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的真正私房菜
4回复



肖氏的真正私房菜---弦乐四重奏


朱磊

据说,室内乐是古典音乐殿堂深处的少林扫地僧。在乐迷们喜欢过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场合的音乐之后,室内乐是最后会被经历的题材。业界公认贝多芬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四重奏又是殿堂中最具有深度的两颗明星。本期推荐聆听的音乐,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肖氏作品中的真正私房菜。

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唯一誉满全球的大作曲家。为什么写他是唯一,俄罗斯不是有类似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等等一大帮足够重量级的作曲家吗? 哈,看来大家都没有睇透字里的机关,苏联是什么概念?是一个曾经的共产党执政的头号强国,可惜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都没有想到,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仅仅在几十年里就土崩瓦解,给俄罗斯国家和民族来了个大忽悠。在短短的几十年独裁统治里,无论是斯大林时期的肃反运动还是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有着十分恐怖的政治斗争和各种运动。而肖斯塔科维奇正是在这样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成为一名国际知名的音乐大师的。但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如此一名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创作作品的时候,却要过多的考虑政府,文艺评论界甚至国民的要求,这真是特殊环境下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肖斯塔科维奇算是纯正知识分子家庭,这在当时的俄罗斯以至之后的苏联来说,都是极其敏感的家庭出身。他的妈妈是一名专业的钢琴家,这使得肖斯塔科维奇从小就因为良好的启蒙进入了格拉塞尔音乐学校读书。1917年,仅仅十一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就展现了傲人的创作天赋,他撰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十月献礼》等政治意味极强的曲目,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患得患失的政治作曲家奠定了不知是喜是忧的基础。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钢琴和作曲成了他的专业,但他自己对作曲更是有着十足的兴趣。几年的学习里,他的创作能力异常高涨,创作了十余首著名的学院派作品,包括了著名的第一交响曲,这时候的肖斯塔科维奇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包括瓦尔特都专门指挥过他的作品。在他学习期间,苏联正式成立。他亦然以一个新的国家的光荣一份子站在艺术创作的领奖台上,环顾四周,他的天赋和技巧,他的学识和专业,都已经是最棒的了。而对于他自己的童年,他自我解嘲道:一个作曲家的传记中最没有意思的部分是他的童年,前奏曲都差不多,读者不耐烦地想看赋格。
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音乐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同正在形成的苏维埃音乐文化展开了激战。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些作品也受到了影响,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然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独裁和残忍的统治者,斯大林来了。整个1920-30年代,先是以肃反为名义的大清洗造成上百万的人被劳教、屠杀。不光是军政两界,科学家,艺术家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群也整整被杀害了两千万人之多!之后1932年的农业集体化造成了乌克兰大饥荒,整个苏联陷入粮荒和物资匮乏。肖斯塔科维奇的一些相知,朋友,亲属都死于这场因为政治引发的灾难,这给肖斯塔科维奇留下了深刻的哀痛。
二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在 这些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l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年当全美国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哀时又演奏了《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于是在苏联重又引起一番对肖斯塔科维奇 创作的批评和争议。直至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这部作品再次获得了好评才算了结。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把他的《第八交响曲》与伏契克的不朽之作《绞刑架下的报告》称为姊妹篇。

听起来,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之路真是光辉灿烂,但真正的幕后呢?其实每个名人炫目的光环背后,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甚至痛苦:1934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手法新颖大胆,遭到来自政府官方的批判:“这种音乐令人难以捉摸,唱歌被喊叫所代替,它是故意做得颠倒凌乱,苏联音乐中这种倾向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小资产阶级的革新,结果是脱离真正的艺术,脱离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文学。歌剧作者借用了爵士乐中那些歇斯底里、痉挛、癫痫的东西。”几天后,肖斯塔科维奇的舞剧又受到《真理报》的批判:“木偶式地歪曲集体农庄的生活”。十天内连遭两番轰炸,这种处境令人不堪设想。由于被迫的圆滑处事,他被认为“虚心接受正确批评”,从而暂时度过了难关,在大清洗中没被杀害。看到与自己同时受批判的戏剧家梅耶荷德的悲惨命运,肖斯塔科维奇不禁胆战心惊,从而认清了现实的残酷性,暗自思忖,要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1948年,肖斯塔科维奇在接受苏共重新对他的批判时,肖斯塔科维奇承认自己的"艺术观点改造"不彻底,并保证今后要向"民间艺术"靠拢。斯大林大清洗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在本国受到禁演。但是却被要求去做一件让他心里很不安的事情--去美国演出。冷战时期,肖斯塔科维奇在自己作品被禁演的情况下被利用拿去做公关活动,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耻辱,所以肖斯塔科维奇拒绝前往。斯大林主动打电话威胁干预,才令肖氏成型。到美国后,演出大获成功,他的音乐在美国受到了狂热的欢迎,但是他又担忧他泄露了一些对苏联的看法,会让他回国后被处死。肖回忆说,典型的斯大林就是这样,既要将别人置于死亡境地,还要让他随着自己的音乐跳舞!对此,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里这样写道:首先,暴君是又卑鄙又聪明又狡猾的人。他们知道,对他们的肮脏勾当来说,如果他们装出一副风雅饱学的模样,那要比露出无知、粗野的腔调有利的多。让那些动手干这种事的人、那些爪牙去当粗汉好了,爪牙是以粗鲁为荣的。所有的走卒爪牙、谄媚之徒和卑鄙小人也无不拼命想要他们的领袖和导师成为无可争议的绝对的思想巨人和大文豪,这就是这些肮脏的谎言得以继续存在的第二个原因。

为了逃避政治压迫,肖斯塔科维奇吧自己的精力转到纯音乐作品创作上。这些只有简单旋律和复杂和声的室内乐,完全无主题。或者说只要作者不声明,主题无人能识破。这就是肖氏的私房菜,也是唯一几乎没有压力的创作:弦乐四重奏。

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一共15部,其跨度从其三十余岁一直延展到去世,可谓横跨作者的创作生涯。其中,第一很短,旋律很好听,类似贝多芬的早期作品。第八是受轰炸德累斯顿的影响而创作,表现出过多的力量或充满萧瑟的荒凉。它周身紧迫,有一种让人不安的凄凉。第四从开始的欢畅一下转换到阴暗,有神来之笔。第五是唯一一首和交响曲有联系的作品,第六是他的第一首后斯大林时期作品。和第四,第五四重奏比较而言,它大体上轻快,而且毫无疑问,比先前那些奇怪、令人难以接近的奉命之作, 它更加突出了舞曲般的节奏和抒情化的描述。暗色调的确也存在--一直若隐若现地朝结尾发展,就像叵测的潮水来临,迷漫海岸。1960年有两首四重奏诞生--短小的第七号和重要的第八号。第七是题献给他妻子的作品。这部作品有一种十分惊人的风景化效果。在激情和张力间游移,赋格方式的笔划体现出分明的层次感。第十三号四重奏是唯一具有单一乐章的作品,在中提琴的主宰下,极度黑暗。十四号作品是大提琴为主的风格,而十五号作品也是一部表现绝望的作品。开始部分以幽灵般的黯淡。聆听者会为那种存在于作品的不和谐音与拘禁的狂乱间的对立而不安。演奏这套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四重奏团,是俄罗斯著名的鲍罗丁四重奏团,这个团成立于1945年,是俄罗斯最大牌的四重奏团体。肖斯塔科维奇在世的时候,经常去团里指导团员的演出。鲍罗丁四重奏团演奏这套曲目超过了五十年的历史。不听这个版本,那真是肖迷们的遗憾了。



附:四重奏作品列表:


  第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49(1938)
  第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68(1944)
  第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73(1946)
  第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83(1949)
  第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92(1952)
  第六弦乐四重奏 作品101(1956)
  第七弦乐四重奏 作品108(1960)
  第八弦乐四重奏 作品110(1960)
  第九弦乐四重奏 作品117(1964)
  第十弦乐四重奏 作品118(1964)
  第十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122(1966)
  第十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133(1968)
  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138(1969—1976)
  第十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142(1973)
  第十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144(1974)

正是这样严酷的环境成就的名家才值得让人记住,不过,我最欣赏的肖氏作品还是Tahiti Trot

艺术被残酷的政治所禁锢,不可想象。

Angel 发表于 2014-5-1 01:15


艺术被残酷的政治所禁锢,不可想象。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还可以做出这么优秀的作品,就更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