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表要怎么做?顶级收藏家张澍生先生为国产表把脉。
17回复

本帖最后由 表叔王寂 于 2014-5-7 16:42 编辑

本文选自《时间·艺术》2014年3月-增刊(总第322期)


《时间·艺术》华语圈最专业的手表杂志










原文标题:我们要做什么表——在中国(杭州)国际钟表珠宝商业大会论坛上的发言




撰文:豪哥 张澍生




图文网络来源:


表叔王寂





这几年来,我对国产表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点是定位,就是做什么档次的表,去年七月我在深圳表展的论坛上讲了。(编者按:发言稿《打造中国的天梭表》已刊登在本刊去年总第42期)。主要论点是希望国人只做中档表,不要好高骛远,照样可以实现钟表的强国梦。第二点就是现在要谈的,在这个定位上,“我们要做什么表?”





国产表始于五十年代仿制瑞士表,开放改革后,计划经济破灭了,从技术层面上说,等于宣布可以不走瑞士路。中国的手表厂经过三十年的大浪淘沙,倒的就倒了,生存的也生存下来了,更多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民营制表厂。依我今天看来,这些表厂活下去都没有问题,个别还可以很滋润,但是都活得不够自信,因为没有方向感。虽然甩开了体制的束缚,但并没有带来独立自主的设计创新。我没看到哪个国产品牌有一以贯之的外形特征,三五年就可能跟风或拍脑袋换一个造型。单就产量而言,中国现今已是制表大国,却尚未有任何一个自主品牌被世界认可或表迷接受。这三十多年就是跟着人家后面走,主要是用Made in China的品质和价钱模仿进口表。即使有少量原创,也还是瑞士表的模样。中国人做瑞士表,照这样走下去,要超过瑞士人,我看不到出路。如果莫言用法文写小说,诺贝尔奖就跟他毫无关系了。




德国表和日本表




除了Swiss Made,世界上公认做表最成功的只有德国和日本。尽管德国和日本的制表历史比中国长得多,但真正晋身世界名表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机械表复兴之后,恰好也是中国表业群雄并起的年代。







偏于德累斯顿一隅的格拉苏蒂小镇,是德国抗衡瑞士的大本营,其Made in Germany的制作有自己鲜明的风格。表壳、表盘有强烈的几何设计感,简明严谨清晰,柔顺可靠的操作,大夹板机芯,螺钉固定宝石孔......自成日耳曼的一派。特别是A. LANGE & SÖHNE(朗格),无论是设计、质量、售价和市场认知度,都已是世界前五的名表。至于德国钟,就更是不让瑞士专美,AHCI独立制表人协会的德国会员大都以造钟见长。现代的座钟和立钟,德国的粉丝绝对比瑞士多。






以SEIKO(精工)为代表的日本表在世界表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简洁而刚楞的壳形,克制到有点木讷的表盘,基本不用阿拉伯或罗马字,但剑形指针和条状字标有大和刀剑的冷峻和灵光,是世界上打磨得最好的条形刻度。机芯不事雕饰但要求比瑞士天文台更加精准,基本不做复杂功能......熟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对SEIKO(精工)表的热情和收藏超过ROLEX(劳力士)。作为日本品牌,Grand Seiko的价格与ROLEX(劳力士)处在同一水平,是超级成功的范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国粹——莳绘(Makie)继在笔坛独领风骚之后,也逐渐走进表坛。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2010、2011、2012三个年份中每年推出一个主题为La Symbolique des Laques的莳绘腕表,卖到天价,不输日内瓦珐琅。接着,CHOPARD(萧邦)的Urshi系列也正步其后尘。对比中国,尚没有任何一种独有的传统技艺被应用到制表过程中。






中国制表要不要走向世界?近十年中国品牌争相登陆巴塞尔就是很好的回答。但要在世界钟表市场上分一杯羹,就像德国表和日本表,中国似乎也要走一条不同于瑞士表的路。那么,什么是中国表?这真是一个深奥却又必须探讨的问题。




去年底我参加了在漳州举行的首届中国钟表设计大赛的评审工作,看到了海量的腕表设计。虽然都是国人设计,却茫茫然感觉不到任何“中国”的味道。但随后到了钟的演示,却看到不少明显带有中国风格的设计。




于是,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现在没有中国表,但历史上却有世界公认的中国钟和中国怀表,直到现在都是拍卖场上的宠儿。





注:参考文献:矫大羽:《大八件怀表》,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



欢迎表叔王寂。

本帖最后由 表叔王寂 于 2014-5-7 16:45 编辑

中国市场表







广钟

先于中国怀表,明末就有中国钟,到清朝达到鼎盛。是当年西方人为讨好皇宫而进贡或定制的座钟,有报时、音乐、水法、动偶......其精巧和复杂程度,即使今天拥有鬼斧神工的CNC,也难于仿制。虽然是外国人做的,但是符合中国皇帝的口味,因此有了“中国风格”。除了舶来品,现在的故宫藏钟,也有国产的,是后来各地官宦进贡清宫的,亦有宫廷造办处自制的。主要分广钟和苏钟,都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苏钟






这里重点谈一下中国市场表(Chinese Market),俗称大八件,也是西方(主要是英国和瑞士)在1780至1911年间,为上至官贵下至平民而做的怀表。表盘的特征是罗马字、大三针(也有极少部分小三针),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当时的中国元素。其机芯(Chinese Caliber)被认为由八个主要部件组成,故称大八件。我2003年认识矫大羽,开始关注大八件。我当时就发现其机芯别具一格又自相矛盾,乍一看,似乎比当时主流的机芯简化了,但其细节的雕琢却又更加精美,粗犷与细腻和谐结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犹如写意的国画,寥寥几笔却显无限细节。大八件大部分都用银表壳,少数精品用金壳,其背面通常有珐琅或镶嵌珍珠,设计和做工之精美堪比世界上同时期的高档怀表,是当时怀表美学的一个高峰。尤其是机芯,几乎运用了今天能使用的所有修饰手段,抛光、哑光、蓝钢、雕花甚至珐琅......空前也真的已经绝后。








当时,大八件在中国就像后来的鸦片一样迅速传播,独占中国市场一百多年,有大量的中文品牌,如播喴(Bovet)、有喴(Juvet)、怡喴(Guinand)、裕喴(U-Nah)、亨达利(L.Vrard & Cie)、美华利(May Woo Lee)......是其他任何西方物品都无法比拟的。用矫大师的话说:“其品质之精、造型之美、变化之奇、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创造了最大的钟表奇迹。”大八件的珍品在当年成为了时尚艺术品,就像郎世宁的画、古月轩的瓷,彰显拥有者非富则贵的身份。而不像今天某些人买字画戴名表,释放出土豪气象。









几乎所有大八件都曾经汇聚在中国,是中国才有的钟表珍品。可惜后来大多散失海外,成为世界各国私人收藏家或钟表博物馆的宝藏,这证明大八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喜欢的唐装旗袍,而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珍宝。直到今天,拍卖场上珍品大八件的争抢依然非常激烈,压轴的极品往往还是由外国人最后胜出。我每年必去的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博物馆,就有数量可观的大八件精品。






之所以花大篇幅回顾大八件的背景,是想推出这样的结论:玩表达人无疑都是有钱人家,而清朝的有钱人又基本上是饱读诗书而极富艺术品位的达官贵人或公子哥儿,用今天的标准,算是知识分子,不是现在几个矿主土豪可比。虽然没有人很系统地研究过大八件的前世今生,但可以肯定,当时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已有自己成熟的审美体系,对洋人的奇技和装饰他们不会轻易苟同。这些舶来品的造型款式是经过中外文化多番博弈才渐渐定型,并得到中国,尤其是世界的认同,造就了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拍卖奇迹。






好,这个结论先放在这里,为下面推理中国要做什么表作铺垫。






中国表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表?在钟表设计大赛期间,就这个问题,我与清华大学美院院长鲁晓波有过交流,他担任这次大赛的评委会主任。鲁教授也认为应该做出有自己特色的腕表,但同时,他坚决反对简单的标签化。有人随便掺几个中国元素就变成了中国表,比如汉字、如意、生肖或天干地支......没有经过国际化的检验,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我对一年四季都穿唐装的中国人颇感疑惑。如果外国人这么穿,我觉得很有中国味,但中国人这副行头就有点滑稽,好像欲言又止而又迫不及待地要向旁人表白中国就是如此这般的,类似现在有人用整块玉石打造表壳表带。在不长毛的胸脯上刺汉字,中国表不能走这条道。










参照大八件的成功及其产生背景,我觉得中国手表的出现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持续旺盛的购买力,这是要人为你做表的前提。这一点现在已经具备;






腕表兴起于一战后,最不幸的是,正逢中国积弱的时候,谁会为一个战乱频频的穷国做表?直到开放改革后,中国人的钱袋张开了,才开始有进口表大量涌入,更有海量的国产表出现,才引起“中国表”的思考。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瑞士人为了赚美元,一度有“美国表”的出现,就是稍大的表径,线条硬朗的表壳,简单明了的时刻显示(比如一字排开的日月星)......当然,美国贵人大都是欧洲移民,品位近似,不大可能搞出太另类的玩意儿。







2.消费者对奢侈品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可以控制和创造时尚。这点亟待培养;






不得不承认,今天戴得起名贵表的人很多是经济上独立自主但艺术上人云亦云之徒,于是被洋人牵着鼻子走,我做什么,你就得“欣赏”什么。而不是大清帝国,我喜欢什么,你就得给我做什么。大八件怀表盛行中国已有一百多年,而中国人真正学会戴腕表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尚不足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









3.要经得起国际化的洗礼而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






什么是中国表,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命题,更不仅仅是中国人才可以做中国表,只有当瑞士人也开始琢磨什么是中国表,才会出现中国表。以奢侈服饰为例,已是弱冠之年的SHANGHAI TANG,是一个可能成功的品牌,创立于香港。顾名思义,“上海滩”当然有中国元素,但以前仅在上海北京开很少的门店,却先向世界各大城市的当街旺铺大举进犯,等到站稳之后,现在又一个回马枪杀回大陆,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服饰”。






我突发奇想,假若清朝没这么快衰败而能够继续繁荣五十年,到一战后,西方人将继续为我们做中国腕表,可能早就有了“中国表”,但不见得是大八件的微型化。“中国表”的问题就不用留待我们今天讨论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说到最后,中国“要做什么表”?我依然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因为以上三个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但中国人一定要做中国表,似乎是肯定的。作为第一步,至少应该停止抄袭,每个国产品牌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基因,也就是说,戴在手上,要看得出是你家出的。连自己的特征都没有,谈何做中国表?






虽然怎么做中国表的思考尚未有具体的落脚点,但我在几年前就曾有过一些具体的想法,已转交好友霍兄飞乐去实施。霍爷说深受启发,但希望我暂时保密,所以在此就不多说了。(完)






注:参考文献:矫大羽:《大八件怀表》,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




热烈欢迎

表叔王寂 发表于 2014-5-7 16:43


参照大八件的成功及其产生背景,我觉得中国手表的出现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持续旺盛的购买力,这是要 ...
精美至极

莫言的获奖我认为政治讽刺意味大于实际
楼主还是很有想法的
中国表,主体还是要有稳健的发展
就是要从一款稳定、精准的大三针基础机芯开始做起
不是说高端机芯的研发停滞或不做,也要做,但是量力而为
中国表需要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为技术创新设计创新铺路,否则就需要有明智的一把手
其实如同八大件那样的具有中国味道的表就是精致高端的代表,未来国表业发展也需要找好自己的位置重心,找到什么才应该是中国风格钟表应该展现给世人的那一面。

本帖最后由 ruihang 于 2014-5-7 23:47 编辑
“国表要怎么做”?这个命题太大!其实,当下的制表业,和中国许多其他的制造行业一样尴尬......
能否别开生面,要看产业所有者和投资者的眼光和策略,甚至能出现几位业界的领袖......
当然,个别走技术路线类似国外独立制表人乃至小众品牌的除外......

讽刺的是,就连大八件的设计也不是中国人自己做的,而是欧人在中国市场混迹日久摸出中国显贵的口味后做出来的。

同样是黄铜底料,人家做出了这样的作品,中国人也能做,问题是做出来了有多少人来捧场?能不能盈利?

说说我了解的国表现况(从某内线人物处了解的):原本做东风合金游丝的设备没有了,要靠外包,只能用软铁合金,东风游丝只有库存;珍珠陀的滚珠轴承等关键部件也是外包,做出来运行不顺畅,单晶硅零件(这里特指游丝)成本每件数百至上千人民币不等。

国表有哪些主要客户群?国内外做高仿表的二三流牌子和官府机关;到这个时候了国表大多数还要靠官府政策吃饭,怎么改才能生存发展下去?这个问题是一般消费者能想好的吗?我不知道。

本帖最后由 麦芽_tokyo 于 2014-5-9 14:59 编辑
我很欣赏雷军的一句话:
用户从不缺产品,从一个品牌换到另一个品牌只需要点击鼠标的距离。

做产品需要专注、极致。


他说是互联网精神,
但我更认为专注、极致---

是企业精神。

麦芽_tokyo 发表于 2014-5-9 14:56


我很欣赏雷军的一句话:
用户从不缺产品,从一个品牌换到另一个品牌只需要点击鼠标的距离。


个人更期待龙地洞民族能够发展出自己独有的发展思路而非亦步亦趋。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8 02:24


讽刺的是,就连大八件的设计也不是中国人自己做的,而是欧人在中国市场混迹日久摸出中国显贵的口味后做出来 ...
这句说出了真谛

麦芽_tokyo 发表于 2014-5-9 14:56


我很欣赏雷军的一句话:
用户从不缺产品,从一个品牌换到另一个品牌只需要点击鼠标的距离。


对,先做精了再说吧,现在说啥都早,最基本的精准稳定

过奖了,谢谢

朱版,这位真的是那个以前和钟先生在一起的王寂?喜欢右手戴PP的王寂?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5-9 15:03


个人更期待龙地洞民族能够发展出自己独有的发展思路而非亦步亦趋。
一个伟大的民族: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