手,我会选择红金款的海马 ...
是啊 8500虽然不错 但是价格还是不平易近人 还是2500时代 价格靠扑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6-25 12:08


定制版本的丹尼斯作品的确不错,不过,你们自己专有的定制表意义更大
他做的表很优雅 看表壳后边的印记 小巧精致 虽然大家印记大小都差不多 但是表圈窄就显得特别的精致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6-25 12:07


2500功过并存,既是必要的实验平台,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真要下手,我会选择红金款的海马 ...
但是 既然8500已经成熟了 还是建议买新款机芯 毕竟图个安心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2:09


是啊 8500虽然不错 但是价格还是不平易近人 还是2500时代 价格靠扑
奢侈品从来就不是靠低价作卖点的,除非价格较低的旧款真的在设计和品质方面远胜新作。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4-6-25 12:10


他做的表很优雅 看表壳后边的印记 小巧精致 虽然大家印记大小都差不多 但是表圈窄就显得特别的精致 ...
丹尼斯作品本来就是在向宝玑和怀表时代的英国高端制表业致敬

我觉得擒纵的设计还是简单实用比较好 双轮这种我觉得真心没必要 因为并不算技术上的突破 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