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工时代
75回复

其实我的立题很简单,只是想阐述一下自己对现代瑞士制表工业特色的一点看法。
几乎所有对高档腕表有认识或者说有能力消费高档腕表的人都承认一点:高档腕表(上涵盖顶级腕表,下抵至中档价位)绝对并非是什么简单的计时器,而是男人的配饰,是个性的象征,是消费级数和财富的表现,更是值得欣赏和收藏的文化艺术品。
如果不承认这点,高档腕表就没有真正的存在空间。因为提出艺术价值,品牌价值等潜在的附加值,腕表也仅仅是由一堆铜铁齿轮组成的小机器,小的计时机器而已。
所以,够级别的消费者和收藏者,最应该关心的是自己手上的腕表是否是有艺术价值的珍惜玩赏品,还是大批量生产的普通工业品?或者说,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一两千块安装了ETA的普通机械表,到底和那些摆在大柜窗中央,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的豪华名表有什么究竟的不同呢?豪华的名表有多少人手工介入的因素呢?要搞懂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腕表的生产过程进行一个很的简单的了解。
通常来说,腕表从制作的第一步起,就必须依靠电子设备:电脑制图。无论是外壳还是盘面,无论是机芯结构还是细梢末节,都是电脑绘图甚至电脑程序模拟机芯的实际运作的。之后表壳的冲压,切削,打磨都离不开高科技的机床设备。高档腕表在这里唯一要利用人手的就是表壳的最后一步抛光工作。这是个熟练性的工艺,只要有经验丰富的工人都可以做到。机芯的加工,也离不开各种数控机床。直到已经完全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机芯,才需要人手介入去打磨。而我们看到得打磨工艺:包括日内瓦条纹,鱼鳞纹,夹板的倒角,沉孔等等基本都是人手操控机械去运作的。纯手工+古老的木条锡条的打磨方式,速度太慢,产量太低,现在用的厂家已经非常之少了。
而现代的金属热线切割技术和钻石刀倒角工艺,更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挑战甚至说一种冲击。任何片状的零件都可以用热线切割出来,无论形状有多么的复杂,细节有多么的微小。早年手工镂空夹板的技术,已经可以轻易被替代,速度和效果都明显的提高了。而早年手持木条进行打磨倒角的工艺,被数控的钻石刀替代,人们可以轻易而迅速的获得一个平面或者弧面非常漂亮匀称的倒角效果。
专门为现代的瑞士制表工艺起了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是因为要阐明一个立场:钟表手工时代已经面临终结,现在流行于世界上的腕表们,采用的标准其实属于后手工时代。
我一直反对全行业媒体一致叫好,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套标准客观的判断机制,高档腕表一直沉浸在如今广大媒体造就的全面叫好的虚假氛围里,那基本是无可救药了。
在好多年前,我还不懂表的时候,我就听说瑞士表为什么好呢,是因为瑞士表都是手工制作的。当时对这样的“流言”充满了十足的幻想。但等我算是真正的了解了瑞士表,也看过表厂的具体工艺流程后,我才发现,这个流言根本说的不是现代的制表技术,而是几百年前大约是德国,英国,法国的钟最多是怀表时代的特征。
在媒体充斥着“手工精致”的夸张介绍的同时,其实很多内行人都非常清楚:现代腕表从表壳,指针,表冠,玻璃,金属表带,一直到内部的机芯基板,夹板,摆轮擒纵,各种齿轮,发条,游丝,甚至小到螺丝和弹簧,全部都是大机械化流水工业的产物。尤其是现代,全电脑智能操控的各种冲压设备,车床,铣床,磨床等等都可以再设计好程序后,按一按按钮,就一批批生产出复杂精密的各种零件。
腕表制作的很多,被高科技工艺所笼罩。瑞士的制表现场,不再是百年前匠人爬在工具台前,用各种各样小小的工具制作着精美的零件,也不是五十年前机器隆隆,现场嘈杂的大机器流水线,而是相对安静的高科技运作,连运送零件都是传输带,只要轻轻一点,需要的零件就可以轻松的出现在面前。
在我看来,高科技的产品完美,但却冰冷没有人性,整齐没有个性。甚至说,这样的东西,其实和那些石英机芯有什么真正的不同呢?
如果说,现代制表工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整齐的印刷品的话,那么古老的制表工艺的特征就是个性淋漓尽致的毛笔书法。后者也许有败笔,也许有错字,但决不可以重复,绝不可以完全复制。每次观赏都有新的领悟和纵深的感觉。
我在想:在百年前秀才甚至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写一手好毛笔字。而今天的电脑时代,能写好字的却变得极少。所以,依我看来,现代腕表真正依靠手工而且有艺术价值的,唯有三条还是大规模电脑或者机械流水线无法替代的。一个是珐琅工艺,一个是雕刻工艺,一个是珠宝镶嵌工艺。
这三个工艺也是高档表唯一能保留下来的,存有人性化,个性化的艺术。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5-7-22 21:50


注意一点,除了拥有高度垄断资源的行业及政府,比如洛克希德或者中石化/电信等,在一个相对有竞争的行业 ...
大哥所言甚是,小弟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

这些超出我们作为消费者力所能及范围的讨论,我们还是自行退出吧。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5-7-23 03:22


谢谢二爷指教,在下孤陋寡闻,没有多少学识,只有抛砖引玉。

既然定位做奢侈品,确实是得做出奢侈品的工 ...
別說指教,各抒己見,互補不足,這是論壇的好處。
要是只從手工參與的角度來看,瑞士的製錶業是在退步,但從精準、生產效率、維修的簡易性來看,現代錶是比以前的好太多了。
瑞士就是因為沒有鐵礦,加上山區運輸不方便,所以只能從事小型精密儀器的加工,您看瑞士萬用刀所需的材料也相對少。在Vallee de Joux,以前一年大約有半年是對外隔絕的。農民冬天不可耕種時,就在自己家的閣樓做手錶的機芯或零部件,等開春時把機芯拿到日內瓦變賣換種子。由於都是家庭作坊,加上都是在閣樓(方便取光),用不了大型機器,所以只能以手工作業為主。在山區裡盛產一種叫“Gentianne"的植物,這東西的根部可以拿來釀酒,但桱部基本沒用,後來有人發現可以用這植物的桱部來做鏡面拋光,這東西也成了鏡面拋光的必需品,直到鑽石粉塵的出現。我想說的是,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它特定的原因和侷限,CNC機取代人手也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及人手的短缺。問題在於品牌還在大力的宣傳他們是傳統的瑞士製錶工藝。

一个是商品,一个是作品;一个生来为的是盈利,一个生来为的是温饱。以前的人有钱有闲有品位,现在大家都是在逐利,理念不同做出的东西当然不同,人的品味定义了艺术的高度,可惜啊。

写得真好 。。。

顶下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5-7-22 04:05


不好意思我第一个大学文凭就是经济,第二个大学和硕士才是设计。。。
要说经济,我学习4年和这么多年的感 ...
姚哥说的有道理
一百几十年的手表发展史上奇才辈出,很多在当时标新立异、鬼斧神工的设计或许只能存在于设计图上,但现如今的高精度CNC时代完全可以轻松驾驭。
很多国外图书馆、市政厅都保存着五十年前的报纸和当地的奇闻趣事,故很多从事手表经营的家族肯定有海量的有关手表的各类设计,现如今手表吃老本这话题我极其赞成

变态网就是要做一个让表友买表省钱的网站

今天总版的帖子做到了让表友省钱学知识

时代进步的产物,正常正常

你们都是坏人。

买个电视机还去问用那个IC 那个电容,是否打磨。

如果回归手表价值的话,还是回到消费为好。生活中的例子你去一间顶级餐馆,那里的菜价是不可以用菜市场的价格来计算的。一般商品如果在欧洲,零售的价格会是出厂价的4~8倍。中间环节的费用极高。广告,铺租,人工,财务费用,税收,运输,保险费用等。技术除了机械加工之外还有设计和研发费用。这些都是我们不从事这个各行业的人无法感觉到的。有些东西不因为技术的革命带来售价的降低,(电子产品除外)只会越来越贵。

所有的理论都无法推出最后的三条结论。沟壑纵横,蜿蜒流水,是制表师对于美学格局的体现,拙手未必胜过精机,带着韵律的大匠之心恐怕屈指可数。

古董表好,全面转向古董表,而且量就那么多,只会越来越少,非常有收藏价值

其實有時候也不是品牌不願意用更多的手工做錶,而是市場接受不了這價格。
我們拿一只全手工的Philippe Dufour的Simpicity來講,一只小三針的錶當年賣五萬瑞郎左右,同期PP的5119和5196也就賣一萬二,現在的Simpicity二手市場成交價大約在十二萬左右,5119和5196的訂價大約在兩萬二瑞郎。Dufour的錶基本是沒有了推廣、行銷和品牌的行政費用,我們試想想,要是PP的5119和5196也賣12萬瑞郎的話,還有多少人會買?如果一只小三針也要12萬,那5270的訂價就要到五十萬瑞郎了,三問的基本款就要兩百萬了。。。

chinese2 发表于 2015-8-2 12:34


其實有時候也不是品牌不願意用更多的手工做錶,而是市場接受不了這價格。
我們拿一只全手工的Philippe Dufo ...
这才是重点.........

总版好帖。

烟兄、二爷各位发言精彩。

认同总版的观点:就整个行业总体而言,钟表手工时代已经终结,现在已是后手工时代。

我等个人只是这个行业广多消费者中一员。我个人并不在乎手工与否,补充说明几句,略跑题:1,手工有手工的价,非手工有非手工的价。什么价格卖/买什么样的表?这个问题上,且设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聪明人。2,无论手工与否,都可以做出好表。关于好表,个人标准可能不同,这个就比较难说,尤其是表的美感。反正我只买我喜欢的表。难看的手工,我肯定不会买。好看的非手工,我照样喜欢掏钱。3,除了手工程度不同,对我来说古董表和现代表的最大分别还是在风格和味道上(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是手工与否导致的后果之一),即使是同一个牌子。这个比较难以语言精确表述。总的来说,古董表和现代表我都喜欢,不会非此即彼。但财力有限,只能买很少的一些。仅从简单概率考虑,基于古董表之浩瀚无数,我喜欢的古董表多于现代表,这很正常,不一定跟手工与否直接有关。

本帖最后由 低调男人! 于 2015-8-3 04:56 编辑
[indent]chinese2 发表于 2015-8-2 12:34


其實有時候也不是品牌不願意用更多的手工做錶,而是市場接受不了這價格。
我們拿一只全手工的Philippe Dufo ...[/indent] 二爷我们有没有好好反过来想想,现在的手工表是不是被捧的太高了???
杜佛老爷子的表咱们另当别论,因为老爷子的表当年追求了打磨的极致,用完美无缺的理念去完成的Simpicity,跟几十年前普通的手工表还是有区别的,当年是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打磨并不是完全追求装饰和完美,而是实用耐用层面更多一些。所以现在很多独立的手工表价格还是太高,卖的就是稀缺,跟实际价值偏离,如果整个行业都用传统手工来做的话,价格跟当年的表应该无区别的。。。
------万宝龙Villeret 1858系列所搭载的手上链机芯均以最严苛的制表传统打造,并以纯手工抛光、倒角与装饰,反映艺术工艺的最高颠峰,展现令人惊叹的美丽身影。除了配备镀铑德国银机、鹅颈式微调器外,特别的是,所有Villeret 1858机芯都配备超大尺寸螺丝补偿游丝摆轮,直径分别是14.5和11.21毫米。这种尺寸的摆轮和摆轮游丝连专门制造擒纵轮的工厂也无法提供,必须由Minerva表厂的Institut Minerva de Recherche en Haute Horlogerie工作室一手完成,因此每年大概只能生产200到300只的Villeret 1858表款。----------
上面这段话摘自飞胖的群信息,一样是手工表,为什么万宝龙的这款计时只有20几万rmb的价格?这说明其实就算到了今天,实际的手工表价格和机械自动加工的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往往走入了误区,思维上就觉得手工表就应该特别的贵,其实我觉得这就好比多年前一位宝鸡的师傅说的话,其实珐琅面盘的成本跟宝鸡的雕刻面盘成本没有区别,所谓的烧制成功率低都是讲给大家的故事罢了。

总版 好文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5-8-3 04:54


chinese2 发表于 2015-8-2 12:34
其實有時候也不是品牌不願意用更多的手工做錶,而是市場接受不了這價格。
...
万宝龙Villeret 1858这个案例部分体现了其在一个大集团运营下其渠道/运营及推广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及费用分摊所带来的直观效应,如果他是作为独立厂牌出现并运营,如此窄的产品线及受众加上产量受限,无论是自建渠道还是走分销代理体系,其零售价均会上涨很多,否则根本无法生存。在历峰体系下的万宝龙,这个系列的存在更多的是标榜品牌价值及拉动品牌效应,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有可能分摊费用算下来还是亏本的,但品牌一般都会将其视作一个营销的存在或广告的支出,所以具体问题还是需要具体分析,并且是多角度。
这也说明了如果消费者不是迷思品牌而更多去关注产品本身的话,这款表无疑是超值之选,但现实是大家只认pp或狼狗那几个。
这个系列最大的败笔我认为是把头上的小白花,当你和最低端的时光行者之类都是一个处理方法或视觉效果时,我是不太能接受的。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5-8-3 16:14


万宝龙Villeret 1858这个案例部分体现了其在一个大集团运营下其渠道/运营及推广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及费 ...
烟兄说的有道理:victory: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