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零售业大佬说Apple Watch
2回复

[table=98%]
[tr][td]本文选自华语圈最专业的钟表杂志时间·艺术2015年3月·第五十三期
原文标题:挑战和共赢
撰文:管齐军(全球最大钟表零售商-亨得利集团零售事业部大陆区总裁,逾二十年钟表行业经验。)



表叔王寂给我这一期的截稿时间是3月9日,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因为这一天恰好是苹果公司在旧金山举办神秘新品推广会的时间,虽说神秘,关注者其实都知道苹果的智能手表会是这一次盛会最受关注的焦点,所以,我觉得从手表业内人士的角度谈谈苹果智能手表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是王寂给我的命题作文。尽管去年下半年库克已经花了较大的篇幅在新品发布会上揭开了苹果智能手表的面纱,但在具体定价、上市时间、详细功能、续航能力等具体细节上却采取了顾左右而言他的策略模糊处理,不管这属于吊胃口的营销策略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基于大家尤其是果粉们对于苹果新产品狂热的期待和对可穿戴智能产品越来越高的期望值,苹果智能手表已经赚足眼球,为成功上市奠定了基础。果粉们的信仰不仅因为苹果logo所代表的气质乃至气场,更因为其在电脑、音乐播放器、手机、平板等产品领域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和颠覆,这一次,轮到了手表(截至目前最被接受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型),兴奋和热议是必然的。从苹果官网的产品介绍来看,一如既往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专利技术、功能整合,当然也包括了一贯高大上的定价策略,苹果基因依然传承。有果粉自然就有果黑,主要的质疑集中在了方形而非圆形的非主流产品外形、独立功能欠缺而沦为手机附属品的鸡肋效应、续航时间的局限(截至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遍瓶颈)、过高的定价等等,也不无道理。


作为一直靠传统钟表行业吃饭同时又是入门级果粉的我,面对苹果智能手表的推出,心态自然远比多数人复杂,刹那的兴奋、恐惧之后,挑战甚至颠覆还是革新与共赢,冷静的思考是首要而且必需的。
对现代消费者而言,实用、便捷、高效、审美、合适的价格以及心理的满足感(无论来自外在还是内在),都是一款成功产品主要的衡量要素。在没有实际体验之前,我只能基于目前的信息对苹果智能手表的现在和未来发展以及对传统手表行业的影响作出我自己的判断。传统手表尤其是中高端手表产品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计时功能,在客户审美和心理体验方面深耕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这个角度看,除了对于忠实的果粉(技术崇拜的那一类除外)以及炫耀性消费为主驱动因素的市场,传统手表和苹果智能手表相比甚至具备一定的优势;从功能延伸和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苹果智能手表无疑具备更多的卖点,但正如对该产品“手机附属品”存在价值的质疑,在通过后期开发使该产品从手机附属品发展成为功能独立甚至驱动型产品之前,第一代的苹果智能手表本质上仍然属于披着手表外衣的智能设备。换一个角度看,智能化方向其实也给传统手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于传统手表而言,后发也可以成为优势。仅就目前的智能手表的功能而言,进入门槛并不高,这一点通过在淘宝搜索智能手表能看到几十上百款相似产品就可以证明。从积极的角度看,吸引更多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群关注手腕上的“配饰”或者“设备”,对整个手表行业绝对不是坏事。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该产品在表带、表扣及材质等方面的创新,关键要看传统手表是否有兼收并蓄、积极创新的胸怀与激情,毕竟,根据相关市场调研机构的分析数据,苹果智能手表的预计出货量将达到3,000-4,000万只(乐观预测是6,000-7,000万只),这个数量已经达到并超过天梭表过往10年的产量总和,对传统手表业务没有冲击和挑战是不可能的。


我特别留意到该产品推出黄金材质的款式,这在此前苹果新产品策略上是从未有过的,期望这是说明苹果在中短期内没有改变主产品外观设计的计划并有后续升级换代的相应安排,否则,根据目前了解的皮带金表50,000人民币以上、金带金表100,000人民币以上的定价策略,如果按苹果已成为惯例的产品更新周期,明年就变成仅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着实有点坑爹了。
争议,无论对于创新还是对于苹果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苹果企业其实是由一群人而非一群神组成的,盈利依然是首要任务,所以仅仅从情感的角度盲目崇拜或简单否定都注定是一种局限。以中高端机械手表为主流的瑞士品牌经历过石英机芯技术的巨大冲击,绝非脆弱和不堪一击,用开放的心态关注、研究、学习与改进,共赢和发展才是更大机会出现的局面和趋势。

[/td][/tr]
[/table]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